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州市某老工业区)
寒风萧瑟,破败的厂房和锈迹斑斑的管道无声诉说着衰败。卜皓带着政研室的几名骨干,在副市长及区领导的陪同下进行实地调研。这是他撰写战略规划的重要一环——倾听基层声音,直面转型阵痛。
然而,走访过程却并不顺利。
在区政府的座谈会上,区长汇报得天花乱坠,大谈“腾笼换鸟”、“高端制造”,但具体到下岗工人安置、污染土地治理、债务化解等尖锐问题,却语焉不详,推说“市里有统筹”。
走访几家勉强维持的国企时,职工代表情绪激动:“领导!我们厂技术设备都老了,产品没市场,银行不给贷款,转型?拿什么转?区里就知道卖地搞房地产!”
几家被引入的“高科技”企业,要么是空壳公司,要么就是借政策圈地圈钱的皮包公司。一家号称搞“生物医药”的企业,厂房里空空如也,只有几个工人在刷墙。
卜皓全程面无表情,只是用笔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偶尔问一两个尖锐的问题,让陪同的区领导额头冒汗。他的“明察秋毫”将众人的敷衍、焦虑、无奈和某些人眼中的算计看得清清楚楚。
(返回途中 - 中巴车上)
气氛有些沉闷。政研室调研处处长忍不住抱怨:“主任,这调研…水分太大了。下面报喜不报忧,问题都藏着掖着。”
卜皓看着车窗外飞逝的萧条景象,淡淡道:“不是藏着掖着,是有人不想让我们看到真问题,或者…看到了也没办法解决。”他合上笔记本,“产业空心化、地方债务高企、传统产业工人转型困难、新动能培育乏力…这才是真实的云州!那些光鲜的规划,不过是某些人捞取政绩和利益的遮羞布!”
他转头对林海副主任说:“林主任,回去后,你带几个人,重点盯一下这个区近五年的土地出让、财政补贴、招商引资项目,特别是那些打着‘转型’旗号进来的企业。我要看到最真实的账目和数据!另外,”他眼中闪过一丝锐利,“查一查那个刷墙的‘生物医药’公司,背后是谁在运作。”
林海心中一凛,立刻点头:“明白!”
(省委政研室主任办公室)
卜皓正在审阅林海送来的初步报告,眉头紧锁。报告显示,该区近五年出让的工业用地,七成流向了房地产;财政补贴大部分给了几家与区领导关系密切的“科技公司”,但实际产出寥寥;而那家“生物医药”公司,其注册法人竟是区政协某副主席的亲戚,实际就是个空壳!
“触目惊心!”卜皓将报告拍在桌上。这不仅是懒政怠政,更是赤裸裸的利益输送!而这样的区,在云州绝非个例!这些盘根错节的利益藩篱,就是阻碍云州转型的最大绊脚石!
就在这时,秘书通报:“主任,省发改委马副主任来了。”
省发改委副主任马国华,分管产业规划,正是之前那个被卜皓质疑的“新能源产业高地”规划的积极推动者之一。
“卜秘书长,恭喜履新啊!”马国华笑容满面地走进来,态度热情,“您日理万机,还亲自下去调研,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马主任客气了,坐。”卜皓不动声色地请对方坐下,“调研嘛,就是要摸清实情。不然写出的报告,就成了空中楼阁。”
“那是那是!”马国华连连点头,“说到报告,卜秘书长,我们委里那个‘新能源高地’的规划初稿,您看过了吗?还请您这位大笔杆子多提宝贵意见啊!”他看似请教,实则试探。
卜皓拿起桌上那份规划,随手翻了翻:“规划立意高远,符合国家战略。不过,”他话锋一转,目光直视马国华,“马主任,规划里提到要重点引入几家国际领先的新能源电池企业。我调研时发现,其中一家‘创能科技’,似乎…在邻省因为污染问题被叫停过?而且,他们这次承诺的投资额和产值,依据是什么?会不会又是画大饼?”
马国华笑容一僵,随即掩饰道:“卜秘书长真是明察秋毫!这家企业是有过一些小问题,但已经整改了。至于投资额,是他们主动承诺的,我们正在核实…”
“仅仅是核实?”卜皓语气平静,却带着压力,“这么大的项目,关系到云州未来产业布局,不能光听企业一面之词。发改委作为主管部门,应该进行严格的尽职调查和风险评估。特别是,要警惕某些资本借‘转型’之名,行圈地套利之实。金鼎的教训,可就在眼前啊。”
这话已经说得相当重了!马国华脸色微变,额头渗出细汗:“卜秘书长提醒得对!我们一定加强审核!严格把关!”
送走有些狼狈的马国华,卜皓眼神冰冷。这份“新能源规划”,果然有问题!马国华背后,恐怕还站着更高层级的人。他拿起电话,直接打给王援朝:“王书记,我这边有些关于某些资本试图借产业政策浑水摸鱼的线索,可能涉及违规操作和利益输送…想跟您当面汇报一下。”
扳倒金鼎只是开始,真正的硬仗,是打破这些阻碍云州新生的利益藩篱!而他卜皓,就是郑国锋手中那把最锋利的破壁之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