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重生后暴君他跪着求我活 > 第244章 凿窟刻粮数 石浪兆丰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44章 凿窟刻粮数 石浪兆丰年

北方的山崖陡得像刀削过,风刮在石壁上,发出“呜呜”的响,像谁在哭。澈儿站在崖边,望着底下蚂蚁似的民夫,他们正用凿子一点点啃着石头,想在这坚硬的山肚子里挖出粮仓。

“殿下,这石窟要挖多大?”负责工程的老石匠凑过来,手里的凿子还在滴水,“北方干燥,倒是能存粮,可这石头太硬,怕要耗费不少人力。”

澈儿指着远处的荒原,去年大旱时,这里的百姓提着空粮袋往南跑,饿倒在路边的不计其数。“要能装下三年的粮。”他的声音被风吹得有些散,“不仅要装粮,还要让百姓看见——这山里藏着救命的粮,朝廷没忘了他们。”

老石匠愣了愣,摸着胡子笑了:“还是殿下想得远。光有粮不行,还得让人心踏实。”

石窟挖得很慢,一锤下去,石壁上只留下个白印。民夫们渐渐没了劲头,有人偷偷抱怨:“挖这么深,藏了多少粮谁知道?怕是又要被当官的贪了去。”这话传到澈儿耳朵里,他没发怒,只是让人取来画匠的颜料和凿子。

“去,把主通道的石壁磨平。”他对石匠说,“再请画匠来,就画麦浪。”

画匠们来了,对着空荡荡的石窟犯愁:“殿下,这石头上怎么画?颜料挂不住啊。”

澈儿拿起凿子,在石壁上划了道线,石屑簌簌往下掉:“不用颜料,直接凿。把麦穗的纹路刻进石头里,用錾子敲出深浅,阳光照进来,自然有金黄的样子。”

于是,民夫们一边挖石窟,一边帮着画匠凿壁画。画匠们先在石壁上打草稿,石匠们跟着凿刻,麦穗的芒刺要尖,麦秆的弧度要软,每一粒麦粒都凿得圆滚滚的,像真能磨出面粉似的。

最奇的是,澈儿让人在“麦浪”的间隙刻上数字。甲字一窟的壁上,“储粟米八万石”几个字嵌在麦穗中间,笔画深得能伸进手指;乙字三窟的“麦秆”底下,藏着“大豆五万石”的字样,数字的边角还凿了圈纹路,像串起来的铜钱。

民夫们起初不明白,直到有个老农夫来送水,看见石壁上的“麦浪”和数字,忽然蹲在地上哭了:“这是……这是说,这窟窿里真有八万石粟米?”

“是。”澈儿递给他块干粮,“等石窟修好了,就按这数装粮,一粒都不会少。”

老农夫捧着干粮,摸着石壁上的数字,指腹蹭过那些凹凸的笔画,忽然对着石窟拜了拜:“菩萨保佑,这下不怕饿肚子了。”

消息传开,民夫们的劲头又回来了。凿子敲在石头上,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像在唱丰年。有人凿着凿着,忽然对着“麦浪”笑:“你看这麦穗,刻得比我家地里的还饱满!”

半年后,主石窟落成。澈儿让人打开崖顶的气孔,阳光斜斜照进来,落在壁画上,奇迹发生了——被凿得深的地方阴影重,浅的地方泛着光,整片“麦浪”竟像在风里动,金黄金黄的,晃得人眼晕。那些嵌在麦穗里的数字,在光线下也闪闪发亮,像撒了把碎金子。

民夫们排着队往里走,仰头看着“麦浪”,有人忍不住伸手摸:“这石头真长出粮食了?”旁边的人笑他:“傻样,这是殿下让咱们记着,仓里有粮,心里不慌。”

储粮那天,车水马龙。粮包往石窟里搬,每进一批,就有人拿着账本对着石壁上的数字核对,多一粒少一粒都要计较。老石匠站在“麦浪”底下,看着粮包堆得快到顶,忽然对着石壁作揖:“这石头记着呢,谁也贪不走了。”

澈儿和殷照临站在石窟入口,看着里面的“金浪”。殷照临的玄衣在阴影里几乎看不见,只有声音清晰:“储粮于民,更要储信于民。这壁上的数,比十万兵还管用。”

澈儿点点头,风从气孔灌进来,吹得“麦浪”的影子在粮包上晃,像真的麦浪在起伏。“你看,”他轻声说,“石头是死的,可刻在上面的数是活的,它记着百姓的盼,也记着朝廷的诺。”

那年冬天,北方又下了场大雪,比去年还大。可没人再往南跑了,百姓们站在崖下,望着石窟的方向,就觉得踏实。有个孩童指着山崖问:“爹,那山里的麦浪会发芽吗?”汉子扛着锄头笑:“会啊,等开春了,这数就会变成地里的种子,长出真麦子。”

石窟的壁画渐渐出了名,南来北往的商队路过,都要绕道来看。有人说,夜里能听见石窟里传来“哗哗”的响,像麦浪在动,还夹杂着算盘珠子的声,那是石头在数粮食呢。

老石匠后来收了个徒弟,教他凿“麦浪”的手艺。他说:“这活儿要用心,每粒麦子都得刻出盼头来。你刻得真,百姓就信得真;信得真了,日子就有劲儿过了。”

风还在山崖上吹,可再不是哭腔了,倒像在哼着小调,和石窟里的“麦浪”应和着。那些刻在石头上的数字,在岁月里越磨越亮,像无数双眼睛,盯着这片土地,守着一个承诺——仓廪实,天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