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县衙门前,人声鼎沸。

黄天佑直挺挺地倒在地上,不省人事。

周围的黄家子弟乱作一团,又是掐人中又是呼喊。

然而,黄启蒙却像是没看见那个被他寄予厚望的弟子一般。

他的眼睛死死地盯着那张刺眼的红榜。

林昭……案首。

青山镇,林昭。

这两个词,像两把烧红的烙铁,狠狠烫在他的心上,烫得他神魂俱颤。

怎么会?

怎么可能是他?

那个写出通篇白话,视规矩于无物,被他放弃的竖子!

而天佑那篇辞藻华美、气势磅礴,被他赞为“龙虎之气”的绝佳文章,竟连榜上一个角落都寻不到?

不!

绝不可能!

一股巨大的荒谬感和被愚弄的羞耻感,瞬间淹没了黄启蒙。

他猛地推开身前挡路的学生,不管不顾地朝着县衙侧门冲去。

他不能接受!

他要去问个明白!

穿过拥挤的人流,黄启蒙终于在后街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堵住了他的好友,那名在县衙里当差的吏员。

“老李!”

黄启蒙一把抓住对方的袖子,声音嘶哑,状若疯狂。

“你告诉我,这是怎么回事?”

“黄天佑的卷子,为何不中?!”

那李吏员被他吓了一跳,左右看了看,才把他拖到更隐蔽的墙角。

“黄先生,您小声点!”

李吏员面有难色,“这……这事不好说啊。”

“说!”

黄启蒙的指甲几乎要嵌进对方的肉里。

“魏大人到底有没有看过天佑的考卷?!”

李吏员被他逼得没办法,叹了口气,压低声音道:“启蒙兄,不是在下不帮你。”

“只是……只是魏大人对黄公子的那份卷子,只批了四个字。”

黄启蒙的心猛地提到了嗓子眼。

他死死盯着李吏员,从牙缝里挤出声音。

“哪……四个字?”

李吏员的脸上露出一丝同情,他凑到黄启蒙耳边,用几不可闻的声音,吐出了那句足以断送一个读书人一生的判词。

“不堪为士。”

轰!

黄启蒙只觉得自己的天灵盖被一道惊雷狠狠劈中。

他嘴唇哆嗦着,无声地重复那四个字。

“不堪……为士?”

那不是落榜,那是诛心!

魏源是在说,黄天佑此人……

不,是我黄启蒙,教出了一个连做读书人的资格都没有的废物!

他毕生的骄傲,他引以为傲的经验,都在这四个字下被碾得粉碎。

他想起了自己对林昭的斥责,想起了那句“你好自为之”。

原来,真正不堪为士的,是自己这个瞎了眼的老东西!

黄启蒙抓着李吏员的手,无力地松开。

他踉跄着后退两步,后背重重地撞在冰冷的墙壁上,耳边仿佛还能听到那句“不堪为士”的低语。

然而,一阵穿透了街巷的喧闹铜锣声,混杂着报喜的呐喊,无情地钻入他的耳中,每一个音节都像是在嘲笑着他的溃败。

“哐!哐!哐!”

“喜报——”

“恭贺青山镇林公子!”

“高中本科县试案首——!”

黄文轩激动得满脸通红,挥舞着拳头,一把抱住身边同样考中的同窗,又哭又笑。

他们赢了!

跟着林昭,他们这群原本毫无希望的庸才,竟然真的在这场残酷的考试中杀出了一条血路!

角落里,张德才这位护道人,早已是老泪纵横。

他仿佛看到了那条通往青云之上的道路,已经在这位六岁小神童的脚下,轰然洞开!

黄家的二爷黄世方,那位精明的商人在短暂的震惊之后,一双眼睛里瞬间迸射出骇人的精光。

案首!

他的表外甥,一个年仅六岁的农家子,竟然拿下了案首!

这背后代表的,是无尽的名望,是与县尊大人搭上线的可能,是黄家在越城县更上一层楼的绝佳机会!

他看向林昭的眼神,像在看一座金山。

……

次日。

喧嚣了一整天的越城,终于稍稍平息。

但关于“六岁案首”的议论,却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每一条大街小巷。

清晨,一顶青呢小轿,在黄家别院门前停下。

轿子里下来一个身穿青衣,面容肃穆的中年人。

他没有理会门口闻讯而来的黄世方,而是径直穿过庭院,来到了林昭所住的小院前。

张德才一眼就认出,此人是魏知县的亲随,姓钱,是县尊大人最信任的心腹。

钱亲随对着院子里躬身一礼,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

“敢问哪位是林案首?”

林昭放下手中的书卷,从屋里走了出来。

钱亲随看到他,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

他再次躬身,态度愈发恭敬。

“林案首,我家大人有请,欲与案首过府一叙。”

此言一出,满院皆静。

黄世方更是倒吸一口凉气。

这不只是召见,这是“请”,是“一叙”!

这是何等的恩宠!

林昭平静地点了点头。

“有劳钱管事稍候,晚生更衣即来。”

片刻之后,换上了一身干净襕衫的林昭,在张德才的陪伴下,登上了那顶代表着县尊颜面的小轿。

轿子很稳,一路无话。

林昭闭着眼,在脑海里飞速复盘。

袖中的小手,却不自觉地攥紧了片刻,指尖甚至有些冰凉,随即又缓缓松开。

终究,这副身子才六岁,而他即将面对的,是这个世界里第一个真正手握他生杀大权的人。

再周密的计划,也需要一点运气。

不知过了多久,轿子停下。

他们到的不是县衙前堂,而是直接从侧门,进入了后衙。

穿过几重庭院,钱亲随将林昭引到一间素雅的书房前,便停下了脚步。

“林案首,大人就在里面等你。”

他看了一眼想要跟进去的张德才,摇了摇头。

“大人只见林案首一人。”

张德才心中一紧,担忧地看向林昭。

林昭给了他一个安心的眼神,独自一人,推开了那扇虚掩的房门。

书房里,没有想象中的森严。

一个身穿常服,面容清癯,眼神锐利如鹰的中年人,正坐在书案后。

正是越城知县,魏源。

他没有看林昭,目光正落在他面前的一份卷宗上。

正是林昭那份策论。

上面,殷红的“国器”二字,和那八个干涸的血字,依旧触目惊心。

林昭上前,不卑不亢,长揖及地。

“学生林昭,拜见县尊大人。”

魏源这才缓缓抬起头。

他的目光,像两把无形的利剑,落在林昭身上,仿佛要将这个六岁的孩子从里到外,彻底剖开。

许久,他才开口,声音沙哑,却带着千钧之力。

他没有问安,没有夸奖,而是直直地盯着林昭的眼睛,问出了那个石破天惊的问题。

“那份均田策,还有这篇贱籍论……”

魏源的身体微微前倾,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究竟是你写的,还是你背后之人,教你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