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深秋的寒风卷过海面,带着咸腥气息扑打在脸上。林风站在“破浪号”甲板上,望远镜始终没有离开远方那三艘暗红色身影。它们已经在那里静止了整整七天,像三块锈蚀的墓碑矗立在蔚蓝海面上。

“将军,潮位开始变了。”副将低声提醒。

林风嗯了一声,目光依旧紧紧锁定。这些天来,他命令舰队始终保持安全距离,日夜不停地记录着那些金属船的一切细节。它们没有任何活动迹象,没有人员出入,甚至连海鸟都会刻意避开那片海域。

突然,了望哨传来一声压抑的惊呼:“动了!它们动了!”

林风猛地握紧望远镜。只见三艘金属船中的一艘缓缓调转船身,暗红色的外壳在阳光下流转着诡异的光泽。紧接着,另外两艘也以完全同步的方式开始移动,船体表面浮现出细密的蓝色纹路,如同血管般微微搏动。

“记录!全部记录下来!”林风厉声下令,心脏不由自主地加快跳动。他看见那些蓝色纹路逐渐汇聚成复杂的花纹,在船首位置形成一个奇特的符号——一个由三个同心圆和放射状线条组成的图案。

几乎在同一时刻,格物院设置在沿海的观测点也捕捉到了异常。首席大匠宋应星盯着刚刚绘制完成的纹样草图,花白的眉毛紧紧皱起:“这图案……似乎在古籍中见过。”

他快步走向藏书阁,在积满灰尘的书架间翻找。终于,在一本《淮南万毕术》的残卷中,找到了类似的图案记载:“天外之铁,其纹如星,见则兵戈起。”

与此同时,应天府王府内,吴铭正与几位心腹将领商议防务。徐妙锦安静地坐在一旁,手中缝制着孩子们的冬衣,耳朵却仔细听着每一个字。

“根据林风最新传回的消息,那三艘船至今没有进一步行动。”一位将领在地图上指点着,“但科恩的残部已经退守琉球,正在加紧修复船只。”

吴铭正要开口,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他的思绪。侍卫长快步走进,呈上一封密信:“王爷,格物院急报,同时沿海观测点发现异常。”

吴铭展开密信,目光骤然凝固。信上详细描述了金属船表面的纹路变化,以及宋应星找到的古籍记载。他沉默片刻,将信递给徐妙锦:“你怎么看?”

徐妙锦仔细看完,轻声道:“这图案我在父亲留下的兵书中似乎也见过。当年徐达将军北伐时,曾在漠北一处古墓中见过类似刻画,当地牧民称之为‘天罚之印’。”

就在这时,又一名信使匆匆而入:“王爷!南方急报!那三艘怪船突然加速,正朝着大明福建沿海方向移动!”

厅内顿时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意识到,局势正在发生意想不到的转变。

吴铭缓缓起身,走到窗前。远天乌云正在聚集,一场风暴似乎即将来临。他沉声道:“传令林风,继续保持安全距离跟踪观察。同时派人快马加鞭前往南京,务必在大明朝廷得到消息前,将我们的发现告知周廷。”

他转身看向徐妙锦:“妙锦,你立即去信给我们在京中的旧部,让他们务必提醒朝廷加强海防。记住,只陈述事实,不要提出任何建议。”

徐妙锦会意点头:“我明白,此时提出建议反而会引人猜疑。”

命令迅速传达下去。整个新明如同一台精密的机器开始运转。信使策马扬鞭,朝着西北方向的南京城疾驰;港口的战船升起风帆,随时准备出航;边境的烽火台开始日夜值守。

三日后,南京紫禁城内,健文帝朱标正在武英殿与几位重臣议事。当周廷呈上新明的密报时,首辅大臣不屑地冷哼一声:“这吴铭分明是想祸水东引!什么天外之铁,简直是无稽之谈!”

然而兵部尚书却面色凝重:“陛下,福建巡抚今晨也送来急报,称沿海渔民见到红色怪船出现在外海。虽然说法荒诞,但两地消息相互印证,恐怕事有蹊跷。”

正当众人争论不休时,殿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侍卫跪倒在地:“陛下,八百里加急!福州水师在外海与不明船只遭遇,三艘战船……全军覆没!”

整个武英殿顿时鸦雀无声。朱标手中的茶盏“啪”地摔碎在地:“究竟怎么回事?”

侍卫颤声回禀:“生还者说,那些船通体暗红,能发射红光,我们的火炮根本无法伤其分毫……”

消息很快也传回了应天府。吴铭听着信使的汇报,眉头越皱越紧。他转向身旁的徐妙锦:“看来,这些金属船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危险。”

徐妙锦轻叹一声:“父亲常说,未知的敌人最是可怕。我们现在连它们从何而来、目的何在都不清楚。”

这时,侍卫引着一位风尘仆仆的老者走进厅内。正是从沿海观测点赶回的宋应星。老匠人顾不上行礼,直接展开一卷图纸:“王爷,老夫这些日观察发现,那些金属船每次行动前,船身的纹路都会发生变化。而且……它们似乎对特定的金属有反应。”

他指着图纸上标注的几个点:“我们在不同距离放置了各种金属,发现它们对精铁的反应最为强烈。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它们会袭击战舰——因为船上大量的金属构件。”

吴铭若有所思:“也就是说,它们可能不是有意识地攻击,而是在……收集金属?”

“目前还无法确定。”宋应星摇头,“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拥有我们无法理解的技术。王爷,当务之急是要弄清楚它们的真正目的。”

夜幕降临,吴铭独自站在城楼上,望着南方星空。徐妙锦悄悄为他披上外袍:“已经三更了,回去歇息吧。”

吴铭握住她的手,声音低沉:“妙锦,我总觉得这件事不会这么简单。如果这些金属船真是为了收集金属,为什么偏偏是现在出现?又为什么会有那些特殊的纹路?”

徐妙锦依偎在他身旁,轻声道:“记得你曾经说过,这世上的事,再复杂也不过是因果循环。既然它们出现了,就一定有出现的理由。”

第二日清晨,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从海上传来:那三艘金属船在摧毁福州水师后,并没有继续进攻,而是掉头南下,正在朝着新明沿海方向驶来!

整个应天府顿时紧张起来。将领们纷纷请战,主张主动出击。但吴铭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传令沿海所有据点,收起所有金属兵器,炮台用草席遮盖,战船全部退入内河。”

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他继续下令:“在海岸边放置大量废旧铁器,间隔要足够远。让我们看看,它们到底想要什么。”

这个大胆的决定立即遭到一些将领的反对。一位老将军激动道:“王爷,这太冒险了!万一它们发动攻击,我们连还手之力都没有!”

吴铭平静地看着地图:“既然火炮对它们无效,硬拼只是徒增伤亡。不如趁此机会,多了解我们的对手。”

当金属船出现在新明沿海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它们果然对放置在海边的铁器产生了兴趣,用红光将其一一熔化、吸收,但对隐蔽起来的军事设施却视而不见。

林风在远处用望远镜仔细观察着这一幕,突然发现其中一艘船的底部打开了一个缺口,隐约可见内部复杂的结构。他立即命令画师将所见景象详细描绘下来。

这些图画被快马加鞭送回应天府。宋应星看到后,激动得双手发抖:“王爷!这、这内部结构,与《梦溪笔谈》中记载的‘璇玑玉衡’颇为相似!虽然放大了无数倍,但基本原理似乎相通!”

吴铭精神一振:“说详细些!”

“据沈括记载,‘璇玑玉衡’乃是以磁石为心,借天地之力运转。若这些巨船也是同理,那么或许可以用强磁干扰它们的行动……”

就在这时,侍卫匆匆来报:“王爷,琉球方向传来消息,科恩的舰队突然倾巢而出,正朝着我们这边驶来!”

吴铭与徐妙锦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凝重。前有神秘金属船,后有虎视眈眈的科恩,新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徐妙锦轻声道:“科恩此时前来,恐怕是想趁火打劫。”

吴铭冷笑一声:“既然如此,我们就送他一份大礼。”他转身下令,“让林风舰队做好准备,我们要给科恩演一出好戏。”

海面上,科恩站在修复一新的旗舰上,用望远镜观察着远处的金属船和新明海岸。副官有些担忧:“总督阁下,我们真的要在这个时候进攻新明吗?”

科恩眼中闪着贪婪的光:“这些怪船正在消耗新明的防御力量,这是上帝赐予我们的机会。传令各舰,等怪船离开海岸较远时,立即发动进攻!”

然而,他们很快就发现自己落入了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当尼德兰舰队进入预定海域时,早已埋伏在附近岛屿间的新明战舰突然杀出。更让科恩惊恐的是,新明战舰上发射的不是炮弹,而是一个个巨大的磁石!

这些磁石虽然对金属船影响有限,却足以干扰科恩舰队的罗盘和火炮瞄准。趁此机会,林风率领舰队发起了猛烈攻击。

与此同时,岸边的金属船似乎被这场战斗吸引,开始向交战海域靠近。吴铭站在海岸高地上,冷静地观察着战局。他看见一艘金属船缓缓调转方向,船首的奇异纹路再次亮起。

“传令林风,立即撤退到安全海域。”吴铭下令,“该让科恩亲自尝尝这‘天罚’的滋味了。”

正如吴铭所料,金属船对拥有大量金属构件的尼德兰战舰产生了浓厚兴趣。红光闪过,科恩的旗舰瞬间被熔穿一个巨大的窟窿。

“撤退!快撤退!”科恩惊恐万分,再也顾不上面子,仓皇下令撤退。

这场战役以新明的大获全胜告终。但当将士们欢庆胜利时,吴铭却丝毫高兴不起来。他望着远方海面上继续游弋的金属船,心中充满忧虑。

“它们今天可以帮助我们击败科恩,明天就可能调转枪口对准我们。”他对身旁的徐妙锦说,“我们必须尽快找到与它们沟通的方法,或者……找到制服它们的方法。”

徐妙锦望向正在海边玩耍的两个儿子,轻声道:“麒儿和麟儿今天问起,为什么不能去海边捡贝壳了。”

吴铭心中一痛,将妻子揽入怀中:“相信我,总有一天,我会让我们的孩子能够安心地在海边玩耍。”

夜幕再次降临,海面上的金属船发出幽幽蓝光,与天上的星辰遥相呼应。吴铭站在书房内,面前摊开着宋应星最新绘制的图纸。上面的奇异纹路在烛光下若隐若现,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来自遥远时空的秘密。

他知道,这场与未知力量的较量,才刚刚开始。而新明的未来,就掌握在他此刻的每一个决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