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科幻小说 > 时空回响:程楠的千年棋局 > 第166章 学院科研取得突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实验室的通风系统发出低沉的嗡鸣,程楠站在控制台前,盯着屏幕上那条起伏不定的能量曲线。曲线末端,一段异常波动的波形正以某种规律缓缓震荡,像是某种未知的呼吸。

“这段信号……”他低声说,手指悬在键盘上,却没有立刻敲击,“它不是在干扰我们,而是在模仿我们。”

陈星从屏幕后探出头来,揉了揉发酸的眼睛:“你意思是……它在学我们怎么防御?”

“不是学。”程楠摇头,“是在测试我们的反应。”

他调出上一章记录的数据,将那段异常波形叠加到防御模型中。屏幕上的模拟场景立刻变得混乱,防御节点像是被什么东西窥探着,不断调整自己的结构。

“这就像……”陈星喃喃道,“就像你在打一场没有对手的拳击,但你的对手能看见你每一次出拳的角度和力度。”

“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躲开它的观察。”程楠缓缓说道,“而是让它看不懂我们下一步的动作。”

他打开终端,调出一个旧文件夹。里面是一组未公开的《未来星空》防御模型,是他在某次穿越中从凌霜那里看到的“基地地下掩体结构示意图”。那张图纸上,防御系统不是静态的,而是会随着敌方攻击模式的变化,自动调整结构。

“我们需要的不是更强的盾。”程楠的手指划过屏幕,“而是能‘思考’的盾。”

——

“动态适应算法?”陈星看着代码,眉头紧锁,“你是说,让系统自己学会怎么应对波动?”

“对。”程楠点头,“不是靠预设规则,而是通过不断试错,找到最有效的应对方式。”

“这听起来像是……AI。”

“不完全是。”程楠调出一段数据,“AI是根据已有知识做决策,而这个系统,是根据未知的威胁来进化。”

“你这是在让系统……活着。”陈星低声说。

“是的。”程楠没否认,“它必须活着,才能保护我们活下去。”

实验室里陷入短暂的沉默。只有终端的风扇在嗡嗡作响,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金属味和咖啡的苦香。

“那我们从哪开始?”陈星问。

“从这段异常信号开始。”程楠将那段波形拖入训练模型,“让它成为我们的老师。”

——

接下来的七十二小时,实验室几乎变成了一个封闭的世界。

陈星带领团队日夜不停地编写“动态适应算法”,而程楠则亲自调试防御模型的每一个参数。他们不再只是防御,而是在构建一种全新的机制——不仅能抵御冲击,还能预测波动的到来,并主动做出反应。

“反馈型防御。”程楠在白板上写下这个词,“不是等敌人打来再挡,而是在敌人出手前,就扰乱它的节奏。”

“这有点像……反制。”陈星说。

“对。”程楠点头,“我们要做的,是让敌人也感到不确定。”

测试开始的第一天,系统就崩溃了三次。不是因为算法错误,而是因为模拟的波动模式太复杂,系统在试图“学习”的过程中,陷入了无限循环。

“它太想赢了。”陈星看着崩溃日志苦笑,“反而把自己绕死了。”

“那就让它学会失败。”程楠说。

他提出加入“噪声注入”机制,模拟真实环境中不可预测的变量,让系统在混乱中找到规律。

“就像人一样。”他说,“不是每次都能赢,但每次都能学到东西。”

女娲协助优化了运算路径,将失败率从32%降低到8%。虽然仍有不稳定因素,但至少,系统开始“活”了。

——

第七天凌晨,第一台原型机完成了组装。

它不像传统武器那样锋利或沉重,而是一个嵌入了新型防御模块的环形装置。程楠亲自参与了最后的调试,确保每一个接口都完美匹配。

“这就是我们新盾的核心。”他站在实验台前,看着那台机器安静地躺在那里,像是沉睡的猛兽。

“它能承受多大的能量?”陈星问。

“不知道。”程楠说,“我们得让它自己去试。”

模拟测试开始。这一次,他们没有使用标准能量冲击,而是直接导入了那段异常波形。

屏幕上的模拟环境瞬间变得混乱,仿佛整个空间都在扭曲。防御模块启动的瞬间,系统开始剧烈运算,每一次波动都被记录、分析、调整。

“它在……适应。”陈星看着数据流,声音有些发颤。

“不。”程楠盯着屏幕,“它在反击。”

防御模块的输出端突然爆发出一道高频震荡波,将模拟冲击波偏转了十五度。虽然幅度不大,但足以说明问题。

“它不是在防御。”程楠低声说,“它在干扰。”

——

测试结束时,实验室里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看着那台原型机,仿佛它不再是一台机器,而是一个活生生的对手。

“下一步是什么?”陈星问。

“下一步……”程楠走过去,轻轻拍了拍机器的外壳,“是让它变得更聪明。”

他从口袋里掏出那本老旧的笔记本,翻开封面,里面是凌霜手绘的防御拓扑图。他将它放在实验台的角落,让那张图纸和新系统并排而立。

“它学得越快,我们就越安全。”

——

夜色渐深,窗外的城市依旧灯火通明。程楠站在窗前,看着远处的天际线。

“你真的相信它能赢?”陈星走到他身边。

“我不知道它能不能赢。”程楠说,“但我知道,如果我们不开始改变,就永远只能被动挨打。”

他回头看了眼那台原型机,灯光在它的金属外壳上反射出微弱的光。

“它不是武器。”他说,“它是我们最后的希望。”

——

实验室角落的终端仍在运行那段血迹模糊的波形图,屏幕闪烁频率与模拟器逐渐同步。

它似乎在“学习”。

而它,也正在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