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四合院:只想平淡过一生 > 第526章 轧钢厂开始精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主席台上,老杨孤零零地站着,双手紧扶着话筒,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台下原本还有些窸窣的声响,在他凝重的目光扫视下,渐渐归于沉寂,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同志们!” 老杨的声音透过喇叭,带着金属的震颤,砸在每个人的心头。

“根据中央五月工作会议精神,全国要精简城镇人口,两千万!” 他刻意停顿,让这个天文数字在每个人脑海里回荡。

“咱们万人大厂,上级下达了硬指标!今年,必须精简一千二百名职工!这不是商量,这是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任务!是死命令!”

坐在下面的熊光明心里咯噔一下,暗自盘算,一千二,差不多十分之一了。这指标,是上头硬性摊派的,还是老杨这老小子自己为了表现加码了?

台下瞬间像滚油锅里泼进了一瓢冷水,彻底炸开了锅!惊呼声、议论声、倒吸凉气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嗡嗡”作响。

“我知道大家想说什么!” 老杨提高了音量,试图压住嘈杂,他挥舞着手臂,情绪激动。

“咱厂从扩建到投产,满打满算才三年!很多新同志工作努力,能力优秀,哪个不是车间的技术骨干?手心手背都是肉啊!但是,同志们哪!大家拍拍良心想想!!全国城镇人口比五七年多了整整三千万!可农村呢?地里连年歉收!咱们城里每人每月只要省下这半斤粮,汇聚起来,农村就能多救活多少人!咱们工人阶级,不是只会开机床、流汗水,更要懂得识大体、顾大局,为国家分忧!!!”

说着,他郑重地拿起桌上的一张纸,展开:“现在,我宣布厂党委研究的初步方案!” 台下瞬间又安静下来,无数道目光聚焦在那张纸上。

“第一,1958年1月1日以后从农村进入城镇的职工,原则上全部返乡支援农业!第二,双职工家庭,原则上只保留一方在岗!第三,特殊岗位的技术骨干,经本人申请、车间推荐、党委严格审批,可酌情留用!”

他放下文件,语气转为激昂,带着明显的引导意味:“在这里,我要再次特别表扬技术部二科的技术员周民同志!他是全厂第一个主动找我报名,要求带着爱人返乡的!这就是我们当代大学生的觉悟和担当!还有,车工科的科长吴健康同志,也主动递交了申请!他家里可是有六口人要养活啊!这是什么精神?!”

他目光扫向台下坐着的各级干部:“下面,我再强调一点,各级干部,自车间主任级别起,你们的直系亲属,属于精简范围的,必须首批撤离!要给全厂职工,做出表率!”

老杨停了下来,双手撑着讲台,目光沉静地看着台下。足足等了两分多钟,让那些震惊、彷徨、不甘和低声的啜泣稍微宣泄。

“好了!静一静!” 他再次开口,语气缓和了些,带着安抚的意味。

“组织上也绝不会亏待为我们厂、为国家做出牺牲的同志!所有返乡职工,厂里发放三个月工资作为安家费!同时,保留你们的厂籍和工龄!等将来经济好转了,优先召回!而留在岗位上的同志!” 他声音再次拔高。

“也要挑起更重的生产担子,用超额完成的生产任务,来支援返乡的战友!”

他的手臂用力一挥,充满了鼓动性:“大家都记住!咱们厂是有光荣传统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的节约标兵,大跃进时的技术突击队!现在,新的考验又来了!我们能不能再次展现出新时代工人阶级的觉悟和风采?!各支部书记,散会后立即开始登记摸底工作!”

这下,全厂可彻底热闹了。厂里没出标准之前,不少人还心存侥幸,希望能靠关系、靠技术留下来。现在标准明确,三条杠杠画下来,几乎断了大多数人的念想。

车间里,走廊上,有人当场就掉了眼泪,有人蹲在墙角抱着头一声不吭,也有人情绪激动地拉着领导理论。但大部分工人还是沉默地接受了现实,情绪相对稳定,这年代的人,思想觉悟和服从性确实高。甚至真有部分人,受到周民和吴健康的感召,或是出于各种考虑,主动报名返乡,让一些心里打鼓的人暗自惭愧。

下午,生产厂长老陈召集各车间领导开会,统计初步摸排人数。接着又宣布了末尾淘汰的补充办法,但这主要针对的是那些工龄短、技术相对不突出的年轻工人,大部分都是三十啷当岁。对于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只要他们自己不想走,厂里也确实没什么太好的办法强制。

开完会,熊光明心情沉重,到自己主管的两个车间溜达了一圈。大部分师兄弟都是58年那波之前进的厂,不在第一波返乡名单里,算是松了口气。但后来零散招进来的几个小年轻,正好卡在条件线上,加起来有七八个人。

熊光明把他们叫到办公室,挨个问了问,没一个自愿回去的。看着这群最大二十、最小才十八的小伙子,一个个脸上带着茫然和对未来的恐惧,熊光明心里也不是滋味。他是个办事讲究有始有终的人,既然管着这摊事,就不能真撒手不管。

突然,他灵光一闪,猛地一拍大腿:“你们几个,想不想去当兵啊?!”

这话一出,小伙子们的眼睛瞬间亮了!这年代的年轻人,谁没个穿军装、扛钢枪的梦想?那都是满腔热血等着挥洒的年纪!

“想是想,可~~当兵也没那么容易啊,厂长。” 一个小伙子怯生生地说。

确实,60年代征兵入伍率很低,大概只有20%左右,像四九城这种大城市,更不是兵源重点地区。但熊光明心里有了盘算。他收集好这几个人的基本信息,开上厂里那辆除了喇叭不响哪都响的破吉普,直接奔西山部队驻地去找大舅哥桑虎。

颠簸了快2个小时,过了三道警戒岗哨,才看到部队威严的大门。被人领进去后,在一间作战室里找到了桑虎。只见他军装上衣敞着怀,双手叉腰,正对着墙上巨大的军事地图紧锁眉头,一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架势。

熊光明一看,这是四九城和周边的地图,这是我能进的地方吗,再说你研究个der啊~~你想攻打哪?!

“光明来了?你先坐!” 桑虎侧头瞟了他一眼,语气严肃。

“大哥~这儿又没外人,别摆造型了,来,抽根烟歇会儿。” 熊光明笑着递过烟。

“啧,每回见着你我怎么就~~” 桑虎转过身,接过烟,表情放松下来。

“赶紧说,啥事?我这儿忙着呢!”

“嘿嘿,还不是厂里搞精简闹的。” 熊光明把写着几个人信息的纸递过去。

“有几个好苗子,身体倍儿棒,脑子也灵光,正经上过学!你看能不能给征兵处的兄弟单位打个招呼,安排一下?”

桑虎接过纸,皱着眉头扫了一眼:“你小子,尽给我找这些麻烦事!下回你可别来了啊,不接待!” 话虽这么说,他还是仔细看了看。

“嗯~~还好都没离京落户,这要回了天南海北的老家,还真不好办了。行吧!不过丑话说前头,政审不过关的,绝对不行!”

“放心!厂里早就审核过了,各个根正苗红,祖上八代贫农!” 熊光明拍着胸脯保证。

嗯?桑虎闻言,嘿嘿一笑,放下纸条,抱着胳膊,意味深长地盯着熊光明看。

操!熊光明心里暗骂一声,忘了这大舅哥是什么性格了,他的便宜可不是那么好占的!

“你就~~这么空着手来的?” 桑虎慢悠悠地问。

熊光明眼珠一转,瞥见窗外操场上,战士们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400米障碍考核,一个个矫健的身影快速穿过各种障碍,周围的战士们喊声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