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荣同被秦远扔出了韩府。

现在在商源县韩云就是天。

朝廷对地方的掌控越来越弱,秦阳郡的郡守是老何,虽然这货有些贪,但仅凭这老小子已经明确投靠韩司空一党,明面上已经跟自己是一个阵营了。

秦阳郡守军五千,装备齐全,战力不俗,若真有什么事情发生,老何不会坐视不理。

自己空间的火力充沛,周边的山匪在上一战中基本消亡殆尽,随着赵云近一个月的练兵清剿。周边已经清明了不少。

如此一来,区区一个丞相一党的商贾,韩云还真不惧怕什么。

这货最多事后弄点阴招,恶心一下自己,无伤大雅。

扔出荣同之后,韩云还给老何写了一封信,将这货的事情告诉了老何,与其让其老恶心自己,还不如让老何给这家伙添点堵。

......

当夜。

韩云终于将洗白白的莲儿弄到了自己的大床铺上。

别看这丫头天天吵着要上床,可是真到了紧要关头,浑身紧绷,紧张的要死。

在小清的演示下,这才慢慢的放松。

大被同眠,享尽齐人之福。

一夜春风化雨。

第二天,府上的下人竟然都前来给莲儿道喜,羞的这丫头红脸了一天。

再过几日,赵云前来领了一千套兵甲,并且汇报说战马收购了二百多匹,骑兵也逐步成型。

韩云一时兴起,跟着赵云来到了校场。

赵云听闻一喜,一副看我表演的骚包表情。

等到了校场,这些兵卒早已排好队列,整齐的站立。

“大人,要不先将兵甲分发下去再行操演?”

赵云看着虽然还整齐,但都拿着木枪木刀的兵卒觉得有点丢面子,然后请示韩云。

“行,要不也没气势!”

韩云点了点头。

没一会,这些兵卒换上韩云从现代世界带来的兵甲刀具,顿时变得煞气冲天。

“大人,这一千兵卒是考核合格的,其余的尚未合格,暂不编入武备司.......”

赵云果真还是按照忠诚度来训练的。

这一个月,赵云基本每天都来找韩云,拿着那本《基层部队训练手册》来请教不解之处。

这东西是按照华夏部队的训练模式来编撰的,其实针对的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作训内容。

如今已经摒弃不用,所以在网络上能找到。

但是其中的训练理念对于大楚来说简直不要太神奇。

这些兵卒,换上装备后,很快的组成了五个方阵。

竟然开始在校场走正步。

口号一喊,韩云就乐了。

“兄弟们辛苦了.......为百姓服务!......”

这是检阅口号。

“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

这是大合唱。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这是行军歌。

.......

这一个月里,韩云先给赵云洗脑。

“当兵不是为了拿饷银,是为了保护妻儿老小,普通百姓......”

“商源是我家,韩大人为百姓劳心劳力,让大伙过上好日子,保护韩大人,保护好日子就是我们的职责......”

赵云本身就是立志为民有所为,韩云这一套理论下来,虽然还是挺骚包,但是从心里还是十分认可韩云的说法。

如今一千武备司兵卒可能战力上还不是很强,但是那种熟悉的信念感却已经迸发的让在场的人都能感觉到。

“大人,组织了三次军民共建活动,如今县里百姓对咱们武备司可是好评如潮,经常有百姓主动前来劳军......”

赵云说这话的时候一脸自豪,从没想过带兵还能带成这样。

“行啊,云哥你倒是领悟的透彻!”

韩云看着已经有了那么一丝熟悉味道的这些兵卒,十分满意。

......

那些经历了商源县保卫战的十八骑如今各自都成了百夫长,各自带队开始操演。

一时间喊杀震天,每个兵卒经过韩云眼前的时候都投来敬慕的眼神。

“大人...... 骑兵是否还要操演?”

十八骑中的一人驱马前来。

“跑一圈我看看!”

韩云点了点头。

这人眼中一喜,连忙前去传令。

“这人叫冯唐,是当时十八响马盗的首领,也是个血性汉子,上次一人砍杀二十多胡人骑兵。”

赵云给韩云介绍。

“冯唐?”

没等韩云细想,校场中的骑兵就动了起来。

不过骑兵就有点惨不忍睹,二百多骑兵,跑起来不到一分钟阵型就开始散乱,骑术好的一马当先,骑术不好的七扭八歪,甚至还有人落马受伤。

嗯,没有马镫。

......

“大人,骑兵训练时日尚短.......”

赵云见状,脸上有点挂不住。

“嗯,给你两个月时间!”

韩云也知道,这骑兵可不是短短一个月时间就能出成果的。

打算抽空将马镫交给赵云。

不过这次检阅也大致清楚了自己的部队是一个什么状况。

......

这武备司还沿用的是大楚的军队编制,伍长、什长、校尉等军制。

这种编制暂时也没有什么问题。

也不能一下就改到大动脉,还是慢慢来的好。

如今这一千人在手,县城也有了自保能力。

看过部队情况,心中有了一个概念。

如今的商源县武备司,虽然大多都是新兵,但是凭借自己的装备,对上同等数量的正规军,也应该有一战之力,或者还能占上风 。

毕竟能全甲的部队在大楚可不多见。

回府衙的路上,韩云顺道去看了一下城墙的修缮。

如今城墙被王玄策加高了一米多,将近七米的高度总算不是摆设。

夯土外也用一层青砖,坚固了不少。

城外还开挖了一条护城河,众多民夫正将商河水挖渠引流。

看这进度,估计要全部完工还需要一两个月。

在看看城内。

县城内的排水系统已经完成,街道上干净了不少。

各处的粥场早已撤除。

城外搭建了不少民宅,虽然简陋,但是流民都已经有了容身之所。

原本的百姓按部就班,新进的流民务工挣钱。到处都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翠香院依然开门,但是据说本县的富商樊老板有意接手,这原来的老板好像要转让。

......

韩云一路巡视,心中暗自盘算。

按照这样下去,每日县城消耗的粮食数量,算上大楚本身的粮食加上自己库存能坚持到秋收。

但是自己采购的物资起到了引子的作用,等这些物资消耗完成,商源也就能自给自足,良性循环了。

再等两三个月,武备司常备军力也能到将近三千人,若是能将县内散落各地的村庄彻底掌控,凑个万人带甲之士,应该不成什么问题。

精盐、酒水、布匹的生意铺开,利润就会大于支出。

一切都慢慢的往好的方面发展。

路上遇见的百姓见到韩云都跑上前去行礼。

短短一个月,这城内百姓的日子肉眼可见的变好,都十分的感激这个年轻的县令。

韩云倒是很轻松,但是张居正天天抱怨。

这人自打拜韩云为主,基本吃住都在县衙。

一切钱粮调度,一县政务都被韩云扔给了他。

亏了这人有真才实学,要不然早都被累垮了,韩云有些心疼的又扔给张居正几件政务。然后自己打算摸鱼溜号。

......

刚出门到府衙门口,赵雷一脸纠结的站在那里。。

“赵大哥,这是咋了?”

韩云一直习惯还沿用之前的称呼。

王玄策反对了几次,最后还是接受了“老王”这个称呼。

所以韩大人爱咋称呼就咋称呼吧。

众人都已经习惯,日子久了还觉得自家大人平易近人,和蔼可亲。

称呼归称呼,但上下尊卑还是严格恪守。

赵雷可没因为这韩大人一直叫自己大哥就飘。

见韩云询问,连忙上前行礼。

“大人,城北老陈头的女儿被人侮辱致死,凶犯查明后潜逃,是河东村的一泼皮,可是我带人前去缉拿之时被河东村乡绅鼓动乡民持械阻拦,属下怕冲突误伤百姓,只能返回请示大人。”

赵雷说完,一脸愧疚。

自己带着十几名衙役被一帮乡民撵狗一样撵回县城,挺丢人的。

“兄弟们没人受伤吧?”韩云看着一脸狼狈,一身泥土,肩膀上还有烂菜叶子的赵雷一阵好笑。

“谢大人挂念,兄弟们倒是无妨,就是憋屈的很。”

“行了,进去再说吧!”

.....

终于跟这乡间最难缠的势力对上了。

虽然县令名义上一县之主。

但是,县下面有无数个自然形成的村落,散布在方圆几百里内。

大楚的普通百姓识字率不高,因此,乡绅就成地方上最有话语权的人。

朝廷的政令是黑是白,全凭这些乡绅一张嘴。

乡里多少地多少人,乡绅报给县衙的数字也是水分极大。

而且随着几辈人的兼并,大多数乡村的土地都是这些乡绅的,村民全是佃户。

这些乡绅几百年来关系错综复杂,官员也大都是这些乡绅家族出身。

甚至有些乡绅的家主就是告老还乡的京城官员。

皇权不下乡。

......

韩云这轰轰烈烈的改造大计,终于碰上了乡绅的利益。

......

正当韩云放弃摸鱼,打算跟赵雷一并往县衙里走的时候。

一个满头白发的老者踉跄着跑到了韩云跟前,扑通一声就跪了下来。

“韩大人,我知道您是青天大老爷,是好官,可一定要给小老儿伸冤呐......”

“这就是城北的老陈头......”

赵雷连忙上前扶起老者,顺便跟韩云介绍。

大楚人的寿命较长,这老者看起来已经有七八十岁,但赵雷说这老者才五十岁上下,看来无论寿命如何,这悲愤确实能让人一夜苍老。

......

韩云只是安慰了一番,也没承诺什么。

这乡绅的事情,牵一发动全局。

可不是单纯的自己带兵去的事情。

此时还要跟自己属下的这群人才好好合计一番,自己虽有大致计划,但是比起张居正和王玄策这些老油条,或许还有不完善的地方。

韩云前脚让衙役去请张居正和王玄策,后脚一匹快马就直奔县衙而来。

“大人,八百里加急邸报........陛下......陛下归天了。”

这信使头戴白绫,翻身下马,直接手捧一封邸报,直接跪在了众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