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提起这件事,沈君瑞就觉得有些头疼。

在炎国经历了这么些事儿,被安插上幕后主使名号的于奉也被处死了,北疆使团终于能回归故土。

可阿史那·卓昀也不知是抽了什么风,指名道姓让他去护送,这是他根本没想到的事。

按照如今的局势,沈家不仅要与他国使臣减少接触,与朝中大臣往来亦要注意分寸,可偏偏怕什么来什么,阿史那·卓昀不仅要往上凑,还当着皇帝的面夸赞沈君瑞少年英才,若是身在北疆,必能得到重用。

他敢说,沈君瑞都不敢看皇帝的脸色,也不敢多说一句话,就怕说多错多。

沈君瑞叹了口气:“若让皇上指派,这件事儿反而不会落到我头上来。”

此番护送,并非护送出京城即可,因着之前刺杀与下毒之事,他要负责将人送到边境才算是完成了任务。

只是如今情况特殊,路途遥远,若是半路遇到了什么突发状况,想要派人支援都来不及。

沈明曦抿了口参茶,倚靠在软榻上,眼中浮现出些许担忧:“北疆这群人究竟是存了什么心思?大哥,你路上可得注意些,晚上让人看守着,以防他们反咬一口。”

沈家同北疆结怨已久,谁知道阿史那·卓昀有没有包藏祸心?

沈君瑞点点头:“你们放心,这是自然。”

阿史那·卓昀只是相较于阿史那·铎烈而言,不善谋略,因而在北疆王庭地位不如他的大王兄,可是论起武力,阿史那·卓昀可并不弱。

皇帝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派去护送的都是精兵。

当然,这其中也有监视沈君瑞的意思。

沈君瑞沉吟一番,将自己的计划说了出来。

原本他应该大年结束后便同沈沉戈一道返回平塘,但奈何当时受伤,不能长途奔波,这才留了下来。

如今伤势痊愈,京城之中祁景昭这颗毒瘤也被连根拔起,他也是时候去平塘了。

父亲的给他的来信之中,并未详细地交代边疆的情况,可沈君瑞也清楚,阿史那·卓昀和阿史那·赫连一直留在炎国未能传信回去,恐怕平塘那边的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身在炎国,生在沈家,保家卫国是他注定的宿命。

他要与父亲,同进退,守护好炎国的大好河山,守护好他的家人。

“大哥,我与你一道去吧。”沈明珠突然开口。

上一世,父亲和大哥在战场上失踪,消息传到京城之时,在有心之人的推波助澜之下,他们成了导致炎国战败之后畏罪潜逃的罪人。

沈君瑞拥有了前世的记忆,可他的记忆却截止到死前三日,没人知道,那三日之内发生了什么。

本是保家卫国的将军父子,最后却落得个尸骨无人收敛,朴实荒野的下场。

沈明珠不希望重活一世,还要看着父亲和大哥重蹈覆辙。

“大哥,你想想,祁衡言身后之人很可能是北疆势力,到现在,我们也并不确定他和阿史那·卓昀究竟有没有关系。”

几乎是一种直觉,沈明珠觉得,祁衡言并不是那么容易被关在宫里的。

若是他中途使坏,大哥一人怎么应付得过来?

“明珠,此行不是为了玩乐,你莫要胡来。”沈君瑞眉心拧起,不赞同她的提议:“退一步来说,若真有什么动静,你若去了,他们反而可能以你做威胁。”

沈君瑞不想将话说得这么绝,可左思右想,还是觉得将话与妹妹说清楚才好:“你想想,你不会武,一旦有意外,我需要分出心神护你,这样一来,我们都可能陷入危机。”

“可……”沈明珠还要说什么,沈明曦伸手拉住了她的手腕:“姐姐,不如就听大哥的,留在京中吧,北疆那边气候严寒,现在怕是还没入春呢,你去了当心身子受不住。”

“你若是实在担心,不如晚上写封信,在信纸上告知大哥和爹爹要注意哪些东西,提防那些人。”

说着,沈明曦又将目光转回沈君瑞身上:“说起来,大哥,前世那几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沈君瑞与沈沉戈在平塘驻军多年,大大小小的战役从未有败绩,怎么会突然一败涂地?

再次提及脑海中的记忆,沈君瑞袖中的手紧握成拳又松开。

那段记忆,若是可以,他不愿回想。

一夜之间将士死伤无数,平塘失守——

他闭上眼,深吸一口气:“我只记得三日前……”

那时两国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边境城市发动战争也越发频繁,沈君瑞最后的记忆,停留在小型战役胜利之后,平塘的百姓为将士们准备添衣与烤肉,慰问他们辛苦。

炎国并没有将士不能接受百姓好意的规矩,对于百姓们送来的东西,只要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收了也就收了,自己条件好的,也可以用银子去补贴百姓。

那日沈君瑞与沈沉戈和几位副将和往常一样在营帐之中商量战术应当要如何做调整,商议完后,便各自休息去了。

“若说有什么不一样的,那可能……大部分人都喝了酒?”

平塘天气严寒,即便是常年都生活在北方,也难以适应。

只要有条件的,百姓们家家户户都备了些白酒。

有些百姓为了以示感谢,会自发地将自家酿制的酒分给将士。

沈君瑞与沈沉戈往常都是不怎能碰酒的性子,也因着暴雪降临,寒冷难耐,饮了些酒暖身子。

可那酒,是在好几日前饮下的,也并未饮很多,不过是一两酒罢了。

沈明珠与沈明曦相互对视一眼:“会不会是酒里有东西?”

沈君瑞想也没想,便将话驳了回去:“怎么可能?那些酒都是平塘的百姓卖给咱们的,他们不会害人的。”

在沈忠国收复平塘之前,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甚至后来归属炎国后,北疆人还会时不时组织人手去平塘抢掠,这种情况,直到有将士驻守平塘才有所好转。

可以说,没有沈忠国当初拼死作战,平塘百姓就不会有今日安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