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吴炳坤一听,更是乐得合不拢嘴。

“下河村?又是下河村?”他冷笑一声,眼里闪过一丝怨毒,“真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闯进来!好!立刻调整生产线!就按这个新配方,给我大批量生产!我要让全省的人都看看,到底谁,才是这个市场的老大!”

……

省食品厂的“红旗牌”五香方便面,以极快的速度,铺满了全省的供销社。凭借着国营大厂的金字招牌和那酥脆的口感,一上市,就受到了疯狂的追捧。

吴炳坤看着雪片一样飞来的订单,得意得不行。他甚至已经开始盘算,该如何利用这次的“巨大成功”,把自己头上的那个“副”字给去掉了。

就在他最得意的时候,一场足以将他彻底打入地狱的风暴,悄然来临。

上市后的第四天,省食品厂的电话,快要被打爆了。

“你们的方便面是黑心产品!我昨天刚买的,今天就一股哈喇味,根本没法吃!”

“退货!必须退货!我买了十箱,全都坏了!”

“你们这是诈骗!我要去告你们!”

投诉电话一个接一个,全省各地的供销社,都发来了雪崩一样的退货申请。“红旗牌”方便面,一夜之间,从一个备受追捧的明星产品,变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吴炳坤看着堆积如山的退货,和报纸上那刺眼的“黑心方便面”标题,脑子里“嗡”的一声,一片空白。

他知道,自己完了。

这一次,是真的完了。没人能救得了他了。

……

下河村。

陈秀英拿着顾远洲从省城寄回来的报纸,看着上面那篇痛斥省食品厂的文章,脸上没什么表情。她将报纸递给坐在一旁,正在低头看书的陈念。

“念念,你看。这就是奶奶跟你说的,借刀杀人。有时候,想让你的敌人死,不一定要亲自动手。你只要,在他最得意的时候,轻轻的,推他一把就行了。”

陈念看着报纸,心里却没什么快意。她只是想起了,那个在实验室里,因为一点点技术突破就欢呼雀跃的年轻技术员。她不知道,自己的这把“刀”,会不会伤及无辜。

就在这时,村口传来一阵喧哗。

是陈建国。他赶着一辆崭新的牛车,车上拉着满满一车的青砖,正意气风发的往村里走。他身上的伤已经好得差不多了,人也胖了些,只是那头花白的头发,再也黑不回去了。

自从他用半条命换回那坛醋后,他在村里的地位,就彻底变了。村民们见着他,不再是鄙夷和躲闪,而是客客气气的喊一声“建国哥”。陈秀英也兑现了诺言,让他搬回了大房的东屋,还让他当上了新建仓库的保管员。活不重,但体面。

陈建国看着路边对他点头微笑的村民,腰杆挺得笔直,脸上是前所未有的满足和踏实。他知道,这个家,这个村子,终于有了他的一席之地。一个他用血和汗,堂堂正正挣回来的位置。

牛车路过大房门口时,他的脚步,几不可查的顿了一下。

屋里,没有半点动静。

那个曾经让他又爱又恨的女人,已经被送去了更远的劳改农场,据说,这辈子都出不来了。

他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他摇了摇头,赶着牛车,继续往厂房的方向走去。

陈建国赶着牛车,车轮子在土路上压出两道深深的印子。他现在是厂里运输队的头儿,管着两辆牛车,手底下还有几个小伙子。活不累,就是跑腿的活儿,但体面。

村里人都知道,这是老太太心疼大儿子,给他找了个轻省的差事。

可没人说闲话。

陈建国那身还没好利索的伤疤,就是他挣来这份体面的功劳簿。

他路过自家院门口,脚步顿了顿,往里瞅了一眼。院里很安静,只有那只芦花大公鸡,还在院里踱着步。那个曾经让他又爱又恨的女人,已经没了踪影。听说,因为投毒的事罪加一等,被转去了更远的劳改农场,这辈子都别想出来了。

他心里,空落落的,又像是松了口气。

他摇了摇头,甩掉那些乱七八糟的念头,赶着牛车,继续往厂里走。

日子,总得往前看。

厂里新盖的仓库很大,一排排的货架上,堆满了包装好的粉条和酸辣粉。陈灵儿正拿着个小本子,带着几个新来的女工,一样一样的点着数。

她现在是仓库的副管事,陈建国的副手。

她做事很认真,也很较真。前几天,有个新来的工人偷拿了一包粉条回家,被她当场抓住,二话不说,直接上报给了陈秀英。最后,那工人不仅被开除了,还被罚了三个月的工分。

这事一出,厂里再没人敢动歪心思。

村里人都说,这丫头,看着不声不响的,手腕子比她那个被赶走的娘,还硬。

陈灵儿听了,也不反驳,只是把头埋得更低,手里的活计干得更利索了。她知道,这是她唯一的机会,一个能让她活得像人的机会。她不能,也不敢,再行差踏错半步。

这天傍晚,陈秀英把家里人都叫到了一起,开了个小会。

她当众宣布了一件事。

“从下个月起,厂里每个月,拿出五十块钱,成立一个‘助学金’。”

“专门用来资助村里那些学习好,但家里困难的娃儿。”

“以后,咱们下河村,不能再出一个睁眼瞎了。”

这话,让在场所有人都愣住了。五十块钱!那可不是个小数目,老太太这手笔,也太大了。

陈秀英没理会他们的惊讶,她看向坐在角落里,一直没怎么说话的陈建国。

“建国,这笔钱,以后就由你来管。每个月,你亲自把钱送到学校去,交给老师。再把那些受资助的娃儿们的成绩单,一张一张的拿回来,给我过目。这事,我只信你。”

陈建国猛地抬起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看着母亲那双信任的眼睛,眼圈一下子就红了。他知道,这是娘在给他机会,一个重新在村里立威信,找回脸面的机会。

他重重地点了点头,声音都有些哽咽:“娘,您放心。这事,我一定给您办得妥妥帖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