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玄幻魔法 > 天上白玉京 > 第一百零二章 胜则反攻倒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零二章 胜则反攻倒算

六大派中,水月庵已经明牌站在李青霄这一边,白马书院有沈虚,渡生楼有黄师师。

还剩下三家,分别是:闻香教、欢喜禅宗、三清宗。

这三家的情况又各有不同。

闻香教的圣女唐羽与李青霄有过节,险些死在李青霄的手中,不过黄师师拍胸脯打包票,说她跟唐羽的关系非比寻常,可以出面化解这个误会,李青霄姑且信她。

欢喜禅宗一向孤僻,很少与其他门派往来,缺少切入点,可以暂且放到最后。

李青霄的首要任务是说服相对容易的三清宗,关键秘境入口也靠近三清宗山门,无论怎么看,这里都是重中之重。

现在有三个优势,一是三清宗与水月庵的关系不错,若是清慧师太出面,三清宗不能不给面子,要慎重考虑清慧师太的提议。二是李青霄也算道士,天下道门是一家,都是道友,同拜一个道祖,还是要讲一讲道友情。三是距离八月十五还有十几天的时间,秘境暂时不会开启。

于是李青霄告别水月庵,带着萧惜月前往三清宗——萧惜月这个大师姐还是颇有分量,可以全权代表清慧师太,出门在外,也能代表水月庵,总不能李青霄这个生人张口就代表清慧师太代表水月庵,三清宗也得信才行。

如今六大派和大都督府已经彻底翻脸,六大派在顶尖高手的数量上要多于大都督府,不过底层弟子的数量跟大都督府的甲士比起来就远远不如了。许多交通要道都有大都督府的甲士把守,为了不节外生枝,李青霄换下鹤氅,萧惜月也换下标志性的一身青衣,两人打扮成农夫农妇的样子。

一路上倒是没有遇到什么问题,顺风顺水地来到三清宗所在的三清山——这座山以前叫什么已经不得而知,自从三清宗占据此地之后就改名为三清山。

远远就能看到山壁上有一楼阁临崖而建,若有云气遮掩山体便好似飘在云端,在山崖之下则有一方湖泊,波光潋滟,只是时值秋日,却是平添了几分萧瑟。

萧惜月道:“李道兄,我们还是先找个地方换回本来装束,然后再登山投帖拜见,若是这般上去,既是失了礼数,也怕三清宗不认得我们。”

李青霄点头认可:“佛靠金装,人靠衣装,是这个道理。”

两人正要觅地换装,忽见得一缕黑烟从山上升起,隐隐有火光闪动。

萧惜月顿时变色:“莫不是三清宗遭了什么变故?”

李青霄也是脸色凝重,难道李修难的动作如此之快?

两人顾不得换衣裳,一路往三清山上奔去。

这也不是莽撞,三清宗到底是六大派之一,高手众多,便是大都督府来攻,也不能轻松拿下,李青霄的真实战力堪比这个世界的五境修为,萧惜月亦不是庸手,两人驰援,还是有可能改变战局。

不过两人踏上山道没走多远,便听得破空声响,几十支羽箭朝着两人激射而来。

不等萧惜月拔剑,李青霄已经飞身而起,能格挡多少就挡多少,挡不住的就用身体硬接,虽然李青霄还没有凝聚身神,谈不上见神不坏,但体魄已经远胜常人,寻常弓箭根本无法刺破李青霄的皮肤,因为射不进去,反而会形成擦着皮肤滑过去的效果,顶多留下一点擦伤,不等见红,就已经愈合如初。

就是把李青霄的一身粗布衣裳射得破破烂烂。

李青霄落地之后,立刻循着羽箭射来的方向冲去。

这些埋伏之人甚至来不及射出第二轮箭,便被李青霄近到身前,其下场便是一拳一个。

拔出长剑的萧惜月只能看着李青霄表演。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若非这位李道长站在自己这边,萧惜月甚至觉得李道长比大都督府的人更可怕。

李道长每每出手,总会给人一种感觉,没有情绪,全是技巧。他对已经死在他拳下或者即将死在他拳下之人,既无恼恨,也无同情,就像老农除草,只是在干一件平平无奇的工作,甚至游刃有余。

经常杀人的朋友都知道,如果不用考虑抛尸藏尸,那么工作量最起码减少了七成以上。

这也与道门的风气有关,道门武德昌盛,总不能指望着道士们平时温顺如羊,到了战时又能凶猛如虎,所以哪怕是不打仗的时候,道门内部仍旧是武风盛行,金阙的真人们名义上是文官节制武将,实则是出将入相,道士比灵官还能打。

太上掌教何以如此跋扈?她虽然不是第一道士,但论武力,她是当之无愧的道门第一人。

齐大真人还是个狂人,据说当初还是个小不点的她就曾对八代大掌教放过狂言:道门只有一次机会,如果你不能把握它,那就让我来!让东海燃烧,让中原沸腾!

至于结果嘛,神通未成的齐大真人自然是被老父亲单手镇压。

不过齐大真人从来都是败则怀恨在心,胜则反攻倒算。

待到八代大掌教飞升,齐大真人掌权,自然卷土重来,极大改变了道门的风气。包括不限于,大力打压花圃道士,拒绝身份政治,解散女道士联合互助会,淡化平等概念,取消包括保护蛟龙在内的各种所谓进步议题。

历代大掌教总是想要留一点体面,保进步的守,不愿搞得太难看。反倒是齐大真人根本不在乎这个,直接搅了个天翻地覆。

垂垂老矣的道门在暮年竟然又爆发出新的活力,得以远征北大陆。

后来“天上白玉京”计划遭遇挫折,齐大真人退居二线,十代大掌教上位。不过李家从来都是保传统的守,所以没有改变齐大真人的政策,而是萧规曹随,于是这种风气一直持续到今日。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变化,当然不仅仅是高层的问题,而是有着相当坚挺的民意基础。过去的道门也曾包容开放,百花齐放,在六代大掌教时期达到了顶点。

不过这只是昙花一现,随着内战爆发,财政问题日益严重,道门没有钱也没有精力再去搞这些花里胡哨的形式主义,道门转向保守成为不可阻挡的大势。

李青霄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过去各种看似美好文明的理念与他无缘,他只是一名坚定的道门战士。

这不仅仅是李青霄个人的问题,更是一个时代几代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