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苏老二仰头看苏老大。

苏老大这时才发现,自己的弟弟眼眶通红,满脸泪水,神情痛苦不堪。

“你、你这是……”

苏老大愣了一下,忽然想到苏老二刚才的话,他说他进手术室前,做了一个真实的像发生过一样的梦。

真实的像亲身经历过,像活过一遍。

眼睁睁看着他们亲妈被亲爹辜负一辈子,清醒的看着几个儿女榨干她身上的价值……

那得多难过。

他只用想的,就觉得窒息的喘不过气来。

寒风裹挟着雪花,呼啸一下,重重刮打在苏老大脸上。

那一瞬间,苏老大如坠冰窖,连呼吸都染上了寒气。

“老二……”

他喃喃开口,望着泪流满面的弟弟,眼泪瞬间打湿了眼睫毛。

苏老大蹲下身,轻拍下苏老二膝盖上吹来的雪,轻声道,“梦都是相反的,你看在这现实世界里,妈在我们成家立业的档口就发现了爸……”

他顿了下,觉得自打他有记忆起,苏有福的所作所为,没哪一点能对的上他叫的这声爸的,抿了抿唇,毅然改了口。

“……苏有福跟何桃花的事,你没娶崔玉霞,老三也没娶方二妞,方家两兄弟还因为花钱买选票的事进去了,红英虽然刚结婚那会儿理不清,但她婆家人对她不好,她早产碰上大出血,生完孩子后就觉悟了,离婚南下去打工了,你手术那会儿她大老远往家里寄了五万块钱,担心家里凑不够给你手术的钱,至于小四跟红梅,我听老三说她现在上学很努力,兼职干的也很卖力,至于小四……他还没吃过社会的苦,早晚有一天也能明白妈为我们付出了什么。”

苏老大说完,抬起手,像小时候哄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弟弟那样,轻轻擦掉他脸上的泪水,笑道,“你看,我们大家都在变好,梦里那些事肯定不会发生的,老二,别怕,那只是你的一场梦,再身临其境也只是梦……”

苏老二垂眸看他。

苏老大挤了挤笑容。

苏老二,“……大哥,你的笑容看上去很假。”

苏老大哭笑不得。

轻拍了一下他的膝盖,道,“行,那大哥不笑了,别想那么多,有我和你大嫂在,怎么着都不会让妈落到梦里那步田地的。”

“嗯,大哥这话我信。”

梦里,大哥带着大嫂劝了他妈无数次,背后帮着亲妈补了不知道多少窟窿,哪怕他妈不小心弄丢了明娃。

大哥依旧没放弃。

想到明娃,苏老二就想起冬日里他远远听到徐瑛的求救,听到乐宝儿的挣扎喊救命的声音,他记得很清楚,乐宝儿说那个人贩子是想抓明娃走的……

而策划这一切的幕后真凶是林解放。

林解放那个媳妇儿跟被他下了降头一样,孩子真落到他们手里,结局真未可知。

偏偏那天他去了那个凉亭,偏偏那个凉亭后面隔了一堵墙就是大道。

偏偏他在部队待过一段时间,认真学了听声辨位,能凭借细微的声音找到声音所在。

这一切,仿佛冥冥中自有天注定。

而梦里,他妈弄丢明娃,是因为怀里抱着他和崔玉霞的儿子。

一个人带三个孩子!

他妈白天晚上睡不好觉,只恍惚一瞬,扭头就不见了孩子,对大哥大嫂愧疚了一辈子,到死都还在念着走丢的明娃。

一报还一报。

是他,对不起大哥大嫂。

“大哥,对不起啊……”

苏老二觉得,他梦里欠苏老大不只一声对不起。

那个娶了崔玉霞就面目全非的男人,除了那张脸跟他一样,那些行为做派他一个都不敢认,可偏偏在梦里,他清晰的知道,那就是他自己!

或者说, 如果不是妈强硬,坚持住原则,保住大嫂的工作,教他睁大眼睛看清楚崔家的为人,他是不是会跟梦里一样,愚蠢的像个提线木偶一样,就那么混沌的过完一辈子……

苏老二不敢想。

“自家兄弟,说什么对不起?”

苏老大笑笑,站起身来,把他推到床边,“天亮还早,去被窝里躺一会儿吧,别想那么多,妈是疼爱我们,但她也知道溺爱只会害了我们,发现我们有长歪的迹象,立即动手修理……俗话说的好,小树不直溜修一修就好了,你瞧我们几个不是被妈修理的都挺好的吗?”

苏老二嗯了声。

苏老大扶他上床,拉了被子给他盖上,“休息吧,我回去看看你大嫂和两个孩子,明天要出去拜年,记得要早点起啊。”

“……好。”

大年初一,走亲访友拜大年。

大年初二,闺女回娘家,苏老大带姚简书好两个孩子回姚家,李半夏带着苏老二、苏老三回李家。

大年初三……

过了破五,初六杂货店就开了门,饭馆也跟着开门了。

苏老三给下面员工每人发了十块钱的开工红包。

姚简书接到一个出差任务,去一个小国商谈大使馆选址的事,黎副部让同门师兄前去,姚简书陪同当助理,实则观摩学习。

苏老大跟两个师兄师姐,一起被抽调到下面某个城镇,跟着巡检组去盘账。

苏老二在家养伤。

一边努力复健,一边拼命学习,转业选岗在四月中旬展开。

他没有任何犹豫,在徐父给他的建议上,选了从市政底层开始做起。

紧接着,91年高考来了。

彼时,苏老二已经能正常走路了,只是需要注意控制好时间,身体机能已经恢复七八成了,李半夏与李父各种药材不要钱一样喂着他。

很快,高考结束,估分,填报志愿。

他填报志愿的时候,一大家人都请了假在家,人手一份报纸,比对着上面的历年分数线,为苏老二寻找京城以及附近的学校。

不拘泥什么重点,一本,二本,大专,只要分数合适,就先拢到一块儿,最后在一起商量。

苏老三还贱兮兮的问了苏老大一句,“大哥,这分数能上重点跟一本吗?”

被苏老大一卷报纸砸到了头上。

苏老二的估分达不到一本,只能从中下的二本和大专来选。

连徐父与徐母都特意请了一天假,自备了两份报纸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