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下午刚回到日料店,傻标就前来汇报说有个女警察找他。

不用想也知道是谁。

除了方洁霞,他想不到还有其他人会特意上门来找他。

这位女人也真是够执着。上次没谈妥,之后又来了好几次。

起初他还见了一次,结果对方态度恶劣,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

周乐当时就被气走了,后来索性闭门不见。

“砰!”

傻标话还没说完,办公室的门就被推开。

方洁霞闯进门,怒气冲冲地喊道:“周乐!今天你必须见我!”

“madam,你这是干什么?”

傻标转过头不满地说:“这里是私人场所,我们可以告你擅闯民宅。”

跟在周乐身边久了,他也学了不少。

说话水平越来越像老板。

“算了!”

周乐摆手示意:“傻标,没见方警司心情不好吗?你先出去一下。”

“方警司这是什么意思?”

等傻标离开后,周乐笑着看向方洁霞说道:“生意不成情谊在,何必纠缠不休?

明白的人知道怎么回事,不明白的还以为你故意找我麻烦。传出去,我一个男人无所谓,可你的名声就受影响了。”

方洁霞闻言怒道:“周乐,你这个混蛋,别以为我真不敢把你带回警署!”

“你是警察,当然你说了算。”

周乐摊开双手说:“只要你有证据,我现在就跟你走。要是没有证据,那就不能怪我不配合。这里是香港,讲究法律和人权嘛。”

“你……”

方洁霞被气得脸色发红,却无法反驳。

她如果真有证据,早就直接抓人了,哪会在这里浪费口舌。

“方警司又何必如此?”

周乐微笑着摇头:“该配合的我都配合了,是你们自己查不出东西。现在反倒怪我头上,这可说不过去。”

“你,好!”

方洁霞深吸一口气,压下怒火说:“我今天来不是为了那件事。这么久过去,那批赃物恐怕早被处理掉了。”

“嗯,确实。”

周乐点头回应:“能让警方都查不到线索的,智商确实不低。悄无声息销赃,对他们来说不过是寻常操作。”

他这段时间不想见她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如果一开始见面就让他帮忙找东西,他是很有把握的。社团办事不需要证据,只要知道是谁做的,直接带走就是。

估计连刑具都不用,对方就会老实交代。

结果她拿着线索自行调查了一番,不但耽误了时间,什么都没查到。

现在再来找他,这不是开玩笑吗?

这段时间足够把赃物洗白卖到别的地方去了,上哪儿找去?到最后还不是白忙一场。以她的做法,恐怕只会落得个吃力不讨好的结果。

“你别阴阳怪气!”

方洁霞生气地说:“我是问你,你刚上映的电影是什么意思?”

“电影?”

周乐一愣:“什么电影?方警司的意思我不明白。”

“别装傻。你不是刚上映了《黑白道》吗?那是你公司拍的吧?”

“呃……”

“不是这样的,方警司!”

周乐无奈地解释:“我拍电影跟你们警方有什么关系?而且都已经上映完了,说明没问题。你现在这副问责的样子,又是想做什么?”

“别以为你能狡辩过去!”

方洁霞愤怒地说:“你有没有想过,这样做是在故意丑化警署?我们怎么可能那样对待同事?”

“方小姐,你没搞错吧?”

周乐无奈地回应:“电影又不是归你们管。我想拍什么,那是我的权利。连电影审查署都没意见,你倒先来了。”

真服了,这大姐今天是专门来挑事的?

他只是拍个电影而已,连审查署都没拦。

她倒是主动找上门来了。

还真是不懂世事的大姐。

再说,跟他社团的人谈卧底的事,合适吗?

方洁霞理直气壮地说:“你这样拍电影,明显在抹黑警署,我当然得来找你!”

“我记得你是刑事侦察科的吧?”

周乐耸耸肩:“这种事情,应该是公共关系科来处理才对。方警司,你是太清闲了吧?”

“关你什么事?”

“不关我事,但我投诉你不行吗?”

“你……”

方洁霞瞪着周乐,却无言以对。

他说得没错,这事确实不在她职责范围内,她还真可能被投诉。

可她就是咽不下这口气……

方洁霞属于刑事侦察科,手下也有几个卧底。

《黑白道》这部电影拍得很真实,票房也证明了它的成功。

卧底也是人,除了任务之外,也有自己的生活。

不少人跑去看了这部电影。

结果就是代入感太强,情绪受到影响。

这段时间,凡是手下有卧底的警察,都收到了报告,纷纷表示要么回归警队,要么直接辞职。

方洁霞还算好,手下只有几个卧底。

她家背景不一般,不想干就干,想回去也行。

但她很多同事就没这么轻松了。

黄志诚和陆启昌这类负责人,手下卧底更多。

最近愁得头发都快掉光了。

按理说,方洁霞谈完后,他们应该也会找上门。

但他们实在抽不开身。

大量卧底都想退出。

这些人,花费了多少心血才安排进去。

不少已经深入关键位置。

两人现在四处奔波,安抚、承诺、拉拢,忙得焦头烂额。

背后不知骂了周乐多少次。

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整个警署都在面临的问题。

不止一个部门出现这种情况。

很多卧底选择回归警队,甚至还有辞职的。

内部调查科都快忙翻了。

她父亲身居要职,却愁眉不展。

那些回归警队的卧底,若不把“三七事件”查个水落石出,终究是个隐患。

可受电影影响,内部调查科行动起来也多了几分顾忌。

万一稍有不慎,被媒体抓住什么把柄,后果不堪设想。

但这事又说不清道不明。

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影片中那几个字可不是随便加上去的。

而且,她父亲所处的位置,知道的事情不少。

这部电影并非完全虚构。

警署里确实发生过类似的事,还不是一个两个。

这就很难办了。香港自由度太高。

把案件改编成电影,这些年已经屡见不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