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 > 第519章 新气象(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此外,他还制定了严格的军训制度:士兵每日需进行六个时辰的体能与战术训练,每月进行一次实战演练,每季度进行一次全军比武,优胜者给予重赏,不合格者则贬为后勤兵。

林恩还格外重视军队的思想建设。他下令在军中设立“讲武堂”,由退役的老兵讲述战争故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同时,规定士兵必须爱护百姓,严禁烧杀抢掠,若有违反,一律军法处置。在他的治理下,银鹰军团不仅战斗力大增,军纪也愈发严明,深受百姓爱戴。

一次,南境遭遇洪涝灾害,雷德蒙率领的镇南军不仅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救灾,还将军中的粮食分给受灾百姓。百姓们感动不已,纷纷自发组织起来,为军队运送物资、救治伤员。这种军民同心的景象,让南境的边防更加稳固,也让克兰王国的凝聚力空前增强。

第三项国策,是经济振兴。王国历经战乱,商业凋敝,交通闭塞。林恩深知,仅靠农业无法实现真正的富强,必须发展商业与手工业。他下令废除各地的关卡赋税,统一全国度量衡,设立“商税司”,对商人征收统一的商业税,税率仅为一成,远低于以往的三成。

同时,林恩大力扶持手工业发展。他在王都、青岚城、霜刃堡等大城市设立“工坊区”,鼓励工匠开设作坊,生产丝绸、瓷器、铁器等商品。对于技术先进的作坊,朝廷给予资金支持与税收减免;对于有突出贡献的工匠,授予“皇家工匠”称号,给予丰厚的赏赐。

为了打通交通要道,林恩下令修建全国性的官道网络。他征调了十万民夫,耗时一年,修建了从王都通往各州郡的六条主干道,道路宽达三丈,可容四马并行。官道两旁每隔十里设立一个驿站,供商旅休息、换马,同时负责传递公文与消息。官道的修建,极大地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各地的商品得以快速流通,王都、青岚城等城市逐渐成为商业重镇,国库的商税收入也逐年递增。

此外,林恩还积极开展对外贸易。他派使者出使东方的丝绸王国与南方的香料王国,建立友好的贸易关系。克兰王国的铁器、瓷器等商品出口到各国,换取了大量的金银珠宝与稀缺物资;同时,各国的丝绸、香料、药材等也传入克兰,丰富了百姓的生活。对外贸易的开展,不仅增加了国库收入,也让克兰王国的威名传遍了更远的地方。

第四项国策,是教育普及。林恩深知,国家的强盛离不开人才,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以往,克兰王国的教育被贵族垄断,普通百姓几乎没有读书识字的机会。林恩下令,在全国各州郡设立“公立学堂”,招收适龄儿童入学,学费由朝廷承担。学堂教授识字、算术、历史、兵法等课程,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与爱国精神。

为了吸引优秀的教师,林恩规定,公立学堂的教师待遇与朝廷官员同等,对于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给予提拔重用。同时,他在王都设立“克兰学院”,招收全国的优秀学子,培养高级官员与军事人才。克兰学院的师资力量雄厚,不仅有国内的知名学者,还有从国外聘请的专家教授。

教育普及政策的推行,让克兰王国的识字率大幅提高,也培养了大量的人才。短短几年时间,克兰学院就培养出了数千名优秀学子,他们遍布朝廷各个部门与军队之中,成为王国发展的中坚力量。这些人才思维活跃,勇于创新,为克兰王国的改革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林恩的铁腕治理与一系列富国强兵政策的推动下,克兰王国在短短五年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北境的黑风峡防线,在霍恩的主持下,修建了坚固的堡垒与了望塔,配备了最新式的雷霆炮。洛斯人曾多次试图入侵,均被霍恩率领的镇北军击溃,损失惨重,再也不敢轻易越雷池一步。南境的雷德蒙将军,不仅平定了残余势力的叛乱,还开拓了南方的疆土,将克兰王国的版图向南扩展了数百里。西境的迪亚斯将军,则与周边的小国建立了友好的同盟关系,共同抵御塞尔塔人的威胁。

国内的经济一片繁荣。王都的商铺鳞次栉比,商品琳琅满目;青岚城的纺织作坊日夜忙碌,生产的丝绸远销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