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笔架叉将军 > 第62章 镇远府卖画修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清道光年间,贵州群山环抱之处,渡慕寨宛如一颗镶嵌在翠绿绸缎上的明珠,静谧而祥和。寨中千户人家,陈、周二姓世代聚居,彼此和睦相处,宛如一家人。寨子门口,龙蟠河蜿蜒而过,河水清澈见底,波光粼粼,河畔大坝广袤无垠,良田千亩,孕育着一方百姓。寨后,天然溶洞神秘莫测,能容纳千余人,成为寨民们躲避灾祸的天然屏障。

六月的清晨,渡慕寨笼罩在一层薄雾之中,宛如仙境。陈天佑站在龙蟠河畔,望着湍急的河水,眉头紧锁。他身姿挺拔,一袭青衫随风飘动,腰间系着一条银色腰带,上面镶嵌着一块碧绿的玉佩,显得英气不凡。他的身后,是一座摇摇欲坠的木桥,这座桥是寨民们通往外界的必经之路,如今却因年久失修,在狂风暴雨的侵蚀下,变得岌岌可危。就在上个月,一场暴雨过后,木桥的一侧轰然坍塌,一位寨老过桥时不慎跌落河中,虽被及时救起,但也受了重伤。此事让全寨人心惶惶,大家出行都小心翼翼,生怕遭遇不测。

“天佑,这桥不能再拖了。” 父亲陈万善拄着拐杖,走到陈天佑身边,神情凝重地说道。陈万善是寨中的族长,为人正直善良,深受寨民们的敬重。他一生为寨中事务操劳,如今已年逾花甲,两鬓斑白,脸上布满了岁月的沧桑。

陈天佑点了点头,目光坚定地说:“爹,我知道。我打算去镇远府卖画,筹集修桥的银子。”

陈万善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丝担忧:“你从未出过远门,路途遥远,危险重重,这……”

“爹,您放心。我自幼习武,又精通轻功,定能平安归来。而且,我相信我的画能卖个好价钱。” 陈天佑拍了拍父亲的肩膀,安慰道。他自幼天赋异禀,不仅在诗书画方面展现出极高的造诣,还跟随寨中武师苦练武艺,如今已练就一身惊人的本领。他的胯下赤霞追风马,是一匹难得的良驹,身姿矫健,奔跑如飞;手中的青龙偃月刀,更是削铁如泥,威力无比。

陈万善看着儿子坚毅的眼神,心中虽有不舍,但也明白这是目前唯一的办法。他叹了口气,从怀中掏出一个布包,递给陈天佑:“这是家中仅有的一些盘缠,你拿着路上用。到了镇远府,万事小心。”

陈天佑接过布包,心中涌起一股暖流:“爹,您和娘在家也要保重身体。等我回来,一定把桥修好。”

告别了父母和寨民们,陈天佑翻身上马,向着镇远府疾驰而去。赤霞追风马四蹄生风,扬起一路尘土。陈天佑骑在马上,望着渐渐远去的寨子,心中暗暗发誓:无论遇到多少困难,都一定要筹到修桥的银子。

出了寨子,道路愈发崎岖。陈天佑骑着马穿行在山间小道上,四周古树参天,遮天蔽日,偶尔传来几声鸟鸣,更增添了几分阴森。行至一处山谷,突然,一阵刺耳的破空声传来。陈天佑心中一惊,本能地侧身闪避,一支利箭擦着他的耳边飞过,钉在旁边的树干上,箭尾还在微微颤动。

“什么人?” 陈天佑大喝一声,手中青龙偃月刀出鞘,寒光闪闪。

话音刚落,从四周的树林中跳出十几个蒙面大汉,将陈天佑团团围住。为首的一个大汉身材魁梧,满脸横肉,手中握着一把大刀,恶狠狠地说:“小子,识相的就把身上的钱财交出来,否则别怪我们不客气!”

陈天佑冷笑一声:“就凭你们?也想打我的主意?” 说着,他双腿一夹马腹,赤霞追风马会意,向前猛地一跃,陈天佑借着马的冲力,挥舞着青龙偃月刀,如猛虎下山般冲向那群劫匪。

劫匪们没想到陈天佑竟敢反抗,愣了一下,但很快便反应过来,纷纷举刀迎敌。陈天佑武艺高强,刀法精妙,在劫匪群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青龙偃月刀所到之处,寒光闪烁,血肉横飞。劫匪们被陈天佑的勇猛吓得胆战心惊,渐渐有些招架不住。

为首的大汉见势不妙,大喝一声:“一起上,别让这小子跑了!” 劫匪们听了,鼓起勇气,再次围了上来。陈天佑毫不畏惧,越战越勇。他巧妙地运用轻功,在劫匪之间穿梭,时而挥刀砍向劫匪的要害,时而一脚踢飞冲上来的敌人。经过一番激烈的搏斗,劫匪们死伤惨重,剩下的几个见大势已去,纷纷丢下武器,转身逃窜。

陈天佑也不追赶,他收刀入鞘,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看着满地的劫匪尸体,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他知道,这只是他此行的第一个挑战,前方还有更多的困难等着他。

经过几天的奔波,陈天佑终于来到了镇远府。镇远府繁华热闹,街道上人头攒动,商铺林立,叫卖声、吆喝声此起彼伏。陈天佑牵着马,在街道上走着,欣赏着这座陌生城市的风景。他找了一家客栈,将马安顿好后,便开始四处打听哪里可以卖画。

经过一番询问,陈天佑得知镇远府最大的书画坊是 “墨香斋”,那里汇聚了众多名家的作品,来往的文人墨客、富商巨贾络绎不绝。于是,他带着自己精心创作的画作,来到了墨香斋。

墨香斋的掌柜是一位年过五旬的老者,名叫吴德才,他戴着一副圆框眼镜,身穿一件灰色长袍,手中拿着一把折扇,看起来文质彬彬。他见陈天佑年轻稚嫩,起初并未放在心上,只是随意地翻看着陈天佑的画作。然而,当他看到第一幅画时,眼神瞬间变得专注起来。

那是一幅山水画,画中高山巍峨耸立,云雾缭绕其间,仿佛仙境一般;山脚下,一条河流蜿蜒流淌,河水清澈见底,河面上几只小船轻轻摇曳;岸边,几棵古树郁郁葱葱,树下有几位老者正在对弈,神情悠然自得。整幅画意境深远,笔法精妙,无论是山石的皴法,还是树木的勾勒,都栩栩如生,仿佛将真实的山水景色搬到了纸上。

吴德才越看越激动,他放下画作,上下打量着陈天佑,惊讶地问道:“这画是你画的?”

陈天佑点了点头,微笑着说:“正是在下所作。不知掌柜觉得如何?”

吴德才连连点头,赞叹道:“没想到你年纪轻轻,竟有如此高超的画技。此画意境非凡,笔法精湛,堪称佳作。只是……” 吴德才话锋一转,“如今书画市场鱼龙混杂,想要卖出高价,光有好的作品还不够,还需要有足够的名气。你初来乍到,恐怕很难卖出理想的价格。”

陈天佑听了,心中不免有些失望,但他很快便振作起来,问道:“那依掌柜之见,我该如何是好?”

吴德才沉思片刻,说:“这样吧,明日我在墨香斋举办一场书画拍卖会,你可以在拍卖会上展示你的画作。不过,想要吸引众人的目光,还需要一些特别的手段。”

陈天佑眼睛一亮,连忙问道:“请掌柜赐教。”

吴德才微微一笑,说:“你不是会轻功吗?你可以在拍卖会上,当着众人的面,施展轻功作画。如此一来,必定能引起轰动,让大家记住你和你的画作。”

陈天佑听了,心中大喜,连忙向吴德才道谢:“多谢掌柜指点,在下一定照办。”

第二天,墨香斋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众多文人墨客、富商巨贾齐聚一堂,等待着书画拍卖会的开始。陈天佑站在一旁,心中既紧张又期待。

拍卖会开始后,一幅幅名家画作依次展出,众人纷纷竞价,气氛十分热烈。当轮到陈天佑的画作时,吴德才走上台前,大声说道:“接下来,将为大家展示一位少年奇才的画作。这位少年不仅画技高超,更身怀绝技。下面,请大家欣赏他的独特表演!”

话音刚落,陈天佑纵身一跃,施展轻功,如一只轻盈的燕子般跃上了高高的画架。他手持画笔,在巨大的宣纸上飞速作画。只见他身形矫健,在空中辗转腾挪,时而俯冲而下,时而腾空而起,手中的画笔在宣纸上挥洒自如,不一会儿,一幅生动的画面便逐渐呈现出来。

众人看得目瞪口呆,纷纷发出惊叹之声。有人喊道:“这简直是神仙画画啊!”“从未见过如此神奇的作画方式!”

陈天佑一边作画,一边高声说道:“各位,在下这幅画名为《山河壮丽》,描绘的是我家乡的大好河山。如今,家乡的石桥年久失修,坍塌损坏,严重影响了乡亲们的出行。在下此次卖画,便是为了筹集修桥的银子。希望各位慷慨解囊,助我一臂之力!”

众人听了陈天佑的话,心中对他的侠义之举敬佩不已。当陈天佑完成画作后,众人纷纷竞价。一位富商大声喊道:“我出三千两银子!”“我出三千五百两!”“我出四千两!” 竞价声此起彼伏,价格不断攀升。

最终,一位姓王的员外以五千两银子的高价买下了这幅画。陈天佑激动不已,他向众人深深一拜,说道:“多谢各位的厚爱与支持!有了这笔银子,我定能将家乡的石桥修好!”

拿到银子后,陈天佑一刻也不敢耽搁,立即启程返回渡慕寨。当他带着银子回到寨子时,寨民们闻讯纷纷赶来,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陈天佑顾不上休息,便开始组织寨民们修建石桥。

在陈天佑的带领下,寨民们齐心协力,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一座坚固美观的石板桥终于建成了。石桥横跨龙蟠河,宛如一道彩虹,连接着寨子的两岸。寨民们走在崭新的石桥上,心中充满了感激和喜悦。大家都对陈天佑赞不绝口,称他是寨子里的大英雄。

从此以后,陈天佑的名声在贵州一带传开了。他不仅成为了人们眼中的绘画奇才,更因其侠义之举,受到了众人的敬重和爱戴。而那座由他卖画修建的石桥,也成为了渡慕寨的骄傲,见证着陈天佑的传奇故事,在岁月的长河中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