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听到林深的话,李宛如气得直跺脚。

“你这人真是没救了,还没开考就想着补考。”

“补考用的是b卷,题目要比A卷难多了,不好好复习等着挂科吧!”

林深松了口气,笑着说道:“能补考就行,走了!”转身头也不回离开了图书馆。

众人看着林深离去的背影,又看了看李宛如:“大神是你同学?”

李宛如连忙摇头。

“现在是,以后就不一定了。”

“期末考试挂科,要是补考还不过,等着被劝退吧!”

时间一晃又过了一个星期。

今天是厂房完工的日子,也是超导材料量产的日子。

林深一大早就来到厂房,还没下车,他就在现场看到几个熟人。

其中那个戴着安全帽,正和孟伟业大声交谈着的,不是林佑华还能是谁?

吴大为也来了,站在一旁抽着烟。

旁边的是负责生产线自动化程序的工程师,正一脸专注地看着手中的电脑,时不时在键盘上敲打着。

林深推开车门走了下去,林佑华一眼就看到了他,笑着招手道:“小林啊,今天可是个大日子,你可算来了。”

林深快步走上前去,说道:“林老,我这不是早早就到了嘛。”

“孟部长好,吴主任好。”林深一一打了招呼。

众人一边说着,一边走进厂房。厂房内一片忙碌的景象,各种先进的设备摆放得井井有条,闪烁着金属冷光的生产线上,工人们正在做最后的调试。

林深来到超导材料的核心生产区域,看着那些即将投入量产的精密仪器,心中满是激动。

这可是他参与了许久的项目,从最初的理论研究到现在即将量产,其中的艰辛只有他自己知道。

科学的研究从来没有什么一蹴而就的,哪怕身怀外挂的他,也只能一步一步来。

在全自动化生产程序彻底调试完成之后,林深下达了最终指令。

“准备开始量产。”

机器手臂精准地将原材料送入传送带,伴随着低沉的机械嗡鸣声,生产线开始运转。

每一道工序都经过精心设计,从原材料的提纯到超导晶体的生成,再到最后的封装,全程自动化操作,几乎没有人为干预的余地。

林深站在控制台前,目不转睛地盯着监控屏幕。屏幕上显示着各项关键参数:温度、压力、磁场强度、晶体生成速率……

每一个数据都在他的脑海中迅速计算,确保一切都在可控范围内。

随着生产线的不断运行,一根根漆黑的常温超导材料被生产了出来。

吴大为在旁边已经等候多时,将那一根黑色导线开始进行测量。

零电阻,验证成功。

抗磁性,验证成功。

临界温度:10c~80c。

临界磁场……达到设计标准。

临界电流密度……合格。

“我的天呐,这是一种全新的具有高延展性的常温常压超材料。”吴大为惊呼出声。

他心里已经是完全懵逼状态,量产的不应该是YIn3-cq吗?

怎么会是一种自己从没见过的全新常温超导材料。

林佑华眼神变得凝重,他疑惑看了林深一眼,仿佛在等待着某个答案。

孟伟业一脸懵逼,还没搞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

看到众人眼中的疑惑,林深笑着解释道:“各位不必惊讶,这条生产线本来生产的就不是YIn3-cq。”

“YIn3-cq虽然性能也很优异,但是却没有很好的延展性,而且临界电流密度不足,应用场景受到极大限制。”

“我们这次生产的是一种全新常温常压超导材料,全称叫做氢化钽-碳基复合晶格(thcc-1)。”

“这种材料性能优异,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孟伟业:“?”

林佑华:“?”

吴大为:“?”

这他妈是什么情况卧槽!

孟伟业直愣愣看着林深,嘴角直抽。

“不是啊,老林,常温超导材料有那么容易吗?”

“是不是我上我也行啊”

“难道你们超导实验室这么些年都活到狗身上去了?他妈的什么情况啊!”

“你问我,我他妈哪里知道?”

林佑华此刻也是头皮发麻,睚眦欲裂!

他后面去医院之后,好不容易清醒了过来,思来想去,还是认为林深在吹牛。

什么上百种常温超导材料!

什么底层原理!!

哪有那么容易实现?

没想到这家伙玩真的啊??

这他妈还有没有天理了???

吴大为好不容易缓过神来,他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自己手底下的博士生和硕士估计今年是一个也毕不了业了。

全他妈得延毕,狠狠的延毕。

人比人,气死人啊!

林深看着众人满脸的疑惑与震惊,不紧不慢地继续瞎胡扯道:“在研究过程中,我发现YIn3-cq的局限性很难突破,所以就转变了思路。

经过无数次的实验和理论推导,终于找到了氢化钽与碳基复合晶格的最佳配比和合成条件,才研发出了thcc-1。”

孟伟业嘴角直抽,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我说林同学呐,这么大的事情,你怎么不提前汇报呢?”

“我们这几个糟老头子心脏可承受不起!”

孟伟业从业这么多年,就没见过这么刺激的事情。

常温超导体啊,多少科学家奋斗终身的存在。

在当今科学界,稍微有点突破都是了不得的发现,随便也能混个诺贝尔物理学奖。

而现在,别人还在疯狂炼金的时候,这家伙不仅造出来了,还给他妈量产了,并且还不止一种。

这诺贝尔奖干脆也别颁了,直接创立一个奖,就连“林深”奖,谁敢不服?

林深自信地笑了笑:“孟部长,我之所以没提前说,是因为在没有完全成功之前,一切都存在变数。

我不想让大家空欢喜一场,也不想因为不确定的事情而浪费大家的时间和精力。

不过请您放心,我对thcc-1进行了大量的测试,各项性能都远超预期,而且完全符合我们的量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