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十点,夏氏集团总部大厦顶层的茶室里,檀香袅袅,青瓷茶具在暖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曹天明坐在梨花木茶桌旁,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边缘,眼神里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紧张。十分钟前,他刚通过严格的安保检查走进这座象征着本地建筑行业巨头实力的大楼,此刻等待的人 —— 夏氏集团董事长夏四海,将决定他寻求外部破局的第一步能否迈出。
上周集团内部会议后,曹天明清楚,仅凭林氏现有资源,既无法快速填补资金缺口,也难以应对吴天宇联合外部资本的潜在威胁。他翻阅了数十份合作方资料,最终将目光锁定在夏氏集团 —— 这家与林氏有过三次合作、却因利益分歧始终保持距离的企业,不仅有雄厚的资金实力,更手握政府基建项目的核心资源,是眼下最有可能撬动局面的盟友。
“曹总久等了。” 茶室门被推开,一个身着深色唐装的老人缓步走进来,头发花白却精神矍铄,正是夏四海。他身后跟着一位身着西装的助理,手里捧着一个黑色文件夹,眼神锐利地扫过曹天明。
“夏董客气了,能与您见面,是我的荣幸。” 曹天明连忙起身,伸手与夏四海相握。指尖触到对方微凉的掌心,他能清晰感受到那双手的沉稳 —— 这是一双掌控过百亿项目、在商场摸爬滚打数十年的手。
夏四海在主位坐下,助理熟练地煮水、温杯,动作行云流水。“曹总年轻有为,林董能把东湖项目的部分决策权交给你,可见对你的信任。” 夏四海的声音温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掌控感,“不过,我听说林氏最近不太太平,内部有分歧,外部还有资本盯着,这个时候来找我谈合作,曹总想必是有十足的把握吧?”
曹天明心里一凛,夏四海果然消息灵通。他定了定神,从公文包中拿出一份精简版方案,推到夏四海面前:“夏董明察秋毫。林氏确实面临挑战,但这也正是我们寻求合作的契机。东湖生态治理项目,总投资 18 亿,政府专项债占 40%,剩下的 60% 需要社会资本参与。我们希望夏氏能以‘资金 + 施工’的模式入股,占股 40%,项目建成后,东湖周边 15% 的商业用地开发权归夏氏所有,同时优先与夏氏合作后续的市政工程。”
夏四海拿起方案,却没有翻开,只是用手指轻轻敲击着封面:“曹总,你觉得我夏氏缺这 15% 的商业用地吗?” 他的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嘲讽,“夏氏每年承接的市政工程合同额超过 50 亿,东湖项目的利润,对我们来说,算不上多诱人。”
曹天明早有准备,他拿出另一份数据报告:“夏董,我知道夏氏不缺短期利益。但您看这份数据 —— 东湖治理后,周边土地价值预计翻 3 倍,而夏氏在城东有三个待开发楼盘,项目一旦落地,这三个楼盘的售价至少能提升 25%,带来的利润远超项目本身。更重要的是,这是市政府未来五年的重点工程,参与其中,能进一步巩固夏氏在市政领域的地位,这可不是单纯的利润能衡量的。”
夏四海这才翻开方案,目光快速扫过核心数据。助理在他耳边低声汇报着林氏近期的财务状况和东湖项目的政策背景,夏四海的眉头渐渐皱起:“曹总,方案看起来很美,但漏洞不少。第一,政府专项债虽然占 40%,但下发时间不确定,万一延迟,项目资金链很可能断裂,夏氏的投资会面临风险;第二,林氏内部意见不统一,吴天宇派系一直反对这个项目,万一后续董事会否决方案,我们的前期投入怎么办?第三,东湖周边的国企排污问题,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难题,不是靠画饼就能解决的。”
一连串的问题像炮弹一样抛出,曹天明的额角渗出细汗。他知道这些都是项目的关键痛点,却没想到夏四海会如此直接地戳破。“夏董,关于资金问题,我们已经与三家银行初步达成意向,专项债延迟期间,银行可提供搭桥贷款;内部分歧方面,林董已经明确支持项目,吴天宇派系的反对掀不起大浪;国企排污问题,我们正在与市政府沟通,计划投入 2 亿建设污水处理厂,解决他们的排污需求。”
“计划?意向?” 夏四海放下方案,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曹总,商场上最不值钱的就是这些。银行的搭桥贷款有多少额度?利率是多少?林董能给夏氏提供什么担保,确保项目不会中途夭折?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资金从哪里来?这些问题没有明确答案,夏氏是不会轻易入局的。”
茶室里的气氛变得凝重,檀香的气息似乎也变得刺鼻。曹天明握紧拳头,他知道夏四海是在故意施压,想要获取更多利益。“夏董,我知道您担心风险。我们可以做出让步 —— 夏氏的投资比例可以提高到 45%,但商业用地开发权只能给到 12%。另外,林氏可以用现有的两个在建项目作为担保,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夏四海摇了摇头,语气坚定:“曹总,不是我不给你面子,而是你的筹码还不够。夏氏做了几十年生意,从不做没有把握的投资。这样吧,我给你两个条件,只要你能做到,我们再谈合作。第一,三个月内,拿到市政府关于专项债的明确下发文件,同时解决至少两家国企的排污问题;第二,林氏自行解决 5 亿的前期资金,证明你们的实力和决心。做到这两点,我们再坐下来谈具体的合作细节。”
这两个条件如同两座大山,压得曹天明喘不过气。三个月拿到专项债文件,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自行解决 5 亿资金,更是让本就紧张的林氏现金流雪上加霜。“夏董,这两个条件是不是太苛刻了?” 曹天明的语气带着一丝恳求,“林氏现在确实面临困难,需要夏氏这样的盟友支持,只要合作成功,夏氏获得的回报绝对远超预期。”
“苛刻?” 夏四海笑了笑,眼神里却没有丝毫温度,“曹总,商场不是慈善堂。夏氏要承担风险,自然要看到足够的诚意和实力。如果林氏连这两个小问题都解决不了,那这个项目,恐怕本身就不具备可行性,夏氏更不会往火坑里跳。”
曹天明知道,再争辩下去也没有意义。夏四海已经把话说得很明白,要么拿出实力,要么放弃合作。他深吸一口气,站起身:“夏董,感谢您的坦诚。我会尽快落实这两个条件,希望到时候我们能有合作的机会。”
夏四海点点头,没有起身相送:“助理会送曹总出去。期待你的好消息。”
走出夏氏集团大厦,阳光刺眼,曹天明却感觉浑身冰凉。他原以为凭借东湖项目的潜力,至少能让夏四海表现出合作的兴趣,却没想到对方如此谨慎,甚至可以说是冷酷。他拿出手机,拨通了林董的电话,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林董,夏四海提出了两个条件,需要我们三个月内拿到专项债文件、解决国企排污问题,还要自行解决 5 亿资金……”
电话那头,林董的声音沉默了片刻:“我知道了。夏四海老谋深算,不会轻易帮我们。你先回来,我们再商量对策。实在不行,只能找其他合作方了。”
挂掉电话,曹天明坐在车里,看着车窗外川流不息的车流,心里充满了无力感。他知道,寻找其他合作方并不容易 —— 实力弱的企业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持,实力强的企业,恐怕会像夏四海一样,提出更苛刻的条件。
而此时的夏氏集团茶室里,夏四海正看着曹天明留下的方案,眼神深邃。助理轻声问道:“董事长,林氏的项目其实有很大潜力,我们为什么要提出这么苛刻的条件?”
“潜力大,风险更大。” 夏四海的语气严肃,“林氏内部不稳定,吴天宇背后的资本势力不简单,贸然入局,很可能被拖下水。我提出这些条件,一来是试探林氏的实力和决心,二来是争取时间,看看后续的局势发展。如果林氏能解决这些问题,说明项目确实有可行性,我们再入局也不迟;如果不能,我们也避免了损失。”
他顿了顿,拿起手机,拨通了一个加密号码:“喂,是我。林氏的曹天明来找过我,想合作东湖项目。我给了他两个条件,短期内他应该拿不出结果。你们那边,抓紧时间调查吴天宇背后的资本,还有市政府对东湖项目的真实态度。我要知道所有的底牌,才能做决定。”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明白,董事长。我们会尽快调查清楚,有消息第一时间向您汇报。”
挂掉电话,夏四海走到落地窗前,看着曹天明的车渐渐远去。他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曹天明,年轻人有锐气是好,但商场的残酷,不是靠锐气就能应对的。东湖项目这块肥肉,最终落到谁手里,还不一定呢。”
曹天明的车驶回林氏集团,他没有立刻下车,而是坐在车里,整理着思绪。夏四海的条件虽然苛刻,但也并非完全没有机会 —— 专项债方面,他可以找市政府的老关系疏通;国企排污问题,或许可以通过建设污水处理厂的合作方案打动他们;5 亿资金,或许可以通过抵押非核心资产解决。
他深吸一口气,眼神重新变得坚定。无论前路多么艰难,他都不能放弃。东湖项目不仅是林氏的希望,也是他证明自己的机会。他推开车门,快步走进集团大厦,准备召集核心团队,制定应对夏四海条件的详细计划。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吴天宇已经通过安插在夏氏的眼线,得知了他与夏四海的会谈内容。吴天宇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看着手中的情报,嘴角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曹天明,想找夏氏合作?没那么容易。我会让你知道,林氏的未来,只能由我说了算。”
一场围绕东湖项目的博弈,正在悄然升级。曹天明能否突破夏四海的条件,找到破局之道?吴天宇的阻挠会带来怎样的危机?夏四海背后的神秘布局,又将指向何方?这些疑问,像一团迷雾,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也为接下来的故事,埋下了重重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