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逆天悟性:我在修仙界证道长生 > 第297章 楼外有楼,天外无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97章 楼外有楼,天外无天

东方既白,天光大亮。

大乾京城笼罩在金辉之中,车马声与人潮声逐次响起,将这座巨城彻底唤醒,浸入一片熙攘。

昨夜鬼哭岭的惊天变故,早已传遍全城,近乎人尽皆知。此刻无论街头巷尾、茶馆酒肆,到处都有人热烈讨论。

“昨夜有道君强者激烈交手,当真是惊天动地!无数幽魂从藏仙山脉四散而逃..”

“我当时就在鬼哭岭附近,差点被吓得走火入魔。听一位高人透露,有两位道君联手,与一位神秘存在厮杀!”

“这都没说到点子上——那两位道君绝非寻常,恐怕是返虚中期甚至后期的无上存在...那等恐怖气息,实在叫人终生难忘。”

“......”

涉及道君从无小事,何况两位高阶道君同时出手。

这不禁引人浮想联翩:究竟是何方神圣,竟能引得如此强者联手围攻?

然而,在这满城喧哗之中,却有一群人显得格格不入——正是丹鼎宗与天工阁的弟子。

自昨夜起,他们就再没见过两大尊者,并且也联系不上,心中升起不祥的预感。一些知晓内情的弟子更是如丧考妣,整个人恍恍惚惚。

“他们这是怎么了?一个个跟丢了魂儿似的...”

见到这一幕,众多旁观者纷纷猜测,语气中满是好奇。

有知情人压低声音,带着几分幸灾乐祸:“昨晚有人亲眼看到,千机尊者匆匆出城,去的正是藏仙山脉方向。”

此言一出,众人先是一惊,随即纷纷喜上眉梢,气氛变得极为欢快。

.....

天工阁的名声可不算好,尤其是千机尊者这一脉,行事比魔道还要邪性。

先前就有传言,说他们暗中刺杀天骄、炼化成傀儡,手段极为狠毒。

至于丹鼎宗,就更不必多说——四处搜罗炼丹奇才,善终者却寥寥无几,这几乎是公开的秘密。

如今丹药价格居高不下,也和他们有直接关系。几乎所有珍稀药材都被垄断,导致天下散修苦不堪言。

如今见到他们出事,简直是大快人心,甚至有人忍不住笑出声,暗暗感激那位幕后出手之人。

“该死!”

本就心绪不宁的两大宗门弟子,听到这些毫不掩饰的讥笑,气得肺都要炸了。

然而出言嘲讽的人越来越多,颇有些“墙倒众人推”的势头。

这些弟子只能无能狂怒,最终在一片嗤笑声中,灰溜溜地快步离去。

这阵风来得快,去得也快。

没过多久,大家的注意力又重新回到科考上——那才是牵动天下的大事。

.....

...

“楼外楼”,京城最大的酒肆,如今已是座无虚席。

阁楼共九层,取名自“山外青山楼外楼”。布局并不刻意追求金碧辉煌,而是一步一景、处处见雅。

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一楼大厅中央那面巨大的天然石壁。壁上刻有一副对联:

楼外有楼,揽九天云霞入盏;

天外无天,邀八方仙真论道。

字迹走笔如游龙,尽显仙家气度,令观者心魂俱震。

.....

往来于此的,皆是名士雅客、一方真修,称得上“往来无白丁”。

而今日尤显不同——后花园中,正齐聚着一群神采飞扬的年轻人。

他们或身着儒袍,或穿戴文士服,个个气质高贵、谈吐不凡。其间不乏白鹿书院的门人,宛如琼林玉树,共聚在此高谈阔论。

众人簇拥在最中心的,是一位气质出尘的年轻女子。

她一袭素白长裙,却令满园群芳黯然失色,绝美的容貌清冷如月,让一些年轻学子不敢直视。

这正是天策侯之女,慕容九。

然而此时,绝大多数目光却凝聚于她身旁——另一位风华灼灼的年轻女子。

她身披霓凰云锦长裙,三千青丝以凤钗轻绾。神色虽然柔和,却令人莫名心生敬畏,仿佛天生居于九霄之上,不染尘俗。

她正是望舒公主,乾元大帝最宠爱的小女儿。

传闻她在白鹿书院静修之时,大帝曾亲临探望,此事一度轰动朝野,传为佳话。

而这场恰逢春日、满园飞花的文会,也正是由她发起。

“正值文举,本宫也想感受一番‘以文会友’的气氛,诸位可莫要嫌我扰了雅兴。”

望舒公主语气温和,开口便是一句玩笑,如春风拂面,拉近了与在场众人的距离。

“殿下言重了,能蒙您相邀赴会,实属我等之幸。”

席间才子佳人皆含笑应和,气氛轻松活跃,愈发融洽。

....

一番推杯换盏之后。

望舒公主眸光流转,轻声问道:“白姐姐依你之见,文举谁能摘得榜眼?”

白鹿书院的白浅也在席间,闻言不假思索道:“当是我的师弟,李显道。”

此言一出,几乎得到众人一致附和。

“显道兄文才之高,我等有目共睹。如此年纪,已凝聚浩然正气,实在令我辈汗颜。”

“听闻显道兄又有所悟,境界更进一层,得到诸多大儒嘉许。莫说唐伯舟、墨子方,纵是往年俊杰,怕也难撄其锋。”

四下议论声起,充斥着对李显道的赞美。

虽说文人相轻,但若差距悬殊,就只有心悦诚服的仰望。李显道之才,早已远超同辈,令人望尘莫及。

随后,众人又议论起探花人选。至于状元之位,自始至终竟无人提及。

只因所有人皆心知肚明——

这个位置毫无悬念。

大成浩然正气,司徒静大儒称赞有加,李显道也自叹弗如。这一桩桩壮举,早已汇成一个无可动摇的共识:

今科状元,非沈云莫属。

......

众人谈兴正浓时,一位年轻才子匆匆而来,高声宣布道:“结果出来了!沈云斩获文举榜首,李显道为榜眼,探花由唐伯舟夺得!”

话音落下,席间不过寥寥数声感慨,并无多少惊奇——这结果早在众人预料之中。

于是话题转而回顾文举盛况,谈笑间妙语连珠,满座皆欢。

推杯换盏之际,宾客渐次离去,这场文会也缓缓落幕。

...

喧嚣散尽,园中唯余两道风姿卓越的身影。

望舒公主玉指轻叩桌面,忽而开口道:“看来,父皇要找的人就是沈云了。”

慕容九整场沉默不语,此刻却微微蹙眉,郑重道:“殿下,请您信我一句,莫要与那些宗门牵扯过深。”

话音刚落,望舒公主笑容一敛,方才的温和荡然无存。

“九姐姐多虑了,”她嘴角微扬,眸光转冷,“那些人.....不过是本宫掌中棋子罢了。”

那一瞬间,她周身孤傲之气骤然放大,宛若九天仙凰般高高在上,不染尘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