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周生如故之南辰时宜 > 第113章 装饰他们的“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回到王府时,暮色已漫过门槛。

时宜正坐在廊下等他,手里捧着一盏温茶,见他进来,连忙起身。

“回来了?”

周生辰“嗯”了一声,解下腰间的佩剑递给侍从。

他走到廊下,接过那盏茶,指尖触到温热的杯壁,才觉出几分暖意。

“金荣……”

时宜望着他疲惫的眉眼,话到嘴边又有些迟疑。

“跑了。”

周生辰仰头饮尽杯中茶,喉结滚动了一下。

“禁军抄府时,他已经不在了。”

时宜的心猛地一沉,握着帕子的手骤然收紧。

她想起上一世金荣逃亡后,曾躲在北狄的军营里,借着敌军的势力屡屡骚扰边境,害死了不少南辰王府的兵卒。

那些血色的记忆翻涌上来,她的声音都有些发颤。

“那他会去哪?会不会真的去投北狄?”

“有可能。”

周生辰看着她发白的脸色,伸手替她拢了拢被风吹乱的鬓发。

“但我已让人去查了,暗卫行事隐蔽,不会惊动他。”

他顿了顿,放缓了语气。

“金嫔已在宫中被捕,废为庶人了。”

时宜怔了怔,心里说不清是什么滋味。

那个曾在宫宴上对她笑靥如花的女子,终究还是成了父亲野心的牺牲品。

她抬头看向周生辰,见他眉宇间凝着倦色,忍不住道。

“你忙了一天,先去歇息吧。追查的事,不急在一时。”

“无碍。”

周生辰摇了摇头,目光望向庭院深处。

夜色渐浓,檐角的宫灯次第亮起,晕出一圈圈暖黄的光。

“我让人在府中加了岗,你今晚早些歇息,不必担心。”

时宜点点头,看着他转身走向书房的背影。

月光落在他肩上,将那身玄色常服染得泛白,仿佛覆了层薄霜。

她忽然想起方才在街上听到的议论,百姓们都说,小南辰王是天神下凡,总能护着这江山安稳。

可只有她知道,他肩上的担子有多重,每一步都走得如履薄冰。

夜深时,书房的灯还亮着。

周生辰铺开舆图,指尖沿着太原王府到城西渡口的路线划过。

墨迹在灯下泛着光泽,像一条隐秘的蛇。

他知道,金荣绝不会甘心就此亡命天涯。

那个契胡出身的王爷,一生都在追逐权力,从沙场小兵到太原王,靠的从来不是侥幸,而是狠辣的算计。

窗外忽然传来夜露滴落的声音,周生辰抬头望向天边的残月。

他派去的暗卫都是南辰王府最得力的人手,秦严更是跟着他征战多年的老将,断不会失手。

只是不知为何,他总觉得,金荣的逃亡,或许藏着更深的阴谋。

而此时的时宜,正坐在梳妆台前,对着铜镜发呆。

镜中的自己面色苍白,眼底带着挥之不去的忧虑。

她轻轻抚摸着镜沿,那里还留着上一世被刀划破的痕迹。

那是金荣的部下闯进东宫时留下的。

“这一世,绝不会再让你得逞。”

她对着镜中的自己轻声说,声音虽轻,却带着从未有过的坚定。

窗外的风卷着落叶掠过窗棂,像谁在暗处窃窃私语。

远处隐约传来禁军换岗的梆子声,一下,又一下,敲在寂静的夜里,也敲在每个人悬着的心上。

金荣还在逃,但这一次,他们不会再给他任何喘息的机会。

夜色渐深,时宜却没了睡意。

回到内室,成喜正守在烛火旁缝补她白日换下的素色襦裙,见她进来,连忙放下针线起身。

“姑娘还没睡?”

时宜走到妆台前坐下,望着铜镜里自己略显疲惫的脸,轻声道。

“睡不着,不如找点事做。”

她转头看向成喜。

“你去把库房里那几箱新到的云锦取来,再让管事把去年从西州带来的那些摆件也搬过来。”

成喜愣了愣。

“姑娘这是要……”

“这中州王府虽大,却总觉得少了些生气。”

时宜指尖划过妆台上空置的螺钿盒。

“既然要常住,总该添些自己熟悉的东西。”

上一世她在东宫住了三年,满室富丽堂皇,却处处透着拘束,如今在这王府里,她想活得自在些。

成喜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笑着应道。

“还是姑娘想得周到,奴婢这就去安排。”

不多时,库房的管事便领着几个仆妇搬来十几个木箱。

打开箱盖,各色云锦流光溢彩,西州特有的胡旋舞纹锦、缠枝莲纹缎堆在箱中,像揉碎了的晚霞。

另有几箱摆着玉雕的笔洗、鎏金的烛台,还有西州匠人烧制的青瓷,瓶身上绘着大漠孤烟的景致,一看便知是周生辰从前送她的物件。

时宜蹲在箱前,指尖拂过一匹月白色的云锦。

料子是去年周生辰让人从江南采买的,说是适合做夏天的襦裙,她一直没舍得用。

如今摊在眼前,倒觉得衬这中州的初夏正好。

“成喜,你看这料子,做几扇屏风如何?”

时宜抬头问。

“把东次间隔开,既雅致,又能挡挡穿堂风。”

成喜凑过来看了看,连连点头。

“这花纹细巧,做屏风再好不过。只是咱们府里没有现成的木框,要不要让人去街上的木器铺订做?”

“不必。”

时宜想起书房里堆着的几块紫檀木板。

“前几日我见书房有几块余料,让木匠裁一裁,打磨光滑了就能用。”

她顿了顿,又道。

“再让绣房的人来,把西州的胡杨林绣上去,左右不过是些闲时的功夫。”

成喜笑着应下,转身去吩咐仆妇们取木料。

时宜又打开另一个木箱,里面是些零碎的摆件。

青玉雕的小骆驼、陶制的西域乐师俑,还有一个巴掌大的银制酒壶,壶身上刻着“辰”字。

那是她前年亲手打的,本想送他,却总觉得手艺粗劣,一直藏在箱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