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玄幻魔法 > 千年一吻 > 第1525章 学成礼赞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十月末,天枢城格物院的中央大殿,在清冽的晨光中宛如一座剔透的水晶宫。巨大的琉璃穹顶经过能工巧匠的精密计算,将南洋炽烈的阳光过滤、折射,化作万千流淌的金辉,柔和地洒满殿内每一个角落,连空气中浮动的微尘都仿佛被镀上了光晕,翩然起舞。殿内座无虚席,华胥国第三届高级研修班的结业典礼,正在这片象征着智慧与光明的穹顶下庄重举行。

李贤端坐于毕业生首排,身着与所有学员无异的月白色标准学员服,质料挺括,剪裁合身,衬得他身形愈发挺拔。三年光阴,如同天枢城外不息的海浪,悄然冲刷走巴州道上的惊惶与落魄,也将昔日大唐太子眉宇间的郁悒与锋芒,沉淀为此刻的沉稳与内敛。他的指腹无意识地摩挲着衣袖边缘,目光平静地注视着前方高台,唯有微微紧绷的唇角,泄露了内心并不平静的波澜。

三载寒暑,历历在目。初至天枢时,面对迥异于大唐的一切——轰鸣的蒸汽机、高耸的格物院、畅所欲言的万民议事院、还有那细致入微却又透着陌生严苛的华胥律法——他曾如坠云雾,倍感渺小。然而,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加上兄长李弘(如今的监察院总长)时不时的点拨,以及内心深处对这片给予他新生之地的感激,驱使着他如饥似渴地投入学习。

他曾在格物院的实验室里,对着复杂的机械图纸彻夜钻研;曾在律政司的档案库中,逐字逐句研读厚厚的《华胥律典》与《万民权利宪章》,试图理解这迥异于“刑不上大夫”的新秩序;也曾坐在万民议事院的旁听席上,看着来自各州、各行业的代表为了一个议案激烈辩论,深切感受到何为“民意的重量”。他甚至跟随李弘深入基层,参与调解过渔民与航运公司的纠纷,亲眼目睹法律条文如何在实际中化为平衡利益、维护公正的准绳。知识不再仅仅是纸上的墨迹,而是化作了理解这个新生国度的钥匙,重塑着他的认知与信念。

“……综核名实,品学兼优,尤明法理,笃行践履……”教学首席公孙先生清越的声音在大殿中回响,将李贤从回忆中拉回。只见公孙先生手持鎏金名册,目光扫过台下,“本届‘明法笃行’特别嘉奖,授予——李贤!”

掌声如潮水般涌起。李贤深吸一口气,稳步走上高台。阳光透过琉璃穹顶,恰好在他周身形成一道淡淡的光晕。他从公孙先生手中接过那卷象征优异成绩的结业证书,以及一枚镌刻着天平与剑纹样的银质徽章——那是“明法笃行”奖的标志。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观礼席前排。元首东方墨与副帅青鸾并肩而坐,神色平和,眼中带着审视与期许。丞相李恪微微颔首,流露出赞许之意。兄长李弘与嫂嫂云霜坐在一起,李弘眼中是毫不掩饰的欣慰,云霜则微笑着,轻轻拍了拍手。李贤甚至能感觉到,在某个不引人注意的角落,一道清冷而关切的目光正落在他身上,那是云舒。

手握徽章,感受着那金属的微凉与沉甸,李贤心潮起伏。三年前,他是仓皇逃离大唐的废太子,前途未卜;三年后,他站在这里,以优异的成绩赢得了这个新生国度的认可。这不仅仅是个人的蜕变,更是一种归属与责任的确认。他对这片海外乐土,对给予他机会的东方墨、兄长以及所有帮助过他的人,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感激。同时,一个清晰的念头在他心中升起:他愿将所学,尽数回报于这片土地,守护这来之不易的秩序与文明之光。

典礼在悠扬的钟声中结束。学员们相互祝贺,气氛热烈。李贤被同窗围住,接受着他们的祝福。他含笑应对,目光却已越过人群,投向了元首办公厅的方向。他知道,学业的结束,意味着新征程的开始。而华胥给予他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到来。南溟州建州五年,盘州、云崖州乃至更遥远的疆域,那广阔天地间的司法实践,正等待着他去亲身体验与审视。为期一年的巡察使命,已如海平面上升起的风帆,清晰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