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周生如故之南辰时宜 > 第219章 陈武动手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石桌上的烛火忽然跳了跳,映得舆图上的红圈像只睁着的眼睛。

皇帝拿起那枚石子,轻轻抛了抛,嘴角勾起抹极淡的笑。

也好,既然都想藏,那他就把这潭水搅得再浑些,看看最后能捞出些什么。

他转身往暗梯走,石靴踩在台阶上,发出沉闷的响。

快到梯顶时,听见李德全在外面轻声问。

“陛下,可要传夜宵?”

“不必了。”

皇帝推开暗门,屏风后的烛火涌进来,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把赵腾当年在禁军的任职卷宗,再送一份到御案上来。”

“嗻。”

回到御座旁时,那只汝窑水杯已经被李德全放回了原位,仿佛从未动过。

皇帝坐下,翻开新送上来的卷宗,指尖落在赵腾履历里“太后懿旨特批升任统领”那一行,用朱笔轻轻画了道线。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纸照进来,在卷宗上投下片朦胧的白。

他知道,今夜的京城不会太平了。

陈武会去赵腾家,玄一会跟着陈武,而他,只需要在这里等着,看这场戏该怎么演下去。

毕竟,这宫里的事,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

有时候,让敌人动起来,比自己动手要有用得多。

三更的梆子声刚落,后半夜的风就带上了些凉意。

赵腾家后墙的阴影里,陈武缩在老槐树的虬结根须后,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院墙内的动静。

墙头上挂着盏昏黄的灯笼,光线下能看见两个打盹的家丁。

他们背靠着斑驳的砖墙,脑袋一点一点的,手里的长矛斜斜地戳在地上,矛尖的寒芒被灯笼的光晕染成了暖黄。

换班的时辰刚过半个时辰,正是人最困的时候,连院角的狗都懒得吠了,趴在地上发出满足的呼噜声。

陈武抬手,对着身后黑暗里比了个手势。

三道黑影立刻从树后滑了出来,动作轻得像狸猫。

他们都是陈武在禁军时的心腹,后来跟着他调到太后宫里当差,手脚麻利得很,手里的匕首在月光下泛着幽蓝。

那是淬了西域奇毒的颜色,见血封喉,连解药都来不及找。

“记住,只搜书房,别碰别处。”

陈武的声音压得像蚊子哼。

“找到东西就撤,动静越小越好。”

三人点头,其中一个矮个子从怀里摸出卷细麻绳,绳头系着个铁爪。

他手腕一抖,铁爪“嗖”地飞出去,稳稳勾住了墙头上的砖缝。

陈武按住麻绳试了试,确认结实后,率先抓住绳子往上爬。

他的动作极轻,脚尖只在砖缝里借力,连墙上的尘土都没惊起多少。

爬到墙头时,他侧耳听了听院里的动静,除了家丁的鼾声和狗叫,再没别的声响。

他翻身落地,脚刚沾地就顺势滚了一圈,卸掉冲力,像片落叶似的没发出半点声音。

另外三人也跟着翻了进来,动作同样干净利落。

陈武朝着正屋的方向努了努嘴,四人呈扇形散开,贴着墙根往书房摸去。

赵腾的宅子不大,三进的院子,书房在最里面的跨院。

跨院门口本应有人守着,可今夜那两个家丁不知被什么绊住了脚,此刻正蹲在廊下抽旱烟,烟杆的火星在黑暗里明明灭灭,夹杂着含糊的笑骂声。

陈武绕到廊柱后,从怀里摸出个小巧的瓷瓶。

拔开塞子,一股极淡的甜香飘了出来。

这是宫里调的迷魂香,闻着像桂花,实则半个时辰就能让人睡死过去。

他对着廊下的方向轻轻晃了晃瓶子,又迅速塞回怀里。

甜香顺着风飘过去,不过片刻,廊下的笑骂声就停了。

陈武等了一盏茶的功夫,才示意手下过去查看。

矮个子走过去推了推其中一个家丁,那人“咕咚”一声倒在地上,睡得像头死猪。

“妥了。”

矮个子回头比了个手势。

陈武松了口气,推开书房的门。

门轴早就被他下午来踩点时抹了猪油,此刻开起来连丝摩擦声都没有。

屋里黑沉沉的,只有窗纸透进些月光,勉强能看清摆设。

紫檀木的书架,八仙桌,还有靠窗的那张书案,正是赵腾当年办公的地方。

他没急着点灯,而是从怀里摸出个琉璃罩的小灯笼,只挑开条缝,让微弱的光漏出来。

借着这点光,他开始在书架上翻找。

赵腾是武将出身,书房里没多少书,大多是些兵书和行军地图,翻起来倒省事儿。

“大人,您看这个。”

一个高个子指着书架最底层的暗格,那里藏着个上了锁的木匣子。

陈武眼睛一亮,从腰间摸出串钥匙,试了三把才打开锁。

匣子里铺着层红绒布,上面放着几封泛黄的信,还有个用油布包着的东西。

他拿起最上面的一封信,借着灯笼光一看,落款竟是兵部尚书的名字,而内容,正是赵腾当年递上去的密函。

字字句句都在说金荣私藏的禁军兵符不止一块,甚至提到了其中一块藏在京郊的废弃窑厂。

“找到了。”

陈武的指尖有些发颤,把密函小心地折好塞进怀里。

他记得太后交代过,一定要找到赵腾手里关于兵符的证据,如今看来,这封信就是关键。

他又拿起那个油布包,解开一看,顿时愣住了。

里面不是什么兵符,也不是账本,而是件水红色的肚兜,绣着并蒂莲的花样,边角已经有些磨损,显然是用了多年的旧物。

陈武的脸“腾”地红了,慌忙想把肚兜塞回去,可指尖触到那细腻的绸缎,动作却顿住了。

这肚兜的样式,他太熟悉了。

当年在禁军当差时,他曾在太后的寝殿外捡到过一块相似的绣帕,上面的并蒂莲针脚和这个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