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库空虚,之后他们还要给边关守军送粮食呢,这些捐赠的钱财和粮食,他们自然是照单全收啦。
两人对视一眼,眼中都满是笑意。
次日,富商捐赠的事情就像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遍了附近的各大城镇。
消息所到之处,人们议论纷纷……
起初,富商还十分担心会不会有什么后续的麻烦事,毕竟他的本意只是为了救儿子,担心这种行为会被人误解或者带来其他不良影响。
他整日提心吊胆,时刻关注着衙门那边的动静。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衙门那边不仅没有传来任何坏消息,反而传出了自己捐赠了多少银两和粮食用于赈灾的消息,而且钦差还特地出了告示,在告示中对富商的大义之举赞扬了一番。
这告示一贴出,引得众人纷纷围观,大家对富商的行为赞不绝口。
富商得知这个消息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万万没想到,原本只是为了救儿子而捐钱,竟然阴差阳错地为自己博得了一个好名声。
他心中既惊喜又感慨,觉得这一切仿佛是命运的安排。
而其他心中有鬼的世家、商人们,在各种打探之后,了解了这位富商是因为救自家闯祸的小儿子才捐赠财物,一瞬间仿佛被打通了任督二脉。
他们原本因害怕钦差清查而惶惶不可终日,整日里提心吊胆,不知如何是好。
如今听闻此事,心中顿时有了新的想法。
这些世家商人们心想,既然这位富商能通过向钦差捐赠财物的方式,不仅解决了自家儿子的麻烦,还博得了一个好名声,那自己为何不效仿呢?
说不定既能借此机会讨好钦差,让他们不再追究自己以往的过错,又能为家族挣得一些好口碑,可谓一举两得。
于是,这些世家商人们纷纷行动起来。
他们心中都打着如意算盘,期待着通过这次捐赠,能如同那位富商一般,花钱化解潜在的危机,为家族迎来新的转机。
只要家族不遭遇抄家流放这般灭顶之灾,舍弃一些银钱和粮食根本算不得什么。
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只要家族根基尚存,日后总有重新兴旺的机会。
从这日起,宋凌秦和石峥每抵达一处新地方,便如同置身于一场盛大的物资盛宴之中,大批的捐赠如潮水般涌来。
那些沉甸甸的银钱、堆积如山的粮食,源源不断地被送到他们面前。
尽管在赈灾过程中,他们慷慨地赠出了数量可观的粮食,以解受灾百姓的燃眉之急。
可是手中的银钱和粮食却越来越多了。
等苏沐瑶与他们成功汇合。
三人聚在一起,再仔细核对各种信息时,才发现,前来捐赠的那些人家,大多风评不太好。
平日里,这些家族或多或少都传出过一些欺压百姓、为富不仁之类的负面消息。
瞬间就猜到原来这些人都是抱着花钱买平安的心思,试图用捐赠来讨好他们,以求躲过可能到来的惩处。
几个人一琢磨,这事儿还是得赶紧上报。
而且捐的东西越来越多,后面还有更多粮食和银子该怎么安排,必须快点请示皇上拿主意。
宋凌秦赶紧掏出信鸽,把消息送了出去。
在等待陛下消息的这段时间里,宋凌秦和石峥便决定逗留在这个镇子上。
然而,他们的停留却将当地知府吓得够呛。
这位知府平日里虽然表面上兢兢业业,但暗地里在诸多事务中仍暗行着诸多见不得光的勾当。
钦差大人的突然到来本就令他胆战心惊,如今又听闻钦差居然还要在镇子上停留,这让他不禁浮想联翩,内心的恐惧如同野草般疯狂生长。
只能连忙派人送出消息。
而那些跟知府勾结的世家大户听闻知府传递的过来的这个消息,急得如锅上蚂蚁。
这些平日里养尊处优、不可一世的世家大族,此刻也没了往日的镇定与从容。
他们心中纷纷猜测着钦差们是否已经盯中了谁家,打算再次抄哪一家祭旗。
他们赶忙找了个隐秘的时间,聚在了一起。
昏暗的房间里,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世家大户们你一言我一语,激烈地讨论着应对钦差们的办法。
有的提议主动向钦差示好,用捐赠的名义送上更多的金银财宝,希望能以此来打动钦差,让他们高抬贵手;
有的则主张暂时收敛锋芒,隐藏好自己的罪行,现在还不知道哪家被盯上,不能自乱阵脚;
还有的甚至提议干脆联合起来,想办法给钦差制造麻烦,逼他们离开。
当有人提出给钦差制造麻烦这个主意后,瞬间引来了众人的一致讨伐。
毕竟,之前博陵崔氏的惨痛教训还历历在目。
博陵崔氏主家在收到旁支被抄家的消息时,仗着老太爷的遗言,还请动了那位,派出了武功高强的暗卫,妄图拖延时间,阻碍钦差办案。
可结果呢?
那些暗卫不仅没能起到作用,反而全部被抓。
幸亏暗卫都不能说话、招供,不然早翻车了。
更何况,在场的这些世家大族,大多都是些没权没势的小家族,根本无法与博陵崔氏相提并论。
若是贸然给钦差制造麻烦,就怕是以卵击石,只会落得个更悲惨的下场。
这时,有人又传出一则消息,更是让众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据说这次前来的,可不只是两位钦差,还有一位颇具神通的国师大人。
而且,这位国师大人一直藏在暗处,至今都没有露过脸。
这一路以来,听闻赈灾的队伍遇到了流民、山匪,甚至还有暗卫的袭击,可奇怪的是,居然没有折损过一人。
众人不禁暗自揣测,这其中是否都有国师大人在暗中出手相助?!
这个猜测让大家对隐藏在暗处的国师大人感到越发感到恐惧,深知此次面对的绝非普通对手。
大家围坐在一起,激烈地讨论了许久,你一言我一语,各种主意层出不穷,但始终都没能商量出一个切实可行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