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春晓带着怀彦去工部,宗正寺欠着工部的账时,她不好意思登门,所以一直忍着,现在不欠账,她需要工部为她制作一些东西。
春晓不能直接去营缮所定制东西,需要工部开条子才行,这一次接待春晓的不是石侍郎,只是一个主事。
京城各衙门,每个衙门或多或少都欠工部的钱,对于利索结算银钱的宗正寺,主事心里虽不喜杨春晓,也给了个笑脸。
没办法,年末了,工部处处缺银钱,再不弄些银钱回来,今年工部的年节礼就要泡汤。
进入屋子,春晓也没废话,“下官需要用铁打造火炉,这是具体的数量,大人计算下银钱,下官当场结算银钱。”
主事接过册子,册子一目了然,用多少铁都估算清楚,主事合上册子,“杨大人对铁的用量如此了解,可是打造过?”
春晓也没隐瞒,“嗯,在西北时打造过铁炉子。”
主事得到确切的答案,清楚不能多报用铁数量,心里遗憾少赚一笔,倒是没难为人,直接批了条子,“杨大人拿着条子去账房结算银钱,账房会在条子上盖印信,杨大人就可去找营缮所的所正,条子交给所正,他会安排匠人制作铁炉。”
春晓谢过主事,拿着条子去隔壁找账房,账房很快核算出银钱,春晓带了银票,一共两百六十三两。
回到马车上,怀彦好奇地问,“大人定制铁炉有什么用?”
春晓也没瞒着,“冬日青菜难得,我想让皇庄种一些青菜供给皇宫吃用。”
自己种就能省下一笔采买的银钱,今年的时间不够,明年她要想法子多弄一些暖棚,明年冬日不仅供给皇宫,还要向外倒卖。
宗正寺需要稳定的银钱收入,皇庄要合理的利用起来。
怀彦心思微动,春晓看在眼里,“你有什么话就讲,本官并不是不近人情之人。”
怀彦双手扣着掌心,“下官想问,屋子里能否种青菜。”
宗正寺现在缺银钱,他的俸禄也不高,并不能解决家里的困境,所以想种些青菜卖。
春晓喜欢有想法的人,很满意怀彦不死脑筋,不在意脸面,笑着道:“可以,不过,你能买得起足够的柴火和炭火?”
京城生活大不易,柴火和炭火一到冬日就涨价,不富裕的人家,每年冬日都要省着炭火用。
怀彦挠了挠头,“宗室每年冬日会补贴些炭火,夏日时,下官闲着没事,也弄了不少柴火回来。”
他原计划是用柴火与百姓换些米面粮食,现在有了差事倒是不用再换粮食。
春晓挑眉,宗室的身份真好用,换了百姓可不敢上山随意砍柴火。
在怀彦期待的目光中,春晓讲了火炕种青菜的方法,还仔细讲明温度的把控,又分享种什么菜长的最快等等。
怀彦从怀里掏出小册子,借着茶水磨墨,将注意事项一一记录,等记录完,询问道:“大人知道的如此清楚,大人冬日种过青菜?”
春晓撩开车帘,边看了看外面,边回话,“西宁冬日寒冷,本官在西宁有庄子,种些青菜为冬日换换口味。”
怀彦将册子放回怀里,语气中满是佩服,“大人小小年纪懂得如此多,一定看了许多的书,哎,下官的脑子就不行,勉强认全字。”
他要是有秀才功名,大伯也能给他安排差事,可惜他一看书就想睡觉。
春晓并没有回话,只是笑而不语,怀彦读书不行,却有个愿意照顾他的大伯,宗室里穷苦的人众多,为何只有怀彦三人入选?
说白了,背后有人为其出力。
马车来到营缮所,所正吕大人就在衙门,再次见面,吕大人比上一次见面憔悴不少。
吕大人愣怔片刻,才连忙上前见礼,“下官见过杨大人。”
谁能想到不到半年的时间,刚及笄的小姑娘,已经成了从六品的官员。
吕大人听到消息,好几日睡不好觉,他一个大男人,熬了多年依旧是九品的所正,白活半辈子。
再次见面,吕大人以为自己会嫉妒,没想到,只有怅然,他只是普通人,杨大人是百年才有的天才,杨大人的成就让他望尘莫及。
春晓不知道吕大人心里的想法,见吕大人眼中并无敌视,便高看吕大人一眼。
春晓拱手笑道:“吕大人,本官又来麻烦营缮所的匠人,这是工部的批条,大人看看多久能制作好?”
吕大人接过批条,他在营缮所多年,对营缮所了如指掌,很快计算出时间,“十个匠人一起制作,七日能完成。”
顿了下,继续道:“如果杨大人要得急,只要加些银钱,五日就能制作完成。”
春晓问,“增加匠人数量?”
吕大人摇头,“下官只能抽调出十位铁匠,不过,匠人都有自己的学徒,学徒也是人手,如果大人急用铁炉,可花些银钱雇佣学徒。”
春晓的确急用,解开荷包问,“五日完成,本官需要加多少银钱?”
京城藏不住秘密,二十多万两的银钱,吕大人也听到不少传言,有心想多要一些,想到杨大人的功绩,说了实话,“十五两。”
春晓利索的拿出一张十两的银票,一块五两的银锭子,交给吕大人后,闲聊时说起宗正寺还工部欠款的事。
话音一转,春晓问,“工部有许多的款项没收回来,匠人的工钱发放了吗?”
吕大人苦笑,指着自己长了白发的脑袋,“下官正为银钱发愁,冬日正是用钱的季节,家家都需要银钱过冬,匠人整日来询问我什么时候发工钱,哎,下官也变不出银钱,只能一直拖着。”
他几次去工部,可惜没用,他就是个不入流的九品官,每次都搪塞他,让他再等等。
春晓上次就发现,吕大人是个办实事的人,说出今日来的另一个目的,“我管理皇宫库房,卖掉一些完好的堆积物品,还剩下不少破损的料子和瓷器等。”
吕大人一听,忙摆手,“大人,下官不能让匠人们帮您修补,您想修补,需要去工部批条子才行。”
春晓失笑,“吕大人听我说完,你再下决定可好?”
吕大人看向笑盈盈的杨大人,挣扎片刻,“好。”
“我想请匠人闲暇的时候,将破损的料子制作成能卖的成品,比如扇面,头花,明年是马年,用布料做些精美的马儿等等,宗正寺用银钱结算,做得多,赚的就多。”
春晓见吕大人陷入沉思,“本官说的是闲暇时间,并不会占用匠人做工的时间,吕大人,你看我需要匠人,你需要银钱,一举两得。”
吕大人内心都没怎么挣扎,就认可了合作,他太需要银钱,“下官以为,大人已经销毁破损的布料等物品。”
春晓摆手,“本官是个勤俭持家之人,从不做败家的事。”
为此,她单独清理出两个库房放置破损的布料等物品,只要利用好,都是银钱。
吕大人搓了搓手,“大人打算怎么结算银钱?”
春晓指尖勾着掌心,“现在的木炭不好买,价格还贵,你问问匠人可愿意一半木炭,一半银钱结算?”
吕大人瞪大眼睛,“杨大人哪里弄到如此多的木炭?”
春晓微笑没解释,吕大人自觉失言,换了话题,“几日一结算?”
“七日。”
吕大人脸上挂满笑容,“杨大人仁义。”
“本官以前也是百姓,清楚百姓日子有多苦,吕大人放心,本官不会拖欠银钱。”
吕大人拱手,“大人仁善,下官佩服。”
春晓与吕大人签订契书,她没带宗正寺的印信在身,只随身带自己的印信,不仅签字还盖印信,给了吕大人定心丸。
回程的路上,怀彦一直处于懵的状态,这才一日不到,大人就花了将近三百两,现在又许出去工钱,“大人,陶大人说账上没多少银子,宗正寺能付得起工钱吗?”
他特别想问,后日就要发俸禄,将近百人的俸禄就是一笔不少的银子。
春晓无语,“你只是个从八品大使,却操着整个宗正寺的心,放心,本官心里有数,一定不会短了银钱。”
账上一共两千多两,她还能真的靠两千多两挺到明年?不提烈酒的生意,这要等到圣上诞辰后开始。
就说她现在的位置和权力,就是顶级的资源,资源置换就能倒出银钱,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问题多,何况她的想法一直很多。
马车上,怀彦再也不敢吭声,春晓闭目养神。
回到宗正寺,陶瑾宁还没从皇庄回来,春晓的木炭从哪里来?自然从皇庄得来,刚查抄完皇庄,皇庄私自烧的木炭还没倒卖出去,现在全部堆积在皇庄内。
春晓掌控整个宗正寺,就能调动整个宗正寺的所有资源,皇庄也在其中,只不过,皇庄账目和春晓的账目分开计算。
春晓只能调动木炭,却不能不给银钱,然调动资源已经足够春晓展开计划。
陶瑾宁下午才回来,哆哆嗦嗦的烤火,“冬日办差太受罪。”
春晓将手里的册子递给陶瑾宁,“你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