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还阳令 > 第142章 玉牌原物奉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清虚掌教虚扶一下,示意我坐下,和蔼地说道:

“小友不必惊慌。此非绝境,恰是夯实基础的良机。我观中映月古井,经此一劫,水脉复通,其汇聚的太阴之力反而因那邪毒被驱散而变得更为精纯、平和。此力至阴至柔,最是滋养神魂,稳固根基。”

他看着我,眼中充满期许:

“贫道建议,小友可愿在我这陋观斋戒三日,于那古井之旁闭关静修?借井中纯净太阴之力,洗涤神魂中的浮躁,重新锤炼你对天地能量的感知与掌控。或许……还能借此机会,感应你身上那‘月华膏’与此井水、与那冥冥太阴之间,更深层的联系。”

我还没说话,脑内就响起了任五六的传音:

「小姐,此乃大机缘!映月古井乃天然聚阴华之所,其太阴之力温和醇厚,正合弥补你快速提升带来的根基不稳。掌教真人眼光毒辣,此法对症下药。」

张昭禾的声音也响起:

「东家,从能量学角度看,月华膏核心原料源自冥界,本质是极阴之力的某种具象化。映月古井水是人间至阴之力的纯净聚合。若能在其旁冥想,或许真能解析出更深层的能量共鸣模式,对完善我们的技术体系有极大好处。」

我心中再无犹豫,对着清虚掌教再次躬身:“多谢真人厚爱!晚辈愿意!”

闭关,并非我想象中那种面壁枯坐、不吃不喝的苦修。

明月观给我安排的是一间紧邻后院的僻静厢房,斋饭准时送达,只是清淡些。

大部分时间,我只需在古井旁的那个青石蒲团上静坐即可。

古井已然恢复了生机,井口氤氲着淡淡的、肉眼几乎不可见的乳白色雾气,那是凝聚到近乎实质的纯净太阴精气。井水恢复了清澈,水位似乎比之前更高了些,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

我按照清虚掌教指点的方式,盘坐在蒲团上,摒弃杂念,缓缓运转《归元吐纳篇》。

这一次,我不再刻意去追求“看”到什么,而是将心神彻底沉静下来,如同这井水一般,映照万物,却不执着于一物。

起初,并无什么奇特感受。但随着功法的运转,我渐渐感觉到,周身毛孔仿佛张开,一丝丝清凉、温润的气息,正从井口、从四周空气中,缓缓渗入我的体内。

这气息与我之前引动的天地灵气不同,它更细腻,更沉静,如同月光流水,悄无声息地滋养着我的经脉、温润着我的神魂。

那种因快速提升而带来的、不易察觉的虚浮和燥意,在这股醇和的太阴之力浸润下,如同被细雨滋润的干涸土地,慢慢变得凝实、沉稳。

我不知道坐了多久,感觉像是过了几个时辰,又仿佛只是一瞬。当我再次“内视”时,发现体内那原本有些跳跃不定的能量流,变得温顺而绵长,如同化作了真正的溪流,循着玄妙的轨迹,潺潺流动,根基果然稳固了许多。

我心中一动,想起掌教真人的话。我并没有拿出月华膏实物——那样可能会引入杂质。我只是在心神中,极力去观想月华膏那独特的、融合了冥界月华精髓的能量气息。

一遍,两遍,三遍……

起初毫无反应。但当我将自身气息调整到与周围太阴之力几乎同步呼吸的频率时,奇妙的事情发生了!

我感觉到,我观想出的那缕微弱的、代表月华膏本源的能量气息,仿佛引动了周围平静的太阴之力!井口弥漫的乳白色雾气似乎微微向我这边汇聚了一丝,而我手腕上那个一直没什么动静的镯子,再次传来了熟悉的、极其轻微的温热感!

这温热感一闪而逝,却让我心头巨震!

一种模糊的、难以言喻的“理解”浮上心头:冥界月华,人间太阴,看似分属两界,实则同源而生,皆是至阴之力在不同规则下的显化。

映月古井像是一个天然的“过滤器”和“放大器”,它能纯化、平和狂暴的阴性能量。而月华膏……或许可以看做是冥界阴气的一种“高度提纯和稳定封装”?

这个念头如同火花般闪过,虽然还很模糊,却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如果我能更深入地理解这种联系,或许不仅能优化月华膏,甚至可能……找到更安全利用冥界材料的方法?

三日斋戒闭关,转瞬即逝。

当我从那种深沉的入定状态中醒来,缓缓睁开双眼时,只觉得眼前的世界前所未有的清晰、鲜活。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光斑仿佛都有了生命在跳动;远处鸟鸣虫嘶,声音层次分明,悦耳动听。

更重要的是,我感觉自己的身体轻盈了许多,精神饱满,意念转动间,对周身能量的感知和控制,比以前圆融了何止一倍!那种力量充盈于内、掌控由心的踏实感,是之前从未有过的。

“恭喜小友,根基初固,道基可期。” 清虚掌教不知何时已站在不远处,含笑看着我,眼中满是欣慰。

任五六、张昭禾和小姚也都在一旁。任五六微微颔首,张昭禾则好奇地感应着我周身更加凝练平和的气息波动。

“多谢真人成全!”我真心实意地再次道谢。这次闭关,效果远超预期。

“此乃小友自身缘法。”清虚掌教摆摆手,神色祥和。

就在我们以为这次会面即将在和谐的气氛中结束时,一直沉默立于一旁的任五六,却忽然上前一步。

他没有看掌教,也没有看我,而是将目光投向了站在掌教身侧,气色已然大好的玉衡真人。

任五六的脸上,没有了往日的淡然或是戏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罕见的、带着追忆与探究的凝重。

他缓缓伸出手,掌心中,正静静躺着那二十七块温润剔透、隐隐有光华内蕴的玉牌——正是当初玄诚子下山求救时带来的信物。

“玉衡子道友,”任五六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老夫有一事,思之良久,仍存疑惑。玄诚子言道,这些玉牌,乃是你当年从那千年僵尸身上取下?”

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如刀,直视玉衡子那双略显浑浊却充满智慧的眼睛:“此事,当真否?”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包括我在内,都是一愣。

这玉牌的来历,我们之前不是已经确认了吗?是老任亲自鉴定,并以此为契机,一步步揭开了石天豪与古墓、邪玉的关联。

他为何此刻又旧事重提,而且语气如此郑重?

玉衡子真人闻言,脸上并未露出任何被质疑的不悦,反而像是被勾起了某种尘封已久的回忆,眼神变得有些恍然,仿佛透过这些玉牌,看到了遥远的过去。

他静静地看了任五六片刻,又看了看那些玉牌,脸上缓缓浮现出一抹复杂难明的笑容,那笑容里,有释然,有感慨,更有一丝“果然如此”的了然。

他轻轻摇了摇头,声音平和而笃定,说出一句让所有人大吃一惊的话:

“任道友,此言差矣。”

他抬起枯瘦的手,指向那些玉牌,语气带着一种奇特的宿命感:

“这些玉牌,本就该是你的东西。 贫道当年,不过是机缘巧合,暂为保管,如今,只不过是原物奉还罢了。”

原物奉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