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澜川偏头,思索了下后,果真接过来,咬了口。
甘甜的味道自口到心,许是被慕云舒的镇定所感染,景澜川放松下来,轻声问道
“二嫂,你紧张吗?”
慕云舒摇了摇头,理所当然地道:“我又不考,紧张什么?”
景澜川:“......”
安静了会后,景澜川又问:“如果是你考,你紧张吗?”
慕云舒再次摇了摇,视线环顾了圈:“我肯定不会是最差的,有什么好紧张?”
景澜川表示认同地点了点头,果然镇定了许多。
另外一边的杨双修也学着景澜川吃着点心,只是他一口咬大了,有点噎,想去拿茶水,动作又不敢太大,只能抿着嘴唇,用手跟苏孝廉比划着。
苏孝廉神思不知道飘去了哪里,任凭杨双修怎么挥都没反应。
憋的脸都红了,苏君禾递过去了一杯茶水,他轻叹了口气,扯了下苏孝廉。
苏孝廉如梦初醒,茫然地看向杨双修,不解地问:“你怎么了?”
杨双修只能摆了摆手,好不容易把桃花酥给咽了下去。
这时,鸣锣声响起,殿试正式开始。
太子笑道:“本宫先前参加皇叔的府宴,听到了些很有意思的话,其中有一句,印象很深刻,便作为了去年应试的考题,在东宫僚属间闲谈论证,今日便也以此考考你们吧。”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这句是什么。
太子顿了下后,说道:“这句话是‘我之来处,究有何轻’以此句,烦请各位论证下,富庶与贫瘠,对国家发展的选择与影响。”
此话在宽阔的阁中落下后,几乎参与过郡主生辰宴的人,都将视线望向了慕云舒。
慕云舒其实手中的那块桃花酥还没吃完,下意识地就看向了太子。
太子眉眼温润,也向慕云舒笑了下,算是回应。
慕云舒不敢再吃,把桃花酥放了下来,佯装镇定地喝了杯茶水。
不过大部分的人,甚至连前面那句从何而来都不清楚,只能将太子的话,反复的进行琢磨。
太子给了一盏茶的功夫,然后就让人按照先右后左的顺序依次上前来论证作答。
前后顺序,有好有坏,别人的答题思路有可能给后面的人启发,也有可能直接断了后面人的路,所以无论先后,都有自己的优劣。
但很显然,这样的题目对于这些只有十来岁的孩子是一种很大的考验,题目到底是什么意思,又该往哪上面答,贫瘠和富庶指的是什么,又怎么关联国家的发展上面。
从一开始的理解题目,就能难倒一片,更别说在这种庄严肃穆的环境中进行答题。
很快,最右上边的第一个就被要求上前答题。
那学生战战兢兢地以乌龟的速度挪了上去,很显然他没什么好的思绪,只能从自身出发来答“我之来处,究有何轻”来表达自己的学习辛苦,以及为国家报效的忠心。
且不论题目中心有没有抓准,就是文辞上,他就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前言不搭后语,想到哪里就说哪里,显然是因为太过紧张,根本在脑海中理不出个逻辑来。
等到他答完后,早吓的面如土色,跪地求饶。
太子并没有流露出任何厌恶或者不高兴的神情来,反问温声道
“你不必担心,本宫说了,无论你们答的好不好,本宫都不会为难你们,既然已经答完,就回去吧。”
那学生才感激涕零地退了回去。
因为他提出了一个思路,后面几个都照着这个思路走,只是论证词句上有偏差。无论磕磕绊绊还是流畅,太子都未表露分毫。
到了苏孝廉的时候,他还神游天外,似乎还没想好该往哪里答题。
苏君禾再次扯了他一下,他才清醒,急忙上前,先行了一礼,手有些轻轻地颤抖,小心翼翼地说道
“贫瘠与富庶,是.......是有区别的,这膏腴之壤,沃野......千里,如锦绣铺陈,刚柔并济。黑壤吐息,蒸腾......甘芳。
稻粱菽麦,不待人力而自丰,桑麻果蔬,稍加培植则蓊郁。五谷不催自熟,桑麻不劝自茂。”
苏孝廉越答越顺,顿了下后,犹如背书般继续道:“硗确之地,土薄石多,砂砾杂陈。飞沙走石,四时荒寂。斥卤盐碱,草木难生。贫瘠......”
苏孝廉像是找到了答题思路,针对何为贫瘠、何为富庶,进行了辞藻华丽的辩证。
慕云舒都不得不佩服他,不愧是苏家学堂出来的,引经据典、鞭辟入里,文辞斐然,字句优美。而且越说越顺畅,一开始还有些磕巴,后面开始流利飞扬,简直把所有美好的词都给编入了其中。
等到他说完后,太子一直无悲无喜的面庞上有了些喜悦,轻笑道
“不愧是出自苏家学堂,当真是学富五车,这华丽文采,本宫自叹不如,难怪苏家多入翰林。苏公子辛苦,请坐。”
苏孝廉有些飘飘然,整个人放松了下来,再次向太子行了一礼,步履从容地走了回去。
有了太子的夸奖,后面的又默认了苏孝廉的答题思路。
但也只能是思路,因为论文墨诗书,苏孝廉几乎把所有好的词都给说完了,直接堵死了后面人的论证。
两个学生挖空了心思,也没找到更好的辞藻,有一个甚至要引用了苏孝廉的话。
苏孝廉镇定地坐在那里,但嘴角上却已经浮现了笑意,他暗暗心想,这样下去,当无人能在文采上超过他。
不咸不淡地过了两个后,杨双修站了起来,坦坦荡荡地走到了殿前,向太子行礼后,答道
“贫瘠与富庶,是与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的,贫者,或困于土地之贫,或困于学识之贫,或困于金银之贫。
土地贫瘠可迁移,如愚公移山。可改造,如精卫填海。可学习,如程门立雪。
学识之贫,可言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杨双修站在那里,气势就很足,跟前面的人相比,简直可以说是优秀,既落落大方,又侃侃而谈,甚至扬手踱步,自信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