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科幻小说 > 全民文明进化生存 > 第383章 研究中的难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清晨的阳光依旧透过实验室的玻璃窗洒进来,照亮了满地散落的零件和涂鸦般写满公式的白板。黄蟹端着一杯合成咖啡,站在门口深吸一口气——嗯,烧焦的金属味混着电线糊味,还有点像是过节放鞭炮后的味道。

“这不比外卖站好闻。”他嘟囔一句,推门走了进去。

实验楼已经彻底热闹起来了,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有人蹲在地上用放大镜观察一块金属碎片,有人举着冒烟的电路板在喊“这次肯定能点亮灯泡”,还有人抱着一摞破旧书籍来回穿梭,仿佛手里捧的是传说中的《科技圣典》。

但气氛里也夹杂着一丝焦躁。

“老板!”一个研究员冲过来,满脸沮丧,“我们试了三次熔炼合金,每次比例都差那么一点,要么太脆,要么导电性差得离谱。”

“别急别急。”黄蟹拍拍他的肩膀,“我记得你们昨天还说找到了一种新方法?”

“是啊,但我们算出来的数据……”研究员欲言又止,“好像哪里出错了,但又找不出来。”

“那就继续找呗。”黄蟹眨眨眼,“你们现在不是科学家吗?科学家不就是一边炸实验室一边找答案的嘛。”

研究员哭笑不得:“老板,您就不能严肃点吗?”

“我可严肃得很。”黄蟹一本正经地说,“你看我手里的咖啡都没洒一滴,这就是极度专注的表现。”

话音刚落,旁边一声巨响传来,接着是一阵欢呼。

“哎哟喂!”黄蟹扭头一看,只见一个小伙子举着一个小灯泡,兴奋地大喊:“亮了!真的亮了!”

“你这个是第几个?”黄蟹走过去问。

“第七次!”小伙子激动得差点把灯泡摔了,“前六次都失败了,这次终于成功了!”

“不错不错。”黄蟹点头,“看来咱们科研组还是有希望的。”

但没等他转身,又有人跑来报告:“老大,能源组那边卡壳了,他们尝试做一个能量转换器,结果每次启动不到十秒就爆炸。”

“哦?爆炸还挺有节奏感的。”黄蟹摸着下巴,“有没有录视频?回头可以当背景音乐放。”

研究员一脸无语:“老板,我们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材料也不够,每个只能试三次。”

“我知道。”黄蟹叹了口气,放下咖啡杯,“大家辛苦了,都先停下来,开会。”

众人一听,纷纷围了过来,有的擦着手上的机油,有的还拿着冒着烟的工具,像一群刚从战场下来的战士。

黄蟹站在一张堆满图纸的桌子前,扫视一圈,笑着开口:“各位,欢迎来到联盟科研组的第一道坎儿。”

众人面面相觑。

“我知道大家最近都很拼,也很累。”黄蟹语气一转,认真起来,“但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要搞这些看起来很傻、做起来很烂的研究?”

没人回答,大家都看着他。

“因为我们想改变现状。”他说,“以前我们连锅铲都要抢,现在我们已经开始研究能量转换器了。这不是进步是什么?”

人群中有人笑了。

“你们知道吗?”黄蟹继续说道,“我刚来的时候,连显微镜都没有,现在呢?系统一暴击,直接给我们整了个带全息投影的高科技版本。所以,别怕失败,失败多了,说不定哪天就成功了。”

“可是资源有限啊。”张瑶皱眉,“每种材料只有三次机会,浪费不起。”

“那我们就不能乱撞。”黄蟹点头,“我决定组织一次专家会诊,让联盟内最有经验的人一起帮你们分析问题,找到突破口。”

“真的?”研究员们眼睛一亮。

“当然是真的。”黄蟹拍胸脯,“而且你们要是能拿出一份清晰的问题报告,我会亲自带着你们去找那些老学究们请教。”

接下来的一整天,整个科研组都在整理资料、记录实验数据、画流程图。虽然每个人脸上都写着疲惫,但眼神里却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

第二天一大早,会议室就坐满了人。

有头发花白的老工程师,也有曾在外部势力工作过的技术员,甚至还有几个之前只是负责维修基地设备的工人,被临时拉来凑数。

“大家辛苦了。”黄蟹站在会议桌前,“我们今天的目标只有一个:解决当前遇到的技术难题。”

“老板,我先说一下。”一位老专家清了清嗓子,“我们在分析材料熔炼数据时发现,有一个关键参数似乎缺失了。这个参数如果不补上,就算理论再完美,实际操作也会失败。”

“什么参数?”黄蟹问。

“是一种温度系数。”老专家翻开笔记本,“它会影响金属在高温下的结构变化,如果不知道准确数值,合金熔炼就像是在蒙眼炒菜。”

“那这个参数哪儿来的?”黄蟹追问。

“以前有个同行做过类似实验,记录了一个非常接近的数值。”老专家遗憾地摇头,“可惜笔记丢了,不知道流落到谁手里了。”

“这事儿交给我。”黄蟹一笑,“你们先讨论其他部分,我去翻翻之前的资料库。”

说完,他起身离开会议室,留下一屋子人继续讨论。

黄蟹一路小跑回资料室,那里堆满了从遗迹里捡回来的各种书籍和残卷。他一边翻一边嘀咕:“温度系数……温度系数……”

突然,他想起一件事。

“对了!”他猛地一拍脑袋,“上次那个小姑娘不是在遗迹里找到一本破笔记本吗?上面写着‘量子纠缠态’和‘零点能提取’之类的词……”

他赶紧回到实验楼,找到那位小姑娘:“你还记得那本笔记吗?能不能让我看看?”

小姑娘点点头,从抽屉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一本破旧的笔记本。

黄蟹接过,快速翻了几页,果然在一页边缘处看到一行模糊的字迹:

“高温下金属结构变化参考值:tc = 0.87 x ΔK”

“这不就是我们需要的那个参数吗!”黄蟹激动得差点把笔记本捏皱。

他立刻跑回会议室,把笔记本递到老专家面前:“看这个!”

老专家仔细看了看,双眼顿时亮了:“没错!这就是我们需要的关键数据!有了这个,我们可以重新调整熔炼方案!”

会议室顿时热闹起来,众人开始热烈讨论新的实验思路。

黄蟹靠在椅子上,喝了一口已经凉掉的咖啡,心里松了口气。

“这才刚开始呢。”他自言自语,“不过,至少我们找到了方向。”

接下来的三天,专家和科研团队一起查阅资料、模拟实验、优化流程。虽然过程依旧困难重重,但每个人都干劲十足。

有一天晚上,黄蟹走进实验室,看到几位研究员还在加班,桌上摆着一堆计算稿纸和一台嗡嗡作响的小型测试仪。

“还没回去?”他笑着问。

“老板,我们正在验证一个新的熔炼模型。”一名研究员抬起头,“这次应该能行。”

“加油。”黄蟹拍拍他的肩,“记住,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放弃。”

夜色渐深,实验室的灯光依旧明亮。

黄蟹站在窗前,望着外面那片漆黑的土地,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期待。

他知道,这只是个开始。

但他们已经迈出了最难的一步。

而这一步,或许,正是通往未来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