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活在民国当顺民 > 第82章 开源节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老钱叹口气,老实女婿德华就是没这个运,算了算了,还不如自己多寻摸几个钱儿给攒着。

要不怎么说,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呢。

只要不闭眼,就停不了操心。

目送有些失落老钱出门,杨福平一点儿也不觉着心虚,信是真收到了,按时间来说也就这一两天就到。

来的也不是外人,

自己舅舅家的三表兄。

上回见面,还是陪着他娘过年回娘家的时候。

只记得,挺能吃,估计能跟福安玩儿到一起。

杨福平突然对家里的存粮有些发愁,虽说自个儿家吃到新政府建国都绰绰有余,可里面不含着这些计划外的支出。

万一多来几个大肚汉,那就堪忧了!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虑的不够远也一样。

不能光节流,得开源呐。

杨福平琢磨着,得替卫东家分分忧。

比如一个月多卖个一两千多斤粮食就不错。

是不是按限购来的,这还不是自己说了算的事儿,笔尖儿动动,什么都齐活了。

感谢老爷子,家里隐藏的地窖做的大,前两年那回屯粮,才占了三成的空间。

这个决定,在晚上回家见到十八岁就能看见胡茬子满下巴的李宝根,捧着海碗跟福安一个频率呼噜的时候,显得尤为明智。

除了李水仙还能微笑面对,其他人都被李宝根一骑绝尘遥遥领先狂风暴雨般的吸入给硬控了。

是的,福安一败涂地!

俩人的饭量虽说是伯仲之间,可李宝根是伯。

李水仙看着盆干碗净还有刮的溜光的锅,交代钱妈,明儿多下点儿米,看给孩子饿的。

李宝根露出一嘴大白牙:“姑,不用,多倒两碗水就行了。我吃七八成饱就行,省得肠胃不舒服。”

只听说过饿的不舒服,没听说过吃饱了不舒服的。

杨福平不好直接问,用眼神示意老娘,这就是家里几顷地的李家孙少爷的家教,不让吃饱?

李水仙瞪他一眼,饭吃八成饱,少病无烦恼,这是惜福呢!

杨福平率先移开目光,用眼睛说话,真累。

眼睛累,心也累,李宝根儿吃完的饭碗那不是放在了桌子上,那是砸在了杨福平的心尖儿上。

本来看不到也就算了,可眼睁睁的看着背着一颗定时炸弹的表弟来到自己面前,活生生的会跑会跳血脉相连的表亲,总不能看着他奔向黑漆漆的未来吧。

现在要是哄着姥爷家在四九城买套房子还凑合,可要是说让给家里的地都卖了,那边一大家子人绝对以为自己疯了。

并不想疯那么早的杨福平,果断祭出来两个小肉团子换换心情。

人间四月天,四个多月的小婴儿已经脱胎换骨。

能看的出来,随了老杨家的基因,不怎么白。

不过男孩子,不当小白脸也挺好。

李宝根懂礼貌的逗弄了下两个活力满满的宝宝:“福平哥,这俩孩子都谁是谁啊,长的一模一样怎么分啊?”

杨福平把肉爪爪掰开:“食指中间关节上有个小痣的是老四继康,没有的是老三继业!”

老四不乐意手被控制住,刚被松开,反手就是一爪,被杨福平稳稳的接住了。

看着李宝根惊讶的眼神,杨福平内心稳如老狗,前段时间脖子上被挠的血道子刚掉疤,这都是血的教训!

想当初石头,不对,石头是奶奶带大的,红妞,好像是钱妈带的多。

轮到这两个天魔星了,算是让自个儿掏着了。

李宝根跟俩孩子也没啥共同语言,逗弄两下是个意思。

把孩子还给杨福平,就开口放了个大雷:“我爷说,也不好老住你们家,想让姑父看看,之前的老宅人家有没有意愿出手,要是不行,就给寻摸个几个小院儿,最好连着,老爷子想回城!”

李水仙第一时间是不敢相信。

可转念一想,宝根儿这孩子也没有狡诏的勇气,这就奇了怪了。

时人常说安土重迁,都已经回老家好几年了,怎么又想着回来了?

要说老宅,当时劝着不让李老爷子卖,非要卖,这回再往回找,倒也不那么容易。

买房子卖地,那是败家子儿干的事儿。

关系一般般的堂兄都帮了这么多忙,这边媳妇娘家的事儿也得同样上心,杨远信满口应了下来。

安排李宝根儿睡下之后,杨远信吐槽道:“以后要是郭平那边用不上我,我都可以去干个房纤儿!”

李水仙确觉着这个想法不错:“你以为这些个掮客是谁想干就能干的?不是土生土长的坐地户,人家也不敢让你干呐。”

杨远信委屈道:“就是真干了,这几单我也不可能收钱呐!”

李水仙精神了:“你还想收钱?”

其实是想的,就是脸皮薄说不出口。

看媳妇这样,想子儿还是咽下去吧。

睡之前还盘算着,得问下李宝根儿,这个几套的几,是个多少?

结果忘个精光。

估计是随着早饭给咽了下去。

宝根儿跟着俩哥哥去上工,杨远信抬腿要出门才想起来。

拐过头问李水仙,李水仙噗嗤一笑:“你先奔着我们家原来的院子使劲去,价钱多点儿也无所谓。小院儿不小院儿的再说吧。”

出嫁的姑奶奶也能当半个家。

四十多老女婿还得费腿!

去找这段时间新结识的拉房纤儿的老黄递句话儿。

买卖又来喽!

老黄听完地方之后犯愁了:“杨掌柜的,不是我推脱,那块儿不归咱爷们伸手呀,你容我找找人,先盘盘道儿。”

杨远信点点头,他也知道这事儿不太好整,老黄经常在花市大街出没,李水仙家的老宅在东便门,说远不远说近不近的。

于是又嘱咐了两句:“先问问人家有要卖的想法没有,要是价钱要的高也不用一口回绝了,这事儿还得正经主家来定。”

老黄满口应下:“您放心,成不成那是买卖双方的事儿,我指定不能嫌弃贵贱。”

杨远信给他吃个定心丸:“真不成了,茶水费我给补上。”

心中默默叹气,还得拿私房钱补,这事儿媳妇绝对装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