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救命!神说要与我共生 > 第131章 这棺材是不锈钢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1章 这棺材是不锈钢的?

莫洋收回视线,转头看见严真真依旧蹲在门槛石前。

他掏出手机,将高兴所投射出的全息投影全部拍了下来,随后抬手拍拍高兴的肩膀,“看完了,你继续吃吧。”

高兴打开水壶,开始往自己的嘴里灌水,那全息投影也随之消失,“这么快看完了?有什么发现没有?”

“还不确定,让我想一下。”莫洋说完,便向着严真真走去。

他想要让严真真看一眼高兴所记录下的壁画内容。

不知不觉间,严真真的意见已经成了莫洋决定下一步行动的支撑之一。

莫洋甩了甩头,打断了自己不切实际的思绪。

他在刻意回避着严真真在自己心中的越来越高的地位。

不等莫洋靠近,严真真突然起身,转身拔腿就跑,却与她身后的莫洋撞了个满怀。

严真真身子随即向后倒去。

莫洋来不及细想,伸手抓住了严真真的手臂,一番拉扯之下,严真真已然撞入了莫洋的怀中。

一旁的高兴见此情形,目瞪口呆,手中的薯片袋 “啪嗒” 落地,里面的碎渣洒在他光头上,形成滑稽的冠状装饰。

面红耳赤的严真真抬脚就要踢向莫洋,被莫洋一个侧身躲过。

“哇,以怨报德嘛你,不是我拉着你,你早趴地上了。”莫洋躲过严真真的攻击后,后退几步,站在了严真真的不远处。

“王八蛋,吃老娘豆腐还敢找理由!”严真真说着,就要抬手攻向莫洋。

但高兴动作更快,在严真真的拳风还未到达莫洋的身前时,已经拦在了她二人的中间,“误会,老莫刚才看了我扫描的壁画,是想去找你商量,结果你刚好就起身撞过去了。”

“真的?”严真真瞥眼看向高兴后,说道。

“骗你,你就往我胃里倒咸鱼水!”高兴说道。

严真真侧头,视线绕过高兴后锁定了莫洋,对着莫洋勾了勾手,“过来,说说你看到什么了。”

莫洋抬手指着严真真说道,“那你不许动手!”

“赶紧过来,废什么话,没时间跟你扯淡。”

“哝,你自己看吧,我都拍下来了。”莫洋递过手机时,指尖不小心碰到严真真的掌心。

两人同时触电般缩回手,却在目光交汇时笑了。

那笑容里有默契,有释然,还有一丝连他们自己都不愿承认的温柔。

接下来,石室内陷入了良久的沉默,只余下高兴的咀嚼声和三人粗重的呼吸声。

直到严真真再次开口,打破了沉默。

“这两幅壁画画的应该是秦始皇巡游泰山和泰山封禅,但是与正史中所记载的还是有所不同的。

按照壁画中的记载,秦始皇之所以会选择在泰山封禅,就是因为在那里遇到了观察者。

原来所谓的‘受命于天’所指的,竟然是第五维空间。”严真真将手机还给莫洋后说道。

莫洋接过手机,放回了口袋,“也有可能,是启点,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线索:那个玉璧。

那是观察者交给秦始皇的,我怀疑,那就是和氏璧,也就是后来的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别跟我说你还想去找它?嗯,以你的尿性,你肯定有这个想法了。可是传国玉玺已经丢了,现在谁都不知道,它在哪里。”严真真说道。

莫洋抓着股沟,说道,“这个日后再说吧,可能这会是我们的下一个目标,对了,但这两幅壁画也让我确定了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严真真问道。

“我的脸,好像是只出现在盛唐之后的壁画上......但是,在那幅背后的壁画上,观察者早在秦初期就存在了。

可是为什么我的脸会在唐初之后成为观察者的‘显化形态’?这中间至少隔了几百年。

答案,可能就在这口悬棺里。”莫洋转身看向身侧那悬停在半空中的棺材说道。

严真真顺着莫洋的视线看去,“那几个字我翻译出来了,跟之前的四个字连起来,就是‘星轨所指,天门自开’,我还没明白是什么意思。”

“星轨......天门......”莫洋抓挠这股沟,不由自主地走到了那悬停在半空的棺材旁边。

散发着银白色哑光的棺材表面没有任何的装饰或绘画,平整地犹如一块巨大的镜子。

也正因为如此,在此之前,这座棺材并没有引起莫洋过多的注意。

一来,他还不知道如何去开启这座棺材;

二来,他觉得四周墙壁上的壁画内可能隐藏着更多的有关观察者的线索。

可眼下看来,壁画所能提供的线索并不能解答莫洋心中的疑问。

莫洋的手拂过金属棺材的表面,彻骨的冰冷从掌心接触棺材的那一刻便传遍了莫洋的全身,鸡皮疙瘩也随之蔓延在了莫洋身体的每一个角落。

棺材的整体没有一丝的缝隙,在莫洋看来,这几乎就是一体浇筑成型的。

“这好像还是不锈钢......”莫洋围绕着棺材走动,嘴里开始喃喃自语。

高兴这时已经收拾好了背包,走到了莫洋的身边,将莫洋的背包还了回去。

他听到莫洋的嘀咕,便接着说道,“嗯,你说的没错,这就是不锈钢。我进来的时候就分析过它的组成元素。准确的说,你看到的是304奥氏体不锈钢,除了铬和铁,还含有8%的镍元素。”

“什么?” 莫洋猛地转头,视线扫过严真真,后者正用战术匕首刮擦棺材边缘,“你听到了吗?”

严真真的匕首“当”的一声掉在地上,她弯腰捡起时,发现刀刃上没有任何划痕,“听到了,高兴,你确定吗?”

“非常确定,”高兴调出分析报告,全息投影在棺材表面展开,“光谱分析显示,金属内部有纳米级的晶粒结构,这是现代真空熔炼技术的特征。”

他抬手敲了敲棺材,发出钟鸣般的回响,“而且,这玩意儿的密度是 7.93g\/cm3,教科书一样的304钢数据。”

“怎么可能,盛唐即便再强大,那个时候连高炉炼钢都没普及,不可能已经掌握了不锈钢的冶炼技术!而且是这么大的一个体型。”莫洋说道。

在莫洋的印象中,盛唐时的冶铁技术的巅峰,即是灌钢法。

以生铁液灌注熟铁,同时严格控制碳含量,制成高碳钢,用此技术所制造兵器如陌刀、横刀,史载“刀刃锋利,削铁如泥”,也是历史名刀之一。

但也仅限于此,而不锈钢最初的出现,是在20世纪初期的欧洲。

莫洋百思不得其解,这个石室给莫洋的感觉越来越像当初在知爱县时,处处充满矛盾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