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养成类打造独一无二的景区 > 第384章 殊途同归,大奖各归其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84章 殊途同归,大奖各归其主

李世民的“贞观万象文化云平台”展示了科技赋能文化的巨大潜力。观众可以通过VR设备“行走”在虚拟的唐代街市,与“李白”对诗,观看“胡姬”跳柘枝舞。平台上的互动课程和趣味内容,让学习历史变得生动有趣。其宏大的架构和丰富的应用场景,展现了科技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上的无限可能。

嬴政压轴出场,他没有炫目的演示,而是沉稳地介绍了他那经过“瘦身”的《科创项目简易管理指南》。他通过一个实际的小项目案例,展示了如何运用指南中的标准化流程进行任务分解、进度跟踪和风险评估,有效提升了项目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虽然依旧严谨,但实用性大大增强,让众多项目经理看到了价值。

评审团结合创新性、实用性、技术含量、市场潜力等综合因素,进行了激烈讨论。最终,大赛结果皆大欢喜:

· 朱元璋的“大明智能田园助手” 荣获 “最具实用价值奖” ,评语是:“扎根需求,解决实际问题,科技赋能传统农业的典范。”

· 乾隆的“乾隆御览智能艺术台” 荣获 “最佳用户体验与设计奖” ,评语是:“科技与美学的完美融合,提升了数字生活的艺术格调。”

· 李世民的“贞观万象文化云平台” 荣获 “最具文化创新与社会影响力奖” ,评语是:“以科技激活历史,以文化连接古今,格局宏大,意义深远。”

· 嬴政的《科创项目简易管理指南(mVp版)》 荣获 “最佳流程与规范奖” ,评语是:“为无序的创新注入秩序的智慧,奠定了高效协作的基石。”

大赛落幕,但科技创新精神却在各位皇帝心中生根发芽。他们并未止步于奖项,而是开始了更深入的交流与合作。

朱元璋主动找到乾隆,虚心请教如何让他那App的界面“看起来更顺眼点”;乾隆则对李世民平台使用的VR技术产生了浓厚兴趣,探讨能否用于沉浸式艺术展览;李世民则向嬴政咨询,如何将标准化管理思想融入文化平台的后续运营与迭代;连嬴政,都开始悄悄研究朱元璋的种菜机,思考如何将其纳入景区标准化农业改造计划。

霍去病看着各位陛下从各自为政到相互请教,从固执己见到博采众长,深感欣慰,对李白感叹:“看来,这科技创新大赛,比的不仅是技术,更是心胸和眼界啊!”

诗仙李白全程观摩,心潮澎湃,挥毫泼墨,写下《万象更新赋·科创篇》:

“皇家科技大赛,各展其所能。

洪武造机为农耕,巧思化入智能中。弘历设计艺术统,代码亦求意境浓。

世民搭建文化台,古今穿梭虚拟境。始皇定立标准系,乱麻理顺见真功。

初时闭门造车苦,笑料百出显真性。

中期评审受点拨,融合创新方向明。

终场演示放异彩,实用美观规范并。

奖项虽分各有属,交流借鉴情更融。

科技本无界,创新路千重。

包容并蓄纳百川,方能笑傲时代峰。”

如今,景区的科技创新氛围空前浓厚。朱元璋的智能种菜机已在御菜园投入使用,并计划推广;乾隆的艺术系统成为了景区数字艺术展示的核心平台;李世民的文化平台吸引了大量国内外用户,成为了解盛唐文化的热门窗口;嬴政的管理指南则在景区内部多个项目组试行,有效提升了研发效率。

这场大赛让这些来自过去的帝王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绝非孤芳自赏,它需要脚踏实地的实用主义(朱元璋),需要赏心悦目的艺术表达(乾隆),需要海纳百川的文化胸怀(李世民),也需要严谨高效的秩序规范(嬴政)。唯有当这些特质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科技之树才能枝繁叶茂,结出真正惠及当下、启迪未来的硕果。而这,正是“万象更新”的真正意义所在。

“时空交汇处”景区推广部为提升文化影响力,策划了“帝王在线”项目,力劝几位皇帝开通社交媒体账号,美其名曰“打破时空壁垒,促进古今民心相通”。对此,圣意迥异。

明太祖朱元璋把脑袋摇得像拨浪鼓:“啥?让咱去那啥……网上,跟人唠嗑?晒咱天天种地、吃饭、睡觉?有啥可晒的!咱是皇帝,不是那戏台上的角儿!不干!”他觉得这有损帝王威仪,纯属不务正业。

清高宗乾隆皇帝则抚掌称善,眼中闪烁着发现新大陆般的光芒:“妙极!朕珍藏字画、把玩古器、即兴诗作,正愁知音难觅。若借此平台,广交天下雅士,共赏艺术瑰宝,传播皇家审美,实乃风雅盛事!”他已预见自己将成为网络世界的艺术权威。

唐太宗李世民持开放态度,捋须沉吟:“《尚书》云,‘民惟邦本’。与民同乐,知民情,察民意,乃为君之道。此社交媒体,若能助朕倾听现代百姓之声,传播优秀文化,亦是一桩美事。朕准了。”他视其为新时代的“纳谏”渠道。

始皇帝嬴政最为警惕,目光锐利如鹰隼:“社交媒体?人人皆可发声,信息纷繁复杂,真伪难辨,秩序何在?倘若泄露宫廷……景区机密,或被宵小之徒利用,煽动是非,岂不危矣?需从长计议,制定严密规条,方可试行。”他首先想到的是安全与管控。

在推广部“这是圣意(景区规定)、利于江山(景区发展)”的连番劝说下,以及保证会配备“网络起居注官”(运营助理)协助管理后,几位皇帝终于陆续“入驻”平台。

账号开通当日,各位皇帝的“首条动态”就精准体现了他们的个性,瞬间引爆网络。

朱元璋在助理帮助下,笨拙地注册了Id——“种菜老朱”。头像?他直接拍了靠在墙角的锄头。第一条动态,他对着菜地里的白菜拍了张略显模糊的照片,配文是典型的“洪武体”:“今儿个天好,白菜蹿个儿了。[图片]” 朴实无华,宛若一位邻家老农的朋友圈。

乾隆则做足了准备。Id必须彰显身份——“十全老人”。头像是一幅精心挑选的、最能体现他“神武英明”又“儒雅风流”的朝服画像,还微微调了色调。第一条动态是九宫格:三张不同角度的御笔书法,三件珍贵收藏(高仿品)的特写,三张御花园景致,配文是一首即兴创作的、歌颂太平盛世的七律,辞藻华丽,用典精深。

李世民的Id“贞观之治”大气磅礴。他的第一条动态是一段短视频:晨曦中,他在湖畔舞剑,身形矫健,剑光如水,收势后对着镜头从容一笑,拱手道:“与诸君共勉,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既有帝王气度,又带亲和力。

嬴政的账号最为神秘。Id直接就是“秦始皇”,头像一片玄黑,简介只有四个字:“法度森严”。他沉默观察了整整一天,仔细研究了平台规则和其他用户的发言模式,直到深夜,才发布了第一条动态——一份由他亲自拟定、格式工整如诏书的《大秦社交媒体使用暂行规范(草案)》,详细规定了发言礼仪、内容范围、互动流程等,要求“全体用户参照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