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辽国公 > 第419章 朱标遥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浙东集团中一位老臣赶忙出列,伏地叩首,忧心忡忡道:“陛下圣明,然太子殿下平日政务缠身,诸事繁杂,东宫内外诸多事务皆仰仗太子裁决。

今若再遥领山东新政改革之事,恐精力难支。

山东新政改革非比寻常,千头万绪,稍有差池,便误大事。

还望陛下怜惜太子,另作他谋,以免因顾及不周,累及新政推行,于国于民不利啊。”

言罢,仍伏于地,久久不起,静候朱元璋示下。

朱元璋闻言,转头看向朱标,目光中满是期许与询问之意,温和道:“标儿,你意下如何?”

朱标从容出列,躬身一礼道:“父皇,儿臣以为,虽政务繁忙,但此事关乎山东百姓福祉与国家兴衰,儿臣愿接下这差事。儿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父皇所托,与陈园一同,将山东新政改革之事办好。”

朱标心中透亮,深知父皇此举深意,乃是有意为他培养能臣班底,于他日后继承大统意义非凡。

如此难得之机,岂有推辞之理?故而不假思索便应下这桩差事。

李善长微微皱眉,出班奏道:“陛下,太子殿下心怀壮志,愿为朝廷分忧,实乃国之幸事。然遥领一事,或存弊端。山东新政改革,事涉实操,诸多细节需临场决断。

太子殿下身处京城,诸多事务缠身,纵有陈园代行,遇突发棘手之事,一来一往奏报请命,恐延误时机,致改革受阻。还望陛下三思。”

李善长虽未直言反对,却委婉表明了心中顾虑。

杨宪见状,赶忙出列,恭敬奏道:“陛下,李大人所虑虽有道理,但臣以为,可令山东方面每个季度回京,详尽上报改革进度。如此,太子殿下既能随时知悉详情,以便适时指引。

况且,还有辽东方面可从旁辅助,辽东经新政发展成效显着,其经验足以为山东借鉴。有此双重保障,想来此次山东新政改革,不会生出太大问题。”

朱元璋微微点头,面露赞同之色,缓缓说道:“杨宪所言有理。标儿正值年富力强,多经些事方能积累治国经验。山东新政改革,既关乎民生,又涉政务革新,对他而言,恰是磨砺的良机。就依此安排,众卿需全力辅佐太子与陈园,万不可懈怠。”

下得朝堂,朱标甫一回到东宫,便见诸多官员已在等候。

众人面上或带谄媚,或露殷切,那目的,不言而喻。

无非是想借此次山东新政改革之机,攀附太子,在新政事务中谋得一职半位,为自己的仕途铺就坦途,也好在日后朝中多几分倚仗。

见朱标归来,众官员赶忙齐齐躬身行礼,其中一位年逾五旬的官员满脸堆笑,率先开口道:“太子殿下英明神武,此番领命山东新政改革,实乃山东百姓之福,天下苍生之幸啊!殿下年纪轻轻便有如此担当,日后治国理政,必能让我朝昌盛,万邦来朝。”

紧接着,一位年轻些的官员也急忙附和:“正是正是,殿下素有贤名,心怀天下。这山东新政改革之事,在殿下引领下,必定顺遂。我等愿为殿下效犬马之劳,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又有一人上前一步,恭敬说道:“殿下,山东新政改革,事务繁杂,需各方人才通力协作。我等虽才疏学浅,但对殿下忠心耿耿,还望殿下能在新政中给我等一个为朝廷效力、为殿下分忧的机会。”

众官员你一言我一语,皆是对朱标的奉承之语,同时也暗暗表明欲参与新政事务之心。

朱标面露温和笑意,开口说道:“诸位大人不必如此多礼。山东新政改革一事,确才刚起头,具体施行章程,尚需些时日方能拟定完备。

目下诸事未明,诸位大人各有职司,政务缠身,还是各自忙去吧。待日后有需,本殿下自会相召。”

众官员听闻,只得讪笑几声,笑容中颇有些尴尬与无奈。

旋即,他们又齐齐躬身,恭敬说道:“谨遵太子殿下吩咐。”

言罢,便陆续转身告辞,脚步匆匆,身影渐次消失在东宫之中。

李善长回到府邸,面色凝重,径直走向书房。

其子李祺见父亲神色有异,满心担忧,赶忙跟了进去,轻声问道:“父亲,您为何事这般发愁?可是朝中出了何事?”

李善长重重叹了口气,缓缓坐下,抬眼看向李祺,说道:“祺儿,今日朝堂之上,说起山东新政改革,陛下竟让太子遥领,陈园代行。这其中诸多关节,实叫为父忧心呐。”

李祺身为崇宁公主驸马,与皇室联姻,身份自然非比寻常。

此刻听闻父亲所言,不禁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父亲,既是陛下旨意,又有太子殿下领命,这新政改革或有一番新气象,您所忧何事?”

李善长神色忧虑,缓缓说道:“祺儿,这新政改革本意确是利国,可如此安排,往后山东之地,我等恐难再像从前般布局。

咱们身后一众官员,向来在地方诸事上有所谋划,如今机会被这新政一改,他们岂会甘心?日后怕是要生出许多事端来。”

李祺略一思忖,赶忙说道:“父亲,依孩儿之见,要不孩儿寻个时机,去拜访拜访太子殿下?探探殿下口风,或许能为咱们在这新政改革中寻得些转圜余地,也免得身后官员人心浮动。”

李善长自是明白李祺是想凭驸马身份与朱标攀附亲近。

当下缓缓摇头,叹道:“罢了。虽说名义上你与朱标是姻亲,可这等关系,关键时刻难有大用。你瞧瞧朱标与辽国公常孤雏,那可是实打实的姻亲。你贸然前去,非但讨不着好,弄不好还惹来太子嫌恶,白费力气。”

李祺一听,赶忙又道:“父亲,既然如此,不若让崇宁公主出面?公主乃太子妹,想来太子殿下总不会不给自己妹妹这个情面,或许能从太子那知晓些新政内幕,也好为咱们打算。”

李善长眉头深锁,闭目沉思良久。

末了,缓缓睁眼,开口道:“也罢,那就试上一试。只是此事切不可操之过急,需徐徐图之。你回去告知公主,行事务必谨慎,莫要弄巧成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