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千年一吻 > 第748章 潮涌新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华胥”之名,如同投入平静海面的一颗巨石,其激起的涟漪正以墨城为中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着辽阔疆域的每一个角落扩散开去。沧海殿内的决议,迅速转化为一道道措辞严谨、印有特殊墨羽徽记与丞相李恪副署的政令,通过训练有素的信使、迅捷的通讯船以及部分初具雏形的烽火信号系统,传向盘州、云崖州,传向新设立的宿雾州、达越州,传向星罗棋布的岛屿与初步归附的部落。

整个海外基业,这台由东方墨一手打造、历经磨练的精密机器,在“建国华胥”这一最高指令下,爆发出惊人的效率。各州州牧、据点负责人、舰队统领在接到政令的刹那,虽有短暂的震惊,但随即便被一股巨大的使命感与兴奋感所笼罩。他们知道,一个全新的时代到来了,他们不再仅仅是墨羽的成员,更是一个新生国度的开拓者与建设者。

沧海殿内,众人领命而去,步履匆匆,却坚定有力。

李恪并未返回居所,而是直接进入了毗邻沧海殿、刚刚被划定为丞相府临时办公地的一处宽敞院落。烛火通明,他即刻召来了几位精于律法、制度的文书属官。摊开雪白的宣纸,他目光沉凝,提笔蘸墨,开始着手起草《华胥初立宪纲》的总纲部分。他的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脑海中浮现的是贞观盛世的《唐律疏议》,是过往朝代的得失利弊,更是东方墨所描绘的“华胥之梦”。他需要在传统与创新、集权与民生、效率与公平之间,找到最适合这片新生沃土的平衡点,为华胥奠定万世不易的法理根基。同时,关于赋税徭役的初步章程、各级官署的权责划分、鼓励农耕与工商的政令草案,也需同步推进。案头文书堆积渐高,烛泪缓缓滴落,映照着他专注而肃穆的侧脸。

与此同时,公孙先生也在几位年轻助教的簇拥下,登上了前往天枢城的船只。夜航之中,他立于船头,任由海风吹拂雪白须发,心中却已开始勾勒天枢城未来的宏伟蓝图。原有的“萤火计划”学科需要进一步细化、深化,经学、算学、格物、医药、航海、农桑、律法、乃至东方墨提及的“自然之理”探索,都需设立专门学斋,制定系统的教学纲要。师资方面,除现有墨羽中学识渊博者,或许还可借由尚存的、极其隐秘的大陆渠道,悄然招募一些不得志的真才实学之士,或吸纳南洋本地有智慧的归化者。还有学规的制定,既要严谨,督促学子进益,亦不能扼杀其探索与质疑的天性,当如墨尊所言,培养“经纬之才”……千头万绪,却让他那沉寂多年的学术热血,再次沸腾起来。

青鸾与塔雅则联袂前往墨城军府。地图被再次铺开,上面已清晰标注了华胥的疆界。她们需要协调各州戍卫力量,重新规划主力舰队巡防路线,确保在新旧体制过渡期间,海疆安宁,各州稳定。尤其是新设的宿雾州与达越州,以及划归云崖州管辖的那些偏远岛屿,需要增派得力人手,传达新政,震慑可能的不轨之心。塔雅更以其与土着部落打交道的经验,提出了一套针对新附部落的安抚与整合细则,旨在将“融土”政策在华胥立国的更高层面上深入推进。

东方墨与青鸾,再次并肩立于观星阁的露台之上。只是这一次,心境与之前接到长安噩耗时已截然不同。下方墨城港口,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准备前往各州传达政令、运送物资、调整布防的船只络绎不绝,千帆待发,桅杆如林,在月色与火把的映照下,呈现出一种生机勃勃、气势如虹的壮阔景象。

“华胥……”青鸾望着这繁忙的港口,轻声低语,海风拂动她的发丝,“名号已立,蓝图已绘,然前路漫漫,必非坦途。”她的话语中带着清醒的认知,却无丝毫怯懦。

东方墨握住她微凉的手,掌心传来坚定的力量。他的目光掠过港口,望向更远处黑暗与星光交织的浩瀚海洋,声音沉稳而悠远:“然吾辈将上下而求索。让中原的纷扰、长安的血色,暂且随这海风散去罢。”

他微微一顿,语气中带着开创历史的决然与期待:

“我们的征程,是这片星辰大海。华胥立国,于此沧海横流之际——正式启航!”

海潮声阵阵,拍打着崖壁,仿佛在为这崭新的篇章击节作响。夜空之上,繁星闪烁,如同无数注视着这片海疆的眼睛,见证着一个名为“华胥”的理想国度,如何在现实的波涛中,开始书写它充满未知与可能的未来。潮涌新天,序幕已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