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们现在想达到的研究目标,就是将存储和计算融合在同一个物理操作中。

如果采用忆阻器或者类似的交叉阵列结构,就能基本实现这个目标。

例如,可以将这个阵列想象成一个棋盘,每一行代表一个输入电压信号,每一列代表一个输出电流信号,那么,每一个交叉点,就是一个忆阻器单元,其中的电导值,就代表了一个矩阵中的权重。

而要利用物理定律实现这个矩阵乘法,首先可以通过特定的电脉冲,将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权重值,精确地编程到每个忆阻器的电导值上,这一步就相当于把模型固化在了硬件里。

当需要计算时,将输入向量转换成相应的电压信号,同时施加到阵列的行线上,再根据欧姆定律(I=V*G),每个忆阻器就会产生一个与其输入电压和自身电导成正比的电流。

然后,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每一列线上的总电流是所有行线在该列上产生的电流之和,则每一列的总输出电流,I=∑(V*G),恰好就是输入向量与权重矩阵一列的向量点乘结果。

也就是说,整个阵列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在一次物理操作中,就完成了整个矩阵乘法的计算。

当林东升将自己的想法分享出来时,所有的人全都惊呆了。

这确实是一个天才的想法,而且,切实可行!

黄院士听了,也是眼睛一亮,非常认可他的这个解决方案。

如此看来,她当初向姚教授求助,让林东升这样的数学和计算机双料天才参与进来,绝对是一个非常正确且英明的决定。

不过,她认真思索一番后,很快又皱眉说道:“这个解决思路是正确的,不过,传统的模拟计算因噪声、器件非理想特性等原因,精度很难超过8位,接下来咱们需要突破的,就是最难的精度问题。”

“也就是说,咱们还需要开发出相应的高精度电导调制技术,能够将权重值精确、稳定地写入忆阻器单元,并实现多个离散的电导状态。”

在黄院士的指导下,科研团队又埋头苦干了两个月,终于研究出了创新的电路设计。

即使用一对忆阻器来表示一个权重,一个正项,一个负项,再通过差分信号来抵消共同噪声,提高信噪比和动态范围。

同时,将一个大阵列分解为多个小核,这样可以减少长导线带来的电阻和电容效应,这些效应,往往也是导致信号衰减和失真的主要原因。

最后,他们又在阵列的输出端集成了高精度、低功耗的模数转换器,将模拟电流信号及时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行后续的处理。

之后,他们通过反复验证,终于成功设计出了基于55纳米工艺的模拟矩阵计算芯片,并在纯模拟计算模式下,实现了96.6%的惊人准确率,这也充分证明了它进行高精度、复杂AI推理的能力。

经过测算和实验,他们发现该芯片在执行矩阵乘法任务时,其单位能效比同等工艺下的传统数字芯片(如cpU和GpU),提升了数十倍甚至上百倍,功耗却直接降低了一到两个数量级。

可以说,因为“存算一体”架构消除了大量的数据搬运,让计算可以在存储器内并行发生,极大地提升了计算并行度和吞吐量,也让单位面积的计算密度,远高于数字逻辑单元。

当一切尘埃落定,整个科研团队都在为实验和验证的成功欢喜时,林东升默默地走出了实验室。

他看了一眼漆黑如墨的夜空,那里依旧是那么幽深,仿佛永远都看不到尽头,同时,他的身体深处,再次涌现出一股无力感。

什么时候,人类才可以将这星辰大海,彻底研究明白?

他顿时想起了一句电影里的台词:“成人的世界里,总是这么艰难吗?——是的,一直都是!”

不知何时,黄院士也走了出来,站在了他的身旁,笑着问道:“和大家一起研究了这么久,折腾出了这么厉害的东西,你似乎一点都不兴奋?”

“在想出解决思路的那一瞬间,我就提前兴奋过了,后面的这些,不过是为了验证前面的猜想而已。”林东升淡淡地说道。

“但是,你作为数学方面的天才,应该也明白,解题答案虽然很重要,但推导过程也同等重要!”黄院士语重心长地说道。

林东升点了点头,所以,他能理解大家的激动和兴奋。

“你可能还不明白高精度模拟矩阵计算芯片研发的重大意义,那我简单和你说一下吧,它证明了一条绕过内存墙和冯*诺依曼瓶颈的有效路径,为后摩尔时代的计算架构,提借口了中国方案,同时,它极高的能效比,使得在手机、传感器、物联网设备等电池供电的边缘端,直接运行复杂AI模型成为了一种可能,实现了真正的端侧智能……”

“如果未来能构建起基于该原理的大规模集群,将有望极大地降低AI数据中心的运营成本和碳排放,它相当于是一次从物理原理层面出发的、颠覆性的换道超车尝试,不仅展示了中国在AI基础硬件领域的顶级创新能力,更为全球AI算力瓶颈的解决,提供了一个充满希望的中国答案。”黄院士又补充道。

听到这里,林东升终于意识到这项研发的重大意义了,他平静的心湖,也有了一丝波动。

“当然,这一切还只是开始,后续咱们需要做的,就是让这项技术成功走向大规模量产,从实验室到工厂,这一步的难度和跨越,依然很大。”黄院士感叹道。

“那……那我还需要继续在这里研究吗?”林东升紧张地问道。

他可不希望这种没日没夜的研究工作,一直持续下去,甚至是持续好些年。

“这里的研究会一直持续下去,但你的工作,暂时就到此为止吧,你还会有更多重要的事情去做,不过,你放心,到时的顶刊论文上,你的名字会排在很靠前的位置,另外,如果后期国家有这方面的奖励和奖项,肯定也少不了你一份。”黄院士笑着说道。

“我能参与到这项意义重大的研究中,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成长了许多,已经是莫大的荣幸了,至于其它,我并不是很在意,还是顺其自然吧,现在,我只想好好休息一阵子。”林东升坦言道。

“这阵子辛苦你了。”黄院士伸出手,想摸一下他的头,以示鼓励,但是,够不着。

林东升回过神来,弯腰向她鞠了个躬,这才踏着轻快的步伐,走进了浓浓的夜色中。

“你才是中国的未来呀,清北能有你这样的青年才俊,未来可期……”黄院士看着他修长的背影,一脸欣慰地感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