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在国际标准组织会议上的初步突破,如同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虽不汹涌,却悄然改变着水面下的力量格局。虽然“稀疏化支持”仅被列为“扩展特性”,但这意味着“星火”所代表的技术路径,首次获得了国际主流技术社群的“有限度认可”。这为“星火”在高端市场和国际合作中,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合规性”背书和话题切入点。
然而,辰光科技的反击,比预想中来得更快、更系统。
他们显然将“星火”在标准会议上的“搅局”视为一个危险的信号,不再满足于市场层面的压制,开始启动更深层次的战略遏制。
反击一:学术话语权争夺
辰光联合其深度合作的几所世界顶尖大学,在短短一个月内,连续在《自然》、《科学》等顶级期刊的子刊上,发表了数篇重磅综述论文。这些论文系统性地论述了 “通用GpU架构在应对未来AI计算挑战中的不可替代性” ,从理论计算模型、软件栈成熟度、生态系统规模等多个维度,论证了专用架构面临的“碎片化风险”和“长远投资回报不确定性”。文章虽未点名,但其批判的矛头直指“星火”所走的道路。
更厉害的是,辰光宣布设立一项总额高达数亿美元的 “未来计算研究基金” ,面向全球高校和研究机构开放申请,重点支持基于其硬件平台的AI编译器、编程模型和系统软件研究。此举旨在从源头上影响下一代计算机领域顶尖人才的思维模式和研发方向,巩固其学术界的“思想领导力”。
反击二:产业链生态锁死
在产业层面,辰光向其核心的服务器oEm(原始设备制造商)伙伴施加了巨大压力。一家原本计划推出基于“星火昆仑”芯片的AI服务器的国内领先厂商,突然以“供应链调整”为由,无限期推迟了发布计划。周敏通过渠道了解到,辰光以“调整供货优先级”为筹码,成功迫使该厂商放弃了与“星火”的合作。
同时,辰光加速推进其 “cUdA on Arm” 生态计划,大力扶持基于Arm架构的cpU与自家GpU的软硬件一体解决方案,旨在从底层芯片架构到上层应用生态,构建一个更加封闭、更难以被外部技术渗透的完整体系。
这两套组合拳,一拳打在学术源头,一拳打在产业落地,意图从根本上动摇“星火”的生存根基。
“星火”的应对:精准破局与系统赋能
面对辰光凌厉的攻势,“星火”管理层感受到了空前的压力。学术上的质疑尚可辩论,但产业链的封锁却是实实在在的卡脖子。
关键时刻,林渊再次动用了新解锁的系统功能——“标准影响力推演”(初级)。
他消耗了300点积分,对当前最紧迫的两个问题进行了推演:
推演目标一:如何破解辰光在服务器oEm领域的封锁?
推演目标二:如何应对辰光在学术领域的舆论攻势?
【推演结果摘要】:
目标一:正面强攻oEm伙伴成功率极低(<10%)。建议采取 “农村包围城市” 策略:重点扶持对定制化、能效有特殊需求的新兴AI算力租赁商、垂直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以及有强烈自主可控需求的国家级计算中心。通过这些“边缘突破”,积累成功案例,形成示范效应,倒逼主流oEm厂商。
目标二:与辰光在传统学术影响力上正面辩论效果有限。建议采取 “打造现象级应用案例” 策略:集中资源,支持1-2个在“星火”平台上取得突破性、可公开、有巨大影响力的科学发现或技术成就。用无可辩驳的实际成果,扭转学术界的看法。
系统的推演结果,为陷入焦虑的团队指明了方向。
精准破局:边缘创新与国家级背书
林渊迅速调整战略:
市场层面:周敏团队改变策略,不再死磕一线oEm大厂,转而聚焦于那些“船小好调头”、渴望用差异化服务抢占市场的新兴算力公司。同时,加强与“国家先进计算产业联盟”的沟通,争取将“星火”方案纳入国家算力基础设施的多元化技术路线图,寻求更高层面的背书。
技术层面:陈深团队加大与气候中心、深智科研等已有合作的“灯塔客户”的协同创新力度,目标是在年内产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并明确标注“基于星火计算平台”,打造“杀手级”应用案例。
系统赋能:更深层的连接
在紧张应对危机的同时,林渊与系统的连接似乎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他不再仅仅将系统视为一个被动响应的工具,而是尝试进行更主动的“沟通”。他会在深夜,将自己的战略思考、技术困惑,甚至对竞争对手动向的分析,在脑海中“讲述”给系统。
系统虽未以语言直接回应,但林渊能隐约感觉到,一种更敏锐的战略直觉在增强。有时,在审阅技术方案或市场报告时,他会突然“灵光一闪”,捕捉到某个被忽略的关键细节或潜在风险。他意识到,这或许是文明层级提升和持续互动带来的隐性好处——系统在潜移默化地优化他的思维模式。
中盘博弈的态势
新一轮的较量下,“中盘博弈”的态势逐渐清晰:
辰光凭借其庞大体量和生态优势,采取 “体系化压制” 策略,从学术、产业、标准多维度构建高压态势,试图将“星火”边缘化。
“星火” 则发挥其敏捷性和技术独特性,采取 “精准穿透” 策略,避实击虚,在特定领域打造不可替代的优势,寻求以点带面的突破。
这是一场“巨鲸”与“旗鱼”的较量。巨鲸企图用庞大的身躯掀起巨浪淹没对手,而旗鱼则凭借速度和锋锐的“长吻”,寻找巨鲸防御薄弱之处发起致命一击。
博弈进入中盘,双方都亮出了更多的底牌,棋局愈发复杂凶险。但“星火”在经历了初期的慌乱后,凭借系统的辅助和团队的韧性,再次稳住了阵脚。下一步,就看谁能率先找到对方的“棋眼”,一击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