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史上最差筑基修士 > 第234章 唐超的报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多九公,呵呵,你可曾想过‘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你眼中的仙人所经历的时间用你的角度观察是二十年,以她的角度来看可能只是一瞬间。”

李多九有些懵,这种观点从来没人和他提过,自己也从未这么想过。如今听林老爷这么说却如当头棒喝。

吕一接着说:“点石成金很难理解,但若把人变成石头你觉得可能么?这肉和骨都变成一样的石头么?仙人就可以无中生有么?”

这一问,又问的李多九目瞪口呆。

一旁唐超也颇有感悟。

吕一见李多九有所触动,接着对唐超道:“你可看出这瓮城的古怪之处?”

唐超略略思索,“舅爷,这瓮城不同于平日里常见的四方城,他是个圆形城池,就像个大缸。进了城我觉得这城里的建筑是按照某种阵法布置的。

这里的居民姓氏冷僻且叶、萧、苏、林都是与木有关,洛流水姓都与水相关。按照叶老头的说法,这些水姓会嫁入木姓,生出灵根资质极佳的孩子,正应了水生木之说。

这里的人都十分自大,言语中一股傲气。

还有他们所说的仙缘。

这些都很古怪。”

“不错,这里还有最最古怪的一点,就是封闭。像是一个理想的模型。另外,你想想,从凡人飞升仙人这中间要历经多少年?而叶员外却说在近千年有多位先祖飞升。这可能么?他们又是怎么知道的?他们口中的登仙门是什么?”

唐超也陷入沉思,果然一问一个不吱声。

最后,吕一让李多九多在城里走访,了解瓮城的情况。

事关仙人,李多九热情高涨。

吕一要考察一下城里的阵法,便命唐超去仙隐丛林去调查祭台的奥妙。

阵法一道,在其一开始便脱离了阵法师的掌控。像一只蛮牛野蛮地横冲直闯,从最开始的简单生克到各个功能元件,再到进制变更,指令规范。虽然底层逻辑没变,但细节上的变化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好在吕一在阵道上的造诣非一般人可比。

他一连几日流连于城中的各个地方,像一位采风的艺术家。还不时地同当地人攀谈几句。

几天下来,他总算对这道遍布全城的大阵有了一些了解,但随着对这大阵的进一步了解,他的疑惑更大了。

“这大阵的功能是什么?”

不同于常见的护山大阵,护宗大阵,这个阵法完全没有防御和攻击能力。

这座大阵的铺盖面积竟然是全城。

谁设立了这座大阵?

这里距离地图上标记的地点很近,是有什么关联么?

看着地图,吕一陷入了沉思。

瓮城的大阵所用元件十分古老,阵盘位置又十分隐蔽,只能通过各个元件,和元件间的协作来推断这座阵的功能。

在阵中流转的也不是灵气,而是一种与灵气相似的亲和能量。

这些能量的来源是城中古井。在深夜时,吕一悄悄探查过,确实有阵道元件,但功能并不是供能,里面也没有灵石。

试想一座开放千年的大阵,无人维护,能量源源不断,运行无误,这本身就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

即便是再多的灵石也有耗尽的一天吧!再精妙的阵也有出错的时候吧?

有时候古人的智慧似乎高过今人,他们恶作剧一样留下一个个谜一样的作品。让你在惊叹他们的才智同时,不禁产生疑问: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唐超回来了,“吕宗,我调查过了,仙隐丛林十分辽阔。半山处的祭台广场呈圆形,方圆十丈,中心有石祭台,和我们宗门里的试仙石形状不同,但质地一致。在其四周的草地上又十二兽首环形排列,阻止了树木生长,维持广场的圆形。

我挖了一点儿。发现地表下还埋着身子,从兽首的大小看,应该有八尺左右。和成年男子差不多。

没敢深挖。我感觉是个阵。”

唐超竹筒倒豆子一样,一口气把所有调查的结果汇报完毕。

吕一递过一杯茶,“辛苦了。”

唐超一怔,“为宗主效力!”

又是阵法。仙隐丛林是瓮城人测试灵根属性的地方,那么此阵法和彼阵法有没有关联呢?

夜深了,吕一盘膝打坐。

连日来的各种信息纷至沓来,仙隐丛林是地图上的标记点。这必然和‘熊掌计划’相关,最终怕是会落在石祭台广场上。

那么,瓮城扮演着什么角色呢?

从祭台和玄天宗的试仙石的关联看,这里的布置一定又是严复中‘熊掌计划’的一环。

严复中,他在干什么?

他在千里之外的铜县设置地宫,藏着玄天剑,又在这里布置阵法。不知道其余地点都是什么安排!而他处心积虑的布置又是什么目的?

若是这些器物隐藏着的宗门复兴的玄机,直接交给弟子们不是更好么?

地图上的铁宪门是因为有三页玄天志铁页,铜县埋藏着玄天剑,而所谓的熊掌计划只是这些神兵利器么?

无论怎样,都要亲自去趟仙隐丛林勘察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