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支百余人的专业队伍历时两日才完成通道开凿,先遣队员已确认通道安全性。

刘耕闻言颔首,眼中闪过难掩的兴奋之色。

即刻启程,本王倒要见识挪威古墓有何玄机!

首次亲临盗墓现场,多年夙愿即将实现,刘耕难掩激动之情。

王永庆领命后立即着手准备,依旧身先士卒率领小队开路。

用他的话说,自己本是见不得光的行当之人,自追随刘耕征战以来,在大汉军民心中的形象已逐渐改变。

如今更蒙陛下器重,自当竭诚报效。加之他资历最深,经验最丰,理应冲锋在前。

约莫一刻钟后,全员顺利进入墓穴。护驾重臣利安始终随侍在侧,直至进入墓室内方才进言:

陛下须知,东西方丧葬习俗因生活传统差异而大相径庭。

**“虽然西方墓穴不像东方那样布满机关,但同样凶险万分。在西方的陵墓中,墓主往往豢养各种奇异生物来守护墓室。”

刘耕闻言点头,立即派人将消息传给了前方的王永庆。

一直紧绷神经的王永庆,得知这一情报后,终于长舒一口气。

此前,他始终被固有思维束缚,认为天下墓穴都与东方所见相同,从未考虑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直到利安提醒,他才恍然大悟。

东方墓穴之所以机关密布,源于古代能工巧匠鲁班。他创造的奇巧机械后来被引入 ** 陵寝,成为守护墓室的利器。而西方缺乏这样的机械大师,因此更依赖凶猛的生物镇守墓穴,比如挪威古墓中的石狮虫,正是刘耕等人之前遭遇的怪物。

**——**

王永庆率领小队走在狭窄的墓道最前端。得知没有机关威胁后,他心下稍安。在他看来,若无机关,探墓便如儿戏,毕竟东方墓穴中最致命的正是那些 ** 于无形的精巧装置。

“队长,咱们还是放慢速度吧,谁知道这鬼地方藏着什么!”一名队员压低声音提议。

这支小队成员皆是摸金校尉中的顶尖好手,过去以盗墓为生。他们深知,走在队伍最前方的人往往沦为探路的炮灰,替后方踩陷阱挡灾祸。但王永庆是队长,众人只得听从命令,此刻仍忍不住想与大部队汇合——身后有人,好歹能壮胆。

不料王永庆冷哼一声:“既然干了这行,难道还指望善终?”

这句话如重锤砸在众人心头。是啊,自踏入这行起,他们便明白结局——终有一日会葬身墓中。此刻,恐惧竟如潮水般褪去。

小队十余人在幽暗的甬道中加速前进,脚步声回荡在沉寂的墓穴里。

狭窄的墓道让上百人的摸金校尉队伍显得格外拥挤,前进速度愈发迟缓。随着队伍不断深入,空气渐渐稀薄,有些士兵已经感到呼吸困难。

利安紧跟在刘耕身旁,见状立即恭敬进言:陛下,请您先回地面等候,属下们去探查就好。他神情真挚,若不熟悉他的人,定会以为这是发自肺腑的关心。

但刘耕何等人物,岂会看不出其中机巧。他轻轻摆手道:将士们在前方拼命,本王岂能临阵脱逃?

利安闻言更加焦急:墓中吉凶难料,为陛下安危着想,请务必先行撤离!说着竟拦住去路。刘耕停下脚步,锐利的目光审视着利安的表情变化,片刻后竟发现对方似乎真心担忧。

刘耕会心一笑,拍了拍利安肩头:你的心意本王明白。但若你们都葬身于此,本王独活又有何意义?能与诸位忠勇将士生死与共,是本王的荣幸。他声音不响,却字字清晰地传入每个士兵耳中。

这番话让整个摸金校尉队都为之动容。且不论真假,换作其他统治者,定会安坐后方,任将士赴险。那些权贵从不在意士兵性命,而刘耕却愿与他们同进同退。仅此一点,便胜过千百个君主。更难得的是刘耕说到做到,至今毫无退意。他对己方之人重情重义,虽然对外冷酷,待自己人却极尽优容。

其中,利安的感触最为深刻。

昏黄的墓室中,利安望着刘耕的背影若有所思。若说刘耕此番举动只为笼络人心,那么自他踏入墓道那刻起便已达成目的。此刻自己递出的台阶,本可让他顺势而归——毕竟凭刘耕的身份,摸金校尉们即便心有不满也绝不敢质疑。

可眼前这个挽起袖口在湿冷墓道里探路的王爷,分明是真心要与将士同生共死。特别是那句掷地有声的本王与诸位共进退,宛如寒夜里突然燃起的火把,将士兵们紧绷的面容都映得柔和起来。

刘耕的手掌重重落在利安肩头,带着温度的笑意尚未散去,人已迈步走向墓室深处。把心放回肚子里,咱们这趟定能逢凶化吉。

利安怔忡片刻快步追上,靴底碾碎了几只蛰伏在阴影里的甲虫。他望着刘耕被火把拉长的背影,第一次对这个总是出人意料的王爷产生了某种困惑——究竟是韬光养晦的聪慧,还是不知凶险的愚勇?

幽邃的墓道像巨兽的肠道般扭曲延伸。随着深入,所有人的呼吸都渐渐沉重,仿佛有无形的手攥住了肺叶。直到两个时辰后眼前一亮,众人踉跄冲进一间圆形墓室,潮湿的空气扑面而来。

怪事...刘耕指尖抚过严丝合缝的青砖墙壁,火把照出他眉间的沟壑。这密闭空间里充沛的氧气来得蹊跷,更蹊跷的是王永庆突然从角落窜出的身影——他掌心托着只被踩扁的甲虫,甲壳在火光下泛着石质冷光。

陛下请看。王永庆喉结滚动,声音里淬着寒意,石狮虫通常只在母巢附近活动...

他的话戛然而止。众人顺着他的目光看向墓室 ** ,直径丈余的白色巨茧正随着呼吸节奏微微起伏。茧壳表面布满血管状的凸起,隐约能听见里面传来黏稠的蠕动声。

刘耕的佩刀不知何时已出鞘三寸。说清楚,这鬼东西苏醒会怎样?

这种虫子...王永庆的靴底碾碎了几只漏网的幼虫,甲壳碎裂声如同微弱的惨笑,当年在滇南墓里,三十人的队伍遇上拳头大的石狮虫群...他忽然解开衣襟,露出胸口狰狞的爪型疤痕,最后活着爬出来的,只有三个疯子。

石狮虫的习性与蚁群类似,它们以巢穴群居,群体中存在特殊的繁殖个体。

这种生物群体的核心是石狮母虫,所有石狮虫都源自母体的生殖行为。单只母虫能繁衍数万后代,单次繁殖即可产出上千幼虫。

当完成大规模繁殖后,石狮母虫会进入结茧状态。在虫茧内部将孕育出新一代母虫。旧母虫在完成传承使命后,还会进行最后一次爆发性繁殖,产出守卫新母虫的护卫群体。

此刻刘耕一行人正面对这样的虫茧。

茧内新母虫一旦苏醒,瞬间涌现的虫群将吞没整支探险队。

刘耕紧蹙眉头,视线牢牢锁定着巨型虫茧。王永庆,可有克制石狮虫的办法?

面对专业领域的难题,刘耕只能求助于家学渊源的同伴。王永庆沉吟片刻答道:陛下,此虫虽畏火,但......

他面露难色——在密闭墓穴引燃虫茧虽能灭虫,却会耗尽氧气导致全员窒息。

刘耕领会其中利害:这是万不得已的下策。还有别的对策吗?

王永庆苦涩摇头:古籍记载,遇结茧母虫唯有一途——速离。新生虫群极度凶残,见活物即噬。

刘耕忆起队员惨死的场景——那些小虫数分钟内就能夺人性命。深深凝视虫茧后,他果断下令:全力寻找出口,必须在破茧前进入下一层墓室!

最令人不安的是,摸金校尉大队中无人真正了解石狮虫的底细,无人知晓那虫茧究竟处于何种状态。

或许它刚刚开始凝结,又或许即将破茧而出,谁也说不准。

虫茧可能沉寂许久,也可能下一秒就骤然裂开。

整个队伍笼罩在凝重的氛围中。

王永庆等小队长带领队员迅速搜寻下一间墓室的入口。

在场的皆是盗墓高手,转眼便发现了七八处可能的通道。

但其中既有真正的墓室入口,也可能潜藏着致命的石狮虫。

虽然找到了多个入口,却无人能确定正确路径。众人聚在一处商讨对策。

经过一番争论,王永庆指向一扇看似 ** 无奇的石门。

哦?你有把握?面对质疑,王永庆略显迟疑地点头,转向刘耕解释道:陛下请看,其他石门皆有细微孔洞,必是石狮虫所为。唯有此门完好无损,其后必有蹊跷。

刘耕上前查验,果然如王永庆所言。七八扇石门上,唯此门毫无破损。联想到墓墙上的虫蛀痕迹,其他石门上的孔洞确像虫害所致。

开门!即刻进入!刘耕果断下令。

西方墓穴的石门虽无机关,却重逾千斤。众人合力推门之际,异变陡生——原本沉寂的虫茧突然发出刺耳的声,几只石狮虫已破茧而出!

刘耕瞥见这一幕,心头警铃大作:快!虫茧要裂了!

队员们闻声望去,手上动作愈发急促。上百人推动石门的速度虽快,身后虫茧崩裂的速度却更快......

**石狮虫陆续破茧而出,嗅到刘耕等人的气息后,骤然发出刺耳尖啸,振翅疾飞而来。

**嗤——

虫鸣撕裂墓室的沉寂。

上百只石狮虫已破茧,虫翼翻飞如黑云压顶。翅膀的嗡鸣愈发震耳,摸金校尉们冷汗涔涔,仿佛心脏被无形之手攥紧。

冲进下一间墓室就安全了!王永庆的吼声像一针强心剂。

他并未把握前方是否真有生路,但此刻停滞便意味着死亡——待虫茧尽裂,无人能逃。

吼——!士兵们青筋暴起,肩抵石门,连指甲都因发力而崩裂。

轰——

石门骤然洞开,人群如溃堤般涌入墓道。刘耕被裹挟其中,身后却传来凄厉哀嚎。七八名士兵未能脱身,转瞬被虫群吞没,血肉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蚀殆尽。

这是摸金校尉大队的初战,尚未深入便折损整支小队。刘耕盯着那些迅速白骨化的同袍,喉头泛起铁锈味。他曾以为墓中异兽不过是虚构,如今方才惊觉——或许那些写盗墓小说的,本就是亲历者。

**

石狮母虫的虫茧轰然碎裂,密密麻麻的石狮虫如黑云般席卷而来。

诡异的是,这群石狮虫飞到墓道口便骤然停住,只在洞口焦躁地盘旋,死活不肯踏入半步。

刘耕一行人刚进墓道就闻到一股异香,丝丝缕缕萦绕不绝。

利安拧着眉头凑到刘耕身旁,低声道:陛下,这是皇家秘制的驱虫香,专防石狮虫侵扰皇陵。

刘耕绷紧的脊背这才松下来——方才虫群扑来的刹那,他几乎以为要葬身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