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 > 第198章 汉纪三十 王莽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王莽地皇三年(公元22年,壬午年)

春天正月,九座庙宇建成,要安放神主牌位。王莽前去拜谒,乘坐由六匹马拉的大车,马身上披着用五彩毛织成龙纹的衣服,头上还安着三尺长的角。又制作了九重华盖,高达八丈一尺,用四轮车装载。拉车的人都呼喊“登仙”,王莽出行时,就让这华盖走在前面。官员们私下里说:“这看起来像丧车,可不像是能让人成仙的东西。”

二月,樊崇等人杀了景尚。

函谷关以东地区出现人吃人的惨状。

夏天四月,王莽派遣太师王匡、更始将军廉丹向东去征讨各路盗贼。起初,樊崇等人的势力逐渐壮大,他们就相互约定:“杀人的要处死,伤人的要赔偿损失。”他们当中职位最高的叫三老,其次是从事,再其次是卒史。等到听说太师、更始将军要来征讨,担心自己的队伍和王莽的军队混战分不清,就都把眉毛涂成红色来作为标记,从此被称作赤眉军。王匡、廉丹一起率领十多万精锐士兵,所到之处肆意放纵。东方流传着这样的话:“宁愿碰上赤眉军,也别碰上太师军!太师军还算凑合,更始军能把人杀了!”结果真像田况之前说的那样。王莽又派了很多大夫、谒者,分别去教百姓煮草木做成糊状食物,但这东西根本没法吃,白白增添了很多麻烦和费用。

绿林盗贼遭遇疾病瘟疫,死了将近一半人,于是各自分散离去。王常、成丹往西进入南郡,号称“下江兵”;王匡、王凤、马武以及他们的党羽朱鲔、张卬等人往北进入南阳,号称“新市兵”。他们都自称将军。王莽派司命大将军孙仁统领豫州事务,纳言大将军严尤、秩宗大将军陈茂去攻打荆州,他们各自带着一百多名官吏士兵,乘坐驿车到辖区招募士兵。严尤对陈茂说:“派遣将领却不给予兵符,一定要先请示才能行动,这就好比拴住了猎犬韩卢,却要求它捕获猎物一样。”

蝗虫从东方飞来,遮天蔽日。

几十万名流民涌入函谷关,王莽就设置了负责供养流民的官员,给他们发放粮食,派使者监督,可使者却和小吏一起盗窃救济粮,导致十分之七八的流民饿死。在此之前,王莽让中黄门王业负责长安的市场买卖,王业从百姓那里低价收购,百姓对此深恶痛绝。王业却把节省费用当作功劳,被赐爵为附城。王莽听说城中闹饥荒,就问王业情况。王业说:“都是些流民罢了。”还买了些市场上卖的粱米饭、肉羹,拿进宫给王莽看,说:“城里居民吃的都这样。”王莽居然相信了。

秋天七月,新市盗贼王匡等人进攻随县;平林人陈牧、廖湛又聚集了一千多人,号称“平林兵”,来响应王匡。

王莽下诏书责备廉丹说:“仓库里的粮食已经没了,国库也空了,是时候发怒,是时候开战了!将军肩负国家重任,如果不在荒野中舍身一战,就没法报答国恩、尽到职责!”廉丹很害怕,夜里,他把属官冯衍叫来,把诏书给他看。冯衍趁机劝廉丹说:“张良因为祖上五代都在韩国为相,就在博浪沙用大铁锤刺杀秦始皇。将军的先辈,是汉朝的忠诚大臣;新朝兴起后,有才能的人都不愿归附。如今国家大乱,百姓怀念汉朝的恩德,比当年诗人思念召公的感情还深;百姓所歌颂向往的,上天一定会顺应。现在为将军考虑,不如占据一个大郡,安抚官吏士兵,磨炼他们的气节,接纳英雄豪杰,询问忠诚智慧的谋略,兴办对国家有利的事,消除百姓的祸害,这样就能福禄无穷,功绩永垂不朽。这和在中原战败,身死荒野,功败名裂,让祖先蒙羞相比,哪个更好呢!”廉丹没有听从。冯衍是左将军冯奉世的曾孙。

冬天,无盐县的索卢恢等人起兵占据县城,归附盗贼,廉丹、王匡率军攻克,斩杀一万多人。王莽派中郎将带着盖有玉玺的诏书去慰劳廉丹、王匡,给他们晋爵为公,还封了十多名有功的官吏士兵。赤眉军的别校董宪等人率领几万人在梁郡,王匡想要进攻他们。廉丹认为刚攻下城池,士兵疲惫,应该暂且让士兵休息,养精蓄锐。王匡不听,独自率兵前进,廉丹只好跟着他。他们在成昌交战,结果战败,王匡逃走。廉丹让属吏把自己的印信、绶带和符节交给王匡,说:“年轻人可以逃走,我不能走!”于是留下,最后战死。校尉汝云、王隆等二十多人在别处作战,听说廉丹战死,都说:“廉公已经死了,我们还为谁而活!”于是冲向盗贼,全部战死。国将哀章主动请求去平定崤山以东地区,王莽派哀章火速东去,与太师王匡合力作战。又派大将军阳浚驻守敖仓;司徒王寻率领十多万人驻扎在洛阳,镇守南宫;大司马董忠在中军北垒训练士兵、练习射箭。大司空王邑兼任三公的职责。

评论

地皇三年,王莽统治的新朝已摇摇欲坠,尽显末世之象。王莽在庙宇建成后的一系列荒诞举动,如给马披五彩衣、安角,打造怪异华盖等,不仅耗费大量资源,还尽显其迷信与不切实际,引发官员私下嘲讽,足见其统治已失人心。在军事方面,对盗贼的征讨不仅未能成功,反而因将领的肆意放纵,让百姓对官军的厌恶甚于盗贼,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而绿林、赤眉等起义军势力不断壮大,反映出民众对王莽统治的极度不满与反抗。同时,天灾人祸接踵而至,蝗灾肆虐,流民大量涌入却得不到妥善安置,官员还趁机贪污救济粮,王莽却被蒙蔽不知实情,导致流民大量饿死。在应对战事上,将领之间意见不合,决策失误,廉丹虽有正确判断却不被采纳,最终战死,新朝军队士气低落。王莽政权在内外交困下,已无力回天,百姓也在这混乱的局势中承受着巨大的痛苦,期盼着能摆脱王莽的腐朽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