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败,则提头来见!”

这七个字,如同一道滚雷,在寂静的奉天殿内轰然炸响。

满朝文武,无不动容。

他们看着那个跪在大殿中央的少年,看着他那张尚带稚气的脸庞上,那双燃烧着钢铁意志的眼睛。这一刻,再没有人敢将他视作一个黄口小儿。那份以身家性命为赌注,为国-家未来探路的决绝与担当,足以让在场所有久经宦海的老臣们,感到由衷的震撼与敬佩。

蓝玉张了张嘴,那句“黄口小儿,口出狂言”到了嘴边,却怎么也说不出来。他一生自负勇武,敢在数万敌军中冲杀,但像朱雄英这样,将自己的性命与一支军队、一种思想的未来,如此紧密地捆绑在一起,他自问……做不到。

这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更是一种对自身理念,强大到近乎偏执的自信。

御座之上,朱元-璋死死地盯着自己的孙儿。他的心中,早已掀起了滔天巨浪。

“非对称优势”…… “降维打击”…… “战争形态”……

这些陌生的词汇,在他这位马上皇帝的脑海中,不断地回响、碰撞,最终,与南洋那份屈辱的战报,与东瀛那份辉煌的捷报,完美地印证在了一起。

他想起了当年在鄱阳湖,自己是如何利用火攻与风向,以弱胜强,击败了陈友谅的巨舰。那,不也是一种利用了“非-对称优势”的战法吗?

他又想起了燕王在奏疏中描述的,他仅仅是将舰队开到博多湾,那山一般的宝船,那黑洞洞的炮口,就足以让东瀛的诸侯们丧失战意,俯首称臣。这,不也是一种“降维打击”吗?

是了!

全都对上了!

朱元璋的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精光。他终于明白了!南洋的惨败,错的不是将领,不是士兵,甚至不是他朱家的血脉不够勇猛。错的,是思想!是整个大明军队,从上到下,那套已经沿用了数百上千年,早已落后于时代的战争思想!

而他的孙儿,朱雄英,是整个大明朝堂之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看清了这个问题本质的人!

他不仅看清了,还早已未雨绸缪,亲手打造了那支名为“模-范营”的“解药”!

想到这里,朱元璋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后怕与庆幸。后怕的是,若无此败,大明还将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沉睡多久?庆幸的是,上天,为他,为大明,赐下了这样一个能够洞悉未来的圣孙!

“好……”

朱元-璋缓缓地从龙椅上站了起来,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他一步步走下御阶,亲自来到朱雄英的面前,将他从冰冷的金砖上扶起。

他没有说话,只是用那双饱经沧桑的手,重重地拍了拍孙儿的肩膀。千言万语,尽在其中。

随即,他转过身,面对着满朝文武,那股属于开国帝王的、睥睨天下的霸气,再次回到了他的身上。

“咱,想了一夜。”他的声音不大,却威严无比,“咱想不通,为何我大明的艨艟巨舰,会敌不过那红毛番的几艘破船。咱也想不通,为何咱的儿子,一个在南边被打得丢盔弃甲,另一个在东边却能扬我国威。”

“直到刚才,咱的圣孙,为咱解开了这个谜。”

他目光如电,缓缓扫过蓝玉、徐达等一众武将。

“你们,都是随咱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兄弟。你们的勇猛,天下无双。咱信你们。”

“但是,”他话锋一转,声音变得严厉起来,“你们的脑子,已经跟不上这个世道了!你们的眼睛,还只盯着眼前的刀把子、马鞭子!而人家的刀,已经伸到千里之外了!”

“时代变了!”他几乎是吼出了这句话,用的是孙儿的原话,“你们若是不想被这个时代淘汰,不想让你等用命换来的功劳,变成后世史书上的笑话,就给咱把你们那套老祖宗的玩意儿,暂时收一收!”

他深吸一口气,一锤定音。

“传咱旨意!”

“从今日起,‘模范营’扩编为‘神机营’,定员三千!由皇太孙朱雄英,全权节制!所需军械、粮饷,工部、户部,必须优先供给,不得有误!”

“另,于京师专设‘武备学堂’,同样由太孙主管。凡我大明军中,副将以上将领,无论功劳大小,都必须分批入学,学习算学、格物、地理,以及太孙所创之‘新军事学’!学不成的,给咱滚回家种地去!”

“至于南洋之仇……”

他顿了顿,眼中杀机毕现。

“这笔账,咱记下了。但何时报,怎么报,得听咱孙儿的。咱要的,不是一场匹夫之勇的复仇,而是一场彻彻底底的、让那些红毛番永世不敢再窥伺我中华的……碾压!”

一道道谕令,如同惊雷,在殿内炸响。

所有人都明白,经此一役,大明军队的天,要变了。军事改革的主导权,已经从五军都督府和兵部这些传统衙门,不可逆转地,转移到了东宫,转移到了这位年仅十五岁的皇太孙手中。

蓝玉站在那里,脸色铁青,双拳紧握。他不甘,却又无力反驳。皇帝的金口玉言,已经为这场新旧之争,画上了句号。他只能看着那个少年的背影,眼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嫉妒,有不屑,但更多的,是一种被时代浪潮抛弃的茫然与不甘。

朝会散后,朱雄英独自走在返回东宫的路上。秋日的阳光透过宫墙上的琉璃瓦,在他身上洒下斑驳的光影。

他知道,他赢了。他为他的新军,为他的新思想,争取到了最宝贵的生存空间与发展机会。

但他没有丝毫的轻松。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真正的考验,还远未到来。朝堂之上的胜利,终究只是纸上谈兵。只有一场真正的、酣畅淋漓的实战大捷,才能彻底堵住所有质疑者的嘴,才能让他的军事改革,真正深入到这个帝国的骨髓。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望向了北方。

在那片广袤的草原之上,四叔朱棣引来的那匹饿狼,差不多……也该露出獠牙了。

真正的棋局,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