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晚上回家,静安撮了一筐新块煤烧炉子。
看着炉火熊熊,她坐在炉火前的凳子上,托腮想着心事。想了很久……
过年的时候,发生一件大事。
三十儿上午,静安和冬儿在母亲家里吃了早饭,她给冬儿换上新衣服,新皮鞋。穿上九光买的羽绒服,要把冬儿送到公婆开的小铺。
这件事母亲有点不理解:“过了初二,再把冬儿送到老周家不行吗?”
静安说:“妈,冬儿平常在咱家,过年了就给老周家送去。咱们不在意,冬儿爷爷奶奶还有大姑,很在意的。”
父亲赞成静安的想法:“我看咱闺女说的对,冬儿的大姑和大姑父可讲人情了,家里缺碗盘,都到我们商店去买,不讲价,照顾咱们生意,两好割一好。”
母亲还是心里不顺。
静禹笑着说:“妈,你知足吧,原先我姐想要回冬儿,你还不让要呢。这回天天能见到冬儿,不差过年这几天。”
母亲说:“这两天家里亲戚总来,看到冬儿没在,还以为九光他们家养着冬儿。但其实是你姐养着冬儿。”
静安笑着说:“别人的想法重要吗?七大姑八大姨爱说啥说啥,只要冬儿高兴就行。”
过年了,冬儿也想爸爸,想爷爷奶奶和大姑。
静禹和静安骑着两辆自行车,把冬儿送去小铺。
小铺里没有人,关门了,大概都回家过年。
两人带着冬儿回到婆家的老屋。
那棵巨大的杏树,屹立在院子里,树枝上托着厚厚的白雪。
听到院子里自行车的声音,九光和小姑子周杰迎了出来。
看到冬儿,九光惊喜地抱起孩子,在冬儿脸上吧嗒亲了一下。
九光说:“冬儿,爸爸还想着下午去接你。”
静禹对九光说:“我姐说早点送来,让你们过个团圆年。冬儿平常在我家待的时间长,过年她就在你们这里多待几天。”
九光说:“那我初六把冬儿送回去。”
静安说:“直接送到我妈家吧。”
九光没说什么。
周杰让静安进屋喝口水,静安和静禹没进屋就告辞了。
出门的时候,周英两口子来了,周英一见冬儿,抱过去亲,眼里泪花闪烁。
静安想起父亲说的话,送冬儿来这里是对的。这里有疼爱她的爷爷奶奶,爸爸和姑姑。
静安姐弟往家走的时候,静禹说:“哪个是冬儿的后妈,我没看见。我要是看见就给她两句难听的,再敢对冬儿不好——”
静安说:“这次真没看见她——”
大年初六的早晨,九光却没把冬儿送到静安的母亲家里,而是直接送到静安家。
这一次他没有闯进院子,规矩地站在门口。
静安领冬儿进院子,九光却说:“我想问你个事儿,小茹后来又找过你吗?”
静安摇摇头:“没有啊,她就来那一次,让我给骂走了,再没来。”
九光看了静安一眼,骑着摩托走了。
静安初六上班,她赶忙把冬儿送到娘家。静安的父母初七出摊,他们一年就是过年的时候,休息五六天。
送冬儿去母亲家的时候,静安问起小茹的事情。
静安说:“冬儿,你爸的媳妇怎么了?你爸怎么问我?”
冬儿说:“跑了。”
静安一愣:“跑哪儿去了?”
冬儿不会说。
小茹跑了,跑哪儿去了,谁也不知道。
年前,小茹去找静安之后,回到家,不知道她怎么想的,又跟九光和好,每天给九光炒俩菜,烫一壶酒。
九光也没什么心眼,尤其对待小茹,觉得她就是回心转意,谁也没有他九光好。
小茹为了获得九光的信任,还把静安出卖给九光。
九光就更相信小茹。
年底,工程款陆续回来,九光之前给工人开支都是借的钱,工程款回来之后,九光就把借的钱一一地还了,剩下的他存起来一部分,让大姐帮着他保管存折。
余下的钱,九光就放到家里,用来应急。
大年初一,九光在外面玩麻将回来,已经是夜里十二点多,回家之后,却发现房间里冷冷清清。
楼房是供暖的,房间里热乎。但他还是感到了异乎寻常的冷清。
他发现小茹没在家,大半夜的,他也不能给小茹打电话,想起这天早晨小茹好像说,要回娘家待两天,他也没有多想,就睡了。
第二天睡到中午起来,口干舌燥,肚子饿。冬儿留在他父母那里,他不敢把冬儿再交到小茹手里。
九光随便弄点吃的,又给小茹打传呼,但小茹一直没回话。
傍晚,九光再次给小茹打传呼,还是没回话。
九光不愿意去丈母娘家,但他还是骑着摩托,买点水果,去看看丈母娘。
初二,是姑娘回门子的日子。
没想到,小茹没回丈母娘家。
丈母娘还倒打一耙,说小茹很久都没回来过。
九光有点警觉,回到家翻箱倒柜找钱,那笔工程款却不翼而飞。
小茹拿走了工程款,给娘家和她姐姐还账了!一定是这样的。
九光四处找小茹,找不到。小茹人间蒸发,不见了踪影。
小茹到底去哪儿了,谁也不知道。小茹拿走了那笔钱,九光是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
金嫂和娘家人,还经常去九光家里闹,要九光还她妹妹,甚至还报警,说九光把她妹妹整没了。
九光有苦说不出,只恨小茹。他在报纸电视上刊登寻人启事,悬赏找小茹。
静安是在报纸的中缝上,看到九光刊登的寻人启事。那上面是小茹的黑白照片, 留的电话是九光的。
静安这才知道想起冬儿说小茹跑了。是主动走的,还是被动跑的?
静安更相信小茹是主动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