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笔架叉将军 > 第82章 小试牛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一日,晨光初露,天边泛起淡淡的鱼肚白,陈天佑应一位好友的邀请,踏上了前往邻村集市的路程。乡间小道蜿蜒曲折,两旁是一望无际的绿油油的麦田,微风拂过,麦浪轻轻摇曳,仿佛在向他诉说着清晨的美好。一路上,陈天佑心情格外舒畅,脑海中满是对集市热闹场景的期待,想象着那里琳琅满目的商品和熙熙攘攘的人群。

陈天佑背着一个简单的布包,里面装着一些干粮和水,他步伐轻快,时不时地吹着口哨。路过一片小树林时,清脆的鸟鸣声此起彼伏,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在地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他放慢脚步,感受着这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心中想着,要是每天都能有这样惬意的时光该多好。忽然,一只毛色鲜亮的松鼠从树杈间窜出,抱着一颗松果,好奇地打量着陈天佑,那灵动的模样引得他会心一笑。他伸手想要靠近,松鼠却 “嗖” 地一下,顺着树干消失在茂密的枝叶间。

经过一段不算短的路程,陈天佑终于抵达了邻村。远远望去,集市已是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村口处,高高的木制牌坊上挂着色彩鲜艳的灯笼,随风轻轻摆动,仿佛在热情地欢迎每一位前来赶集的人。走进集市,人潮如织,叫卖声、欢笑声、讨价还价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首独特的市井交响曲。各种摊位整齐有序地排列着,犹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在他眼前徐徐展开。

在集市的一角,有个卖竹编器具的摊位,摊主是个满脸皱纹的老汉,他面前的竹篾堆里,躺着长短不一、粗细各异的竹条,每一根都经过精心挑选,泛着温润的光泽。老汉身旁还放着一把磨得发亮的篾刀,刀刃上还沾着些许新鲜的竹屑,那是他劳作的痕迹。

老汉正专注地编织着一个竹篮,手法娴熟,竹条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他先将较粗的竹条作为骨架,巧妙地交叉固定,再用细竹篾一圈圈缠绕上去,每一次翻转、缠绕都带着独特的韵律。编织过程中,老汉嘴里还不时念叨着一些口诀,像是在和手中的竹条对话。不一会儿,一个精巧的竹篮便成型了,篮身编织紧密,提手圆润光滑。老汉一边编织,一边吆喝着:“竹编竹篮,结实耐用,便宜卖咯!”

陈天佑驻足观看,只见老汉布满老茧的双手灵巧地穿梭在竹条间,那双手上的纹路里还沾着些许竹屑,见证着他多年的手艺生涯。一位年轻的农妇走上前来,拿起竹篮仔细端详,轻轻按压篮身,感受其坚固程度,询问价格后,满意地掏出几个铜板买下,还笑着对老汉说:“您这手艺,编出来的东西就是精致!” 老汉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连连道谢。陈天佑注意到老汉身后的竹架上,还挂着几个造型独特的竹编小摆件,有憨态可掬的小兔子,栩栩如生的小鸟,便饶有兴致地和老汉聊起这些小物件的编织技巧,老汉也不藏私,耐心地为他讲解着。

不远处,一个卖香料的摊位散发着浓郁的香气,各种颜色的香料装在精致的小罐子里,红的似火,黄的如金,紫的若霞。摊位上方还挂着一块布幔,上面用娟秀的字体写着各种香料的用途和功效。摊主是个年轻的姑娘,她穿着色彩鲜艳的衣裳,头发上别着一朵香气扑鼻的野花,热情地向过往的行人介绍着香料的用途和功效。“这是玫瑰香料,不仅能熏衣,还能制成香膏,滋润肌肤。” 她一边说着,一边打开小罐子,让大家闻一闻,感受香料的独特魅力。

一位穿着讲究的妇人在摊位前停留许久,仔细询问着每种香料的搭配方法,姑娘耐心地为她讲解,还拿出纸笔,认真地写下调配比例。这时,旁边一个调皮的孩童被香料的香气吸引,跑过来伸手就要抓罐子,姑娘眼疾手快,轻轻握住孩童的小手,笑着说:“小宝贝,可不能乱动哦,这些香料很珍贵的。” 孩童被逗得咯咯直笑,妇人也被姑娘的举动逗乐,气氛十分融洽。最后妇人挑选了几罐,满意地离去,临走时还不忘夸赞姑娘:“你这姑娘,不仅香料好,人也贴心!” 姑娘送走妇人后,转头发现陈天佑在一旁微笑着观看,便大方地邀请他过来闻闻其他香料,两人还交流起不同香料在生活中的妙用。

沿着集市的街道继续前行,有卖新鲜蔬果的摊位,红彤彤的苹果表皮泛着诱人的光泽,仿佛抹了一层蜜糖;黄澄澄的梨子饱满圆润,散发出清甜的果香;翠绿鲜嫩的蔬菜上还挂着清晨的露珠,在阳光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一位卖菜的大娘正细心地擦拭着菜叶上的泥土,她的摊位前摆着一个小牌子,上面写着 “自家种的,绿色无污染”。旁边一个卖水果的小伙子,正拿着一个大喇叭大声吆喝:“快来瞧一瞧,看一看咯,刚摘的水果,又大又甜,不甜不要钱!” 还不时切开一个水果,让顾客免费品尝。

还有卖精美手工艺品的摊位,小巧玲珑的木雕上,雕刻着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每一刀都刻画得细致入微;色彩斑斓的刺绣作品,针法细腻,图案精美,仿佛能让人感受到绣娘指尖的温度;造型别致的陶器,表面光滑,纹理独特,充满了古朴的韵味。一位木雕师傅正专注地雕刻着一个人物木雕,他手中的刻刀在木头上轻轻游走,木屑纷飞,不一会儿,人物的轮廓便清晰可见。陈天佑站在一旁看得入神,木雕师傅抬头看到他,便放下刻刀,和他聊起雕刻这门手艺的传承与发展,还说起自己为了雕刻出满意的作品,常常废寝忘食的故事。

而最吸引人的,当属卖特色小吃的摊位。热气腾腾的包子铺前,蒸笼里不断冒出白色的雾气,浓郁的肉香扑鼻而来。店主是一位面容和善的大叔,他戴着白色的围裙,熟练地掀开蒸笼,露出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包子,褶皱均匀,好似一朵盛开的菊花。他一边招呼着顾客,一边讲述着自家包子的独特秘方,说这馅料是用十几种调料精心调制而成,面皮也是经过多次揉制,口感松软有嚼劲。

香气四溢的烤红薯摊,火苗舔舐着红薯,发出 “滋滋” 的声响,红薯的表皮被烤得金黄酥脆,散发出阵阵香甜。摊主是个憨厚的中年男子,他满脸笑容地说:“小哥,来一个吧,这红薯又甜又糯,保准你吃了还想吃!” 陈天佑点点头,买了一个,剥开滚烫的外皮,金黄的红薯肉冒着热气,咬上一口,香甜软糯,暖到了心里,仿佛儿时母亲煮的甜汤,充满了家的味道。这时,旁边一个小孩眼巴巴地看着陈天佑手中的红薯,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小孩的母亲见状,有些不好意思地拉了拉孩子。陈天佑看到这一幕,便又买了一个红薯递给小孩,小孩开心得直跳,母亲连忙道谢,陈天佑笑着说:“没事,小孩子喜欢吃就好。”

酥脆可口的麻花摊,刚出锅的麻花在油锅里翻滚,变得金黄诱人,撒上一层白糖,甜香四溢。摊主是一位年轻的姑娘,她正熟练地将麻花从油锅里捞出来,放在一旁的架子上沥干油。她还准备了一些小纸袋,方便顾客携带。陈天佑走到麻花摊前,姑娘热情地招呼他:“公子,尝尝我们家的麻花吧,又香又脆,买一斤还送半斤呢!” 陈天佑被姑娘的热情所感染,便买了一些,尝了一口,果然酥脆香甜,赞不绝口。

陈天佑穿梭在人群中,时而驻足欣赏精美的手工艺品,与匠人交流制作工艺;时而被特色小吃的香味吸引,忍不住买上一份品尝。他走到一个卖糖画的摊位前,老师傅坐在一个小炉子旁,炉子上的铜锅里,糖稀正冒着泡泡,散发着甜甜的香气。老师傅的摊位前围满了孩子,大家都睁大眼睛,好奇地看着老师傅制作糖画。

老师傅用勺子舀起滚烫的糖稀,在石板上飞快地勾勒出各种图案。他手腕灵活地转动,糖稀如丝线般流淌,不一会儿,一条栩栩如生的龙就出现在眼前,龙鳞、龙须都刻画得细致入微。陈天佑看得入了迷,毫不犹豫地买了一个,含在嘴里,甜甜的味道在舌尖散开,让他想起了小时候,每当赶集,父亲都会给他买一个糖画,那是他最快乐的时光。这时,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拽着母亲的衣角,眼巴巴地看着糖画,嘴里嘟囔着:“娘,我也要。” 母亲无奈地笑着,正要掏钱,陈天佑却将自己的糖画递给了小男孩,小男孩眼睛一亮,连忙说了声 “谢谢哥哥”,开心地跑开了,母亲也感激地向陈天佑道谢,陈天佑笑着摆摆手,继续在集市中闲逛。

就在陈天佑沉浸在集市的欢乐氛围中时,突然,一阵激烈的争吵声从不远处传来,打破了集市的喧闹。陈天佑心中一紧,循着声音望去,只见几个凶神恶煞的大汉,正围着一个卖布的小摊。那几个大汉身材高大魁梧,满脸横肉,眼神中透露出凶狠与霸道。他们嘴里不断地对摊主肆意辱骂,言语污秽不堪,同时还动手抢夺摊位上的布匹,将原本整齐摆放的布匹弄得乱七八糟。

原来,这几个大汉是附近有名的地痞流氓,经常在集市上欺压弱小,强买强卖。他们早就盯上了这个卖布的老人,想要从他这里敲诈一笔钱财。老人不肯就范,他们便恼羞成怒,开始动手抢夺。摊主是一位瘦弱的老人,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鬓角的白发在风中微微飘动。面对这几个大汉的欺负,老人满脸惊恐,浑浊的眼中满是无助与绝望。他颤抖着双手,试图护住自己的布匹,却又无力反抗,只能苦苦哀求:“各位大爷,求求你们了,这是我全家的生计啊,放过我吧!” 可那几个大汉根本不为所动,反而变本加厉,下手更加粗暴。其中一个大汉一把抓住老人的衣领,恶狠狠地说:“老东西,别不识好歹,乖乖把钱交出来,不然有你好看!”

“光天化日之下,你们怎能如此欺负人!” 陈天佑见状,心中涌起一股怒火,正义感瞬间被点燃。他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大步朝着摊位走去,大声呵斥道。那声音坚定有力,在喧闹的集市中格外清晰。几个大汉听到陈天佑的声音,纷纷转过头来,满脸不屑地看着他。为首的一个大汉,身材比其他几人更加魁梧,脸上的横肉随着他的动作微微颤动。他冷笑一声,语气中充满了轻蔑:“小子,少管闲事,不然有你好看的!” 说着,还故意晃了晃拳头,试图恐吓陈天佑。

陈天佑毫不畏惧,他向前走了一步,目光坚定地直视着大汉的眼睛,语气坚决地说道:“你们这种恶霸行为,我今天管定了!”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股不容置疑的气势,仿佛在向大汉们宣告,自己绝不会退缩半步。大汉们见陈天佑不肯退缩,顿时恼羞成怒。为首的大汉大喝一声,挥舞着粗壮的手臂,朝着陈天佑冲了过来。他的拳头像铁锤一般,带着呼呼的风声,直取陈天佑的面门,速度之快,让人目不暇接。周围的百姓们见状,纷纷惊呼出声,为陈天佑捏了一把汗。

陈天佑却不慌不忙,他从小跟随名师学习武艺,不仅精通各种拳法、刀法,还练就了一身精妙的轻功。此刻,他微微侧身,运用所学的轻功,身形如电,巧妙地避开了大汉的攻击。那大汉的拳头重重地砸在空处,由于用力过猛,身体一时失去平衡,向前踉跄了几步。陈天佑抓住这个机会,迅速贴近大汉,使出一招 “猛虎扑食”,双掌如虎爪般迅猛地抓向大汉的肩膀。大汉反应过来,想要格挡,却为时已晚,肩膀被陈天佑狠狠抓住,疼得他龇牙咧嘴。

紧接着,其他几个大汉一拥而上,将陈天佑团团围住。他们从不同的方向,向陈天佑发动攻击,拳脚相加,一时间,拳风呼呼作响。陈天佑却丝毫不乱,他在人群中灵活穿梭,凭借着精妙的轻功,巧妙地躲避着大汉们的攻击。他的身影如同鬼魅一般,在大汉们之间来回闪现,让大汉们眼花缭乱,根本无法捉摸他的行动轨迹。一个大汉瞅准时机,朝着陈天佑的后背踢来,陈天佑早有防备,一个鹞子翻身,躲开攻击的同时,顺势一脚踢在大汉的小腿上,大汉吃痛,单膝跪地。

在躲避攻击的同时,陈天佑还不时地发动反击。他看准时机,从腰间掏出一把铁尺。这铁尺点穴之术,是他从陈昌武那里学来的。陈昌武是一位隐世高手,精通各种奇门绝技,尤其是点穴之术,更是出神入化。陈天佑跟随他学习多年,如今终于在实战中得到了运用。他的铁尺如同一把灵动的毒蛇,在大汉们的身上游走,准确地刺向他们的穴位。每一次出手,都让大汉们痛苦不堪。他先是点中一个大汉的曲池穴,那大汉手臂瞬间失去力气,手中的木棍 “当啷” 一声掉在地上。接着又快速移动,点向另一个大汉的足三里穴,大汉只觉腿部一麻,“扑通” 一声摔倒在地。

“啊!我的手臂动不了了!” 一个大汉突然发出痛苦的叫声,他的手臂无力地垂了下来,脸上满是惊恐与难以置信。“我的腿好麻,站不稳了!” 另一个大汉也摇晃着身体,最终腿软得跪在了地上,豆大的汗珠从他的额头上滚落下来。大汉们纷纷发出痛苦的叫声,他们的身体逐渐失去了控制,有的瘫坐在地上,有的抱着受伤的部位不停地呻吟。他们惊恐地看着陈天佑,眼中充满了畏惧,仿佛眼前的少年是一个不可战胜的恶魔。

仅仅几个回合,陈天佑就将这几个大汉打得落花流水。他站在原地,神色平静,呼吸均匀,仿佛刚才的激烈战斗对他来说只是小菜一碟。周围的百姓们看到这一幕,先是一愣,随后纷纷鼓掌叫好,他们的掌声如雷鸣般响亮,久久回荡在集市上空。“这位公子真是好功夫!”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竖起大拇指,满脸赞叹地说道。“是啊,多亏了这位公子,不然这位老人家可就惨了!” 一位抱着孩子的妇人感激地说道,眼中满是敬佩。百姓们的赞扬声此起彼伏,陈天佑的名声在这个小集市上再次传开。而那几个大汉,在众人的唾弃声中,灰溜溜地逃走了,他们一边跑,一边回头恶狠狠地看着陈天佑,嘴里还嘟囔着:“小子,咱们走着瞧!” 但从他们惊恐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们内心深处已经对陈天佑充满了畏惧,发誓以后再也不敢在陈天佑面前放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