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寒月蛊 > 第771章 《山地护苗:雨涝微扰·青芽重立·故事添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71章 《山地护苗:雨涝微扰·青芽重立·故事添笔》

清晨的山地还裹在雨后的湿意里,风一吹,带着松针和泥土的腥气,扑在脸上凉丝丝的。柳玄刚帮潮汐渔村的渔民修补好漏雨的渔网,怀里的青铜钥匙突然轻轻震动,透出一缕嫩绿光——不是之前预警虚妄之森异常时的急促亮闪,而是像刚破土的青芽般,软乎乎地贴在掌心,指引的方向正是虚妄之森边缘的村民菜园。

三人乘冰龙赶去时,远远就看见菜园里蹲着个佝偻的身影。走近了才看清是村里的老阿婆,蓝布围裙沾了半截泥,手里攥着根断了的竹枝,正试图把歪倒的番茄苗扶起来。可刚松开手,苗秆就像没了力气似的,又软趴趴地垂在泥里。田埂上的引水沟积着浑浊的雨水,水面漂着几片烂菜叶,旁边的黄瓜架歪了两根,结着的小黄瓜挂在上面晃悠,看着随时要掉下来。

“下了三天雨,土都泡烂了。”老阿婆见他们来,叹了口气,指了指菜园深处,“里面那片茄子苗更惨,根都快泡烂了,再这么涝着,秋天连腌茄子都吃不上咯。”她说着,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竹枝,竹枝上的毛刺刮得指节发红——那是去年柳玄帮她砍的,用来搭黄瓜架的,现在却成了扶苗的工具。

柳玄蹲下身,指尖轻轻触了触土壤,湿泥裹着凉意渗进指缝。他调动烙印里木森的星温,一缕淡绿光顺着指尖钻进土里,很快就感应到土壤下的积水层:“土下的水太多了,得先把水排出去,再用星温帮苗扎根,不然扶起来也没用。”

苏清寒先走到田埂边,弯腰查看引水沟的走向。她指尖凝出细如发丝的冰风,顺着沟底轻轻划动,很快就清理出沟里堵着的泥块和杂草。“直接挖沟容易带起表层土,把苗根露出来。”她说着,手腕轻轻一转,冰风在沟底凝成一道窄窄的冰槽,冰槽斜斜地往菜园外延伸,刚好能把积水引到旁边的空地里,“冰槽滑,水流得慢,还不会冲坏田埂。”

她还特意在冰槽靠近菜苗的地方留了几个小指节宽的缺口,让少量水流慢慢渗进土里——既不会涝,又能保住土壤的潮气。蹲在旁边看的孩子忍不住伸手碰了碰冰槽,冰槽没化,反而沾了点孩子手上的泥,苏清寒笑着帮他擦掉:“别碰太久,冰凉,冻着小手。”

林砚则从背包里掏出一捆细木枝——是上次来山地时,特意在树林里选的杨树枝,粗细刚好比筷子粗一点,软韧不容易断。他掏出随身的小 knife,指尖裹着淡淡的雷光,轻轻削着木枝的一端:“雷光削得快,还不会劈裂木枝。”他把削尖的木枝递了几根给旁边的孩子,教他们怎么把木枝轻轻插进苗秆旁边的土里,“别插太深,离根远点,不然会戳伤苗根。”

孩子学着他的样子,小心翼翼地插好木枝,林砚又拿出带来的软藤条,撕成细条,教他们怎么在苗秆和木枝之间轻轻绑一圈:“要松点,给苗留长粗的空间,太紧会勒坏的。”有个小姑娘绑得太松,藤条滑了下来,林砚蹲下来,握着她的手重新绑,雷光在指尖轻轻闪,像在鼓励她。

柳玄则顺着菜园一行行走,每走到一株倒苗旁,就弯腰将掌心贴在土壤上。淡绿光从他掌心渗出,顺着土壤钻进苗的根系,原本蔫黄的苗叶,慢慢透出点嫩绿色,歪倒的苗秆也渐渐直了起来。走到老阿婆最在意的茄子苗旁时,他特意多停留了会儿,绿光绕着根系转了圈,把积在根旁的水慢慢引开:“这些茄子苗根还没烂透,过两天就能缓过来。”

老阿婆看着重新立起来的菜苗,眼眶慢慢红了。她转身往村里走,没多久就端着个竹筐回来,筐里装着晒干的野山楂,裹着层薄薄的糖霜:“这是去年晒的,甜得很,你们快尝尝,解解乏。”她递山楂时,手有点抖,筐沿的糖霜掉了点在泥里,她赶紧用围裙擦了擦筐沿,怕弄脏他们的手。

午后雨停了,太阳从云缝里钻出来,洒在菜园里,泥土的腥气里混进了青草的香味。大家坐在老阿婆屋檐下的石阶上,手里拿着野山楂,嚼着酸甜的果肉,牙齿都浸着暖意。老阿婆的孙子抱着个布偶熊,凑在柳玄旁边,盯着他怀里的小册子看。

柳玄掏出小册子,翻到写着“木森”的那一页——之前只写了木森守护虚妄之森、赶走蚀能的事,页面还留着大半空白。他掏出笔,对老阿婆说:“阿婆,您给我们讲讲木森守护者的事吧?比如他有没有帮村里人种过菜?”

老阿婆想了想,指着菜园旁的那棵老槐树:“这棵树就是木森栽的!我小时候听奶奶说,有年夏天也下了这么久的雨,菜苗都涝死了,木森就来帮大家挖沟排水。他还在槐树下教村民认草药,说有一种‘地根草’,晒干了混在土里,能让菜苗扎根更稳,不容易涝死。”

“那时候奶奶还小,总跟着木森在槐树下玩。”老阿婆笑着回忆,“木森会用树叶编小篮子,给孩子们装野果;下雨的时候,他就把槐树叶拢成伞,护着孩子们回家。奶奶说,木森身上总有股树叶的清香味,像刚从树林里走出来似的。”

柳玄赶紧把这些细节写进小册子,笔尖划过纸页,沙沙作响。他还在页面空白处画了棵小小的老槐树,槐树下站着个穿绿衣的身影,旁边围着几个举着树叶篮子的孩子。老阿婆的孙子凑过来看,指着画里的孩子说:“这个是我奶奶吗?”柳玄笑着点头:“对呀,这就是小时候的奶奶,跟着木森守护者玩呢。”

孩子们也围过来,七嘴八舌地说:“我上次在树林里看到过发光的小虫子,是不是木森守护者变的?”“我奶奶说,木森会跟小鸟说话,让小鸟别啄菜苗!”柳玄都笑着记下来,在小册子上添了几笔:“木森守护者会和树林里的小动物做朋友,也会护着村里的菜苗,不让小鸟啄。”

太阳快落山时,菜园里的苗都立得稳稳的,引水沟的积水也排得差不多了。三人准备离开时,老阿婆非要往他们背包里塞山楂干:“这是我今年新晒的,没放太多糖,你们路上吃。”柳玄推辞不过,只好收下,还从背包里掏出包耐涝的菜种子:“这是潮汐渔村的渔民给的,种在涝地里也能长,下次我来帮您种上,补一补死了的苗。”

林砚拍了拍菜园旁的小木桥——桥面是几块木板拼的,被雨水泡得有点软,走上去吱呀响:“下次我带点钉子和新木板来,把桥修一修,您平时挑水过桥也安全。”他还跟村里的年轻小伙约好,下次教他们用雷光修农具,“比如锄头松了,用雷光焊一下就结实了,比用钉子钉还耐用。”

苏清寒则蹲下来,跟老阿婆说:“我下次来帮您在菜园周围搭个矮矮的冰风棚,用薄冰做架子,上面盖层油纸,下雨时能挡雨,出太阳时还能掀开,不耽误苗晒太阳。”她还特意在地上画了个简易的棚子草图,标上高度:“就这么高,您弯腰就能进去摘菜,不费劲。”

孩子们拉着林砚的衣角,问他下次能不能再做铁环给他们玩。林砚笑着答应:“下次我带点细铁丝来,给你们做更大的铁环,还教你们滚铁环的技巧。”

青铜钥匙的嫩绿光已经淡得几乎看不见了,安安静静地躺在柳玄的布袋里,像记下了这满园的青芽和暖意。冰龙载着三人起飞时,他们回头看,老阿婆还站在菜园边挥手,孩子们举着山楂干,在夕阳下蹦蹦跳跳。菜园里的苗秆在风里轻轻晃,像在跟他们道别,旁边的老槐树枝叶沙沙响,仿佛在说着未完的故事。

归途时,柳玄翻着写满细节的小册子,笑着说:“下次该去冰原看看,把苏清寒建木屋的事也写进去。”苏清寒点头,指尖凝出片小冰叶:“木屋的框架差不多了,下次带点木板就能盖屋顶。”林砚则摸着背包里的山楂干,说:“下次要多带点铁匠工具,帮熔窟的矿工修修煤窑的通风口。”

冰龙飞过山地的树林,翅膀扫过树叶,带起的水珠落在下面的草地上,溅起小小的水花。下方的村落已亮起灯火,炊烟从屋顶升起,混在雨后的雾气里,暖得像幅浸了水的画。三人看着这平凡的景象,心里都清楚,下次青铜钥匙再亮起时,他们还会带着工具和心意出发——因为这些关于菜苗、山楂、老槐树的小事,正是七域最珍贵的暖意,也是他们一直守护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