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寒门状元路 > 第76章 学政要来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夏家知道张子舟要去高升客栈住,一大早特地准备了丰盛的早餐。

饭后。

张子舟用两辆马车载着这些日子收到的礼物,拜别夏家,前往客栈。

傅藻在送走张子舟以后,也拜别了夏家,回县学上课。

送走他们的那一刻,夏顾章等人的脸上都是同款的表情——

感慨、不舍,以及默默地祝福。

太阳还没升起,空气中已有些许的暖流。

张子舟一行人出了仙鹤巷,走了不到一炷香的时间,便到了高升客栈。

路口上。

“来了,来了!”

“舟哥儿,你终于是来了。”

“知道你要来,山长和夫子把开课时间,足足提前了半个时辰。”

“迟到要罚抄书,抄书换的钱请其他同窗吃鸡蛋!”

周宪、柴玉、赵瑾、曹贺四位臭皮匠,一见到张子舟,就忍不住纷纷大吐苦水。

换做以前,他们才不在意呢。

反正死猪不怕开水烫。

现在不一样,这不是过了县试嘛,说不定能过府试呢。

“这个办法挺好。”张子舟开起了玩笑,“我什么时候能吃到四位的煮鸡蛋。”

周宪笑道:“我的鸡蛋,你是吃不上了。”

“我的,你也别想。”柴玉笑笑。

“我也一样。”赵瑾很自信。

“再不走,别人就吃到我们的鸡蛋了。”曹贺提醒。

听到这话,张子舟一行人加快步伐,朝着高升客栈走去。

马车跟在后面。

客栈里。

早起的学子们个个精神萎靡,哈欠连天。

傅岱手拿戒尺,训斥他们:“看看你们现在的样子,一个个一点精神都没有,还怎么考府试?”

听到府试两个字,学子们的精神好了不少。

傅岱瞧出来:“要知道,离府试不足一个月,我们还要走路去,时间可是很紧。”

学子们的精神好了一半。

这时。

山长进来:“子舟来了!”

然后,招呼学子们到客栈外面迎接。

终于来了!

张子舟就是大伙的主心骨,他不在的这段日子里,大家心里都没劲儿。

学子们的瞌睡彻底没了。

方才一脸严肃的傅岱,走出客栈的刹那,转阴为晴。

和山长一道竟站在门外迎接。

张子舟看到他们,赶紧小跑过去,到他们面前,作揖。

“学生张子舟,拜见山长、夫子!”

傅崇和傅岱点点头。

张子舟又向同窗们作揖:“诸位同窗,好久不见!”

无论是举业班,还是经学班,现在都是一个集体了。

他们都纷纷作揖还礼:“同窗,欢迎回来。”

“帮忙搬东西,准备开课了。”傅崇朗声道。

大家一人抱一件,围在张子舟身边,浩浩荡荡进了客栈。

每个人脸上都带着高兴,看张子舟的目光,充满了敬佩、崇拜。

看到这一幕,客栈从掌柜到伙计,都笑出了声。

一客栈的读书人,还是过了县试的,这辈子能见到几回。

日后,这可是宣传的本钱。

回到客栈里。

座位就在自己的房间里,都面朝着院子正中,山长和夫子轮流站在院子里讲课。

张子舟的房间,和山长一个屋。

他的族兄,张子扬则住在夫子那个屋。

等张子舟的东西搬进屋,支起桌子,挪来凳子,摆上文房四宝。

还有笔架、笔洗、笔掭、墨床、镇纸、臂搁、搁笔等,一应俱全。

看到那间屋子忙碌的身影,大家都笑了起来。

没有一丝丝的嫉妒,只有高兴。

转念一想,又都笑不出来。

张子舟是县案首,而且“一读就会、一背全对”,光想想就头皮发麻。

更刺激的还在后头。

看张子舟忙完坐下后,傅岱朗声道:“都回去坐好,我有课业安排。”

大家纷纷回去,响起拉动桌椅的声音。

片刻后,一片安静。

傅岱走到院子中间位置,朗声道:“从今日起,到四月十日前,重新安排课业以及时辰。”

听到这话,傅崇拿出一卷画轴,挂在亭内的树上,往下一拉。

学子们看到上面的安排,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从寅正二刻(4:30)起床,到戌时(19:00)睡觉。

每一段时间,都有相应的安排。

课业内容,从练习八股文,到练试帖诗,再到练字,背诵圣训。

赏罚也改了,因为都过了县试,不存在开除。

那就只有罚学习。

难怪下午七点就睡,后面的时间,都留给挨罚的学生。

傅岱又道:“还有一件事,对你们影响很大,你们要提前准备。”

“抽空写一首律诗,不准给任何同学看。”

“据可靠消息,四月十日前,学政会来咱们这里视察。”

学政!

听到这话,张子舟的眼睛都亮起来。

学政,不是本地官员,而是朝廷派来,专掌教育与科举事务的央官。

全称是提点学政,俗称“学台”。

而且学政没有品级,是以某官授学政,如果是侍郎授学政,那么就是从二品。

以各部院郎中授学政,则是正五品。

但,无论品级高低,都是由皇帝亲自委任指派的官员。

换句话说,类似于朝廷的钦差,能够通天!

若是能得到学政的赏识,这条科举之路,就彻底稳了啦。

族兄就是很好的例子。

因为有学政的赏识,张子扬在他去之前,一直在山长门下教书。

傅崇看到张子舟的眼睛亮起来,就知道他听懂了,欣慰极了。

因此想了想,接过话题,提醒道:“这位学政,年初刚上任,听到本族学的成就,特地前来视察。”

“学政可是翰林出身,以礼部侍郎授学政,不仅才华横溢,行事风格也雷厉风行,搞不好是那种眼里揉不得沙子。”

张子舟听懂了。

这既是幸运,也是挑战。

参考的同窗们,集体过了县试,这件事闻所未闻。

学政当然要过来检查成色,一个不慎,可能要闹出大问题。

当然,如果能够过关,对将来大有裨益。

朝廷惯例,凡是以翰林担任礼部侍郎的人,很大概率会入阁。

只要表现好,成为阁臣的门生,走到哪里都吃香。

想到这些,张子舟长舒了一口气,开始研墨。

不管怎么说,开头已经很好。

接下来,好好学习,赢得学政的赏识。

然后,一步一步,扎扎实实的走向青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