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快穿之炮灰拒绝当工具人 > 第162章 炮灰小姑子是极品? 6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2章 炮灰小姑子是极品? 6

柳紫柔下午动作稍微快点,但一天下来就挑回来三担柴,里面还全是那种不耐烧的细枝桠。

并且捆的柴还不大,三担都不够原先他们一担捆的。

炖两餐鱼汤,晚上烧三锅热水洗澡就用去大半。

因着昨晚的事,宋母不禁有点怀疑她是不是不满安排,才故意做不好。

干脆实话实说:“你拿回来的这种只能用来引火,家里需要的是木柴。”

其实说起来宋家那间柴房并不算大。

往日他们老两口花上大半天就能堆满,没有时间限制,让儿媳妇把柴房装满实在不算多为难的事。

可柳紫柔听完,觉得婆婆就是因为小姑子告状腊肉那事,在鸡蛋里挑骨头。

虽然不知道小姑子这次怎么学聪明了,没当面挑事,但是不得不说背地里搞事反而让她挑不出半点问题来。

这感觉就好像鱼刺卡在喉咙里,不上不下膈应得人难受。

由于砍柴这件事,短短一天时间,她在村里的口碑一下变得两极分化。

有人觉得宋家媳妇又孝顺又勤快,另外那拨人则觉得宋家媳妇是挺孝顺的,可这干活是真不行。

一天下来就挑了那么点柴回去,还比不得他们家里孩子能干。

当初为给宋仁君娶柳紫柔当媳妇,宋家到处欠债。

那会村里人最常说的就是宋家老大实在胡闹,宋家竟然这样也由着他娶柳家女儿。

后来随着宋仁君在外面夸赞媳妇贤惠,宋父宋母也很给儿媳妇留面子,那些非议才慢慢变成宋家媳妇温柔又贤惠。

说别的都能忍,可这些人竟然说她弟弟身体不好,她看着也不像身体好的样子,嫁过来这么久肚子还没怀,八成柳家没个身体好的。

柳紫柔今年十九,柳耀祖小她三岁,正是要说亲的年纪。

让这些人再这么说下去,以后耀祖还怎么娶媳妇?

回到家里又有婆婆挑刺,柳紫柔瞬间感觉自己此刻像极了那地里的小白菜,随便一个人都能欺负她。

这些人还不是看她男人不在这?

宋母看儿媳妇表情不断变化,以为她还是不情愿,在心里叹了口气。

儿子都是债,当初她就瞧不上柳家那卖女儿的做派。

结果进门这么长时间,还老想拿婆家东西贴补娘家,面上看着温顺,实际上各种躲懒。

“实在不行的话,你明天留在家里收拾院子,上午我跟老头子去砍柴,下午再去地里。”眼下不是农忙,宋母就想不如他们自己来干得了。

经历一天砍柴后,柳紫柔感觉筷子都有点拿不稳了,听到婆婆这话一时间还真有些心动。

可外面已经在说他们柳家不行,她要是应下真的留在家里不去……

想到后果,柳紫柔捏紧筷子大咬紧牙关道:“我当然行,今天就是没睡好而已,明天起来我肯定把柴房装满!”

宋母想说真装不满也不用勉强,宋瑶在旁边笑眯眯道:“娘,既然大嫂说她也能半天把柴房装满,那就让大嫂来好了。”

柳紫柔喉咙一噎,她什么时候说过半天能砍完?

小姑子分明就是因为昨晚那件事,在暗戳戳针对她。

可宋瑶说完又开始夸起今天的鱼汤鲜美,根本没给她留话口反驳。

“喜欢喝就好,明天让你爹重抓几条,娘再给你做。”宋母觉得闺女受了大罪。

被嫂子推得崴脚,还在为哥哥着想,怕说出来外人议论。

要不是闺女那脚不严重,大夫说养个十来天就能好,这事肯定没完!

看着她们母女亲亲热热,柳紫柔心里又开始不舒服了,刚公公说要等他男人回来下河抓鱼,婆婆就开始各种不是。

现在小姑子说句好吃,婆婆又口风一转,使唤公公抓鱼。

她就说小姑子这么极品,还不是婆婆他们惯的?

女儿惯成这样,日后还不知道有没有男人愿意娶她。

要是小姑子一直留在家里,那以后她的日子还能好过吗?

看着柳紫柔那张失神的脸,宋瑶就着又美滋滋多喝下大半碗鱼汤。

既然应承下来,柳紫柔当然得早点把柴火砍回来,天蒙蒙亮她就出门了。

等到村里第一家炊烟升起时,柳紫柔已经挑着第一担木柴往宋家的方向走。

听到那些说她多勤快的声音,本来想在路上歇歇,还是硬撑着挑到宋家院子里才卸下担子。

快速吃过早饭,柳紫柔就又马不停蹄跑到山上砍柴去了,留给她的时间不多,她得再快点才能把那柴房装满。

然后一上午从山上经过的村民,都能看到宋家媳妇抡起柴刀哐哐大砍的身影。

在她的努力干活下,总算有称赞她能干的了。

为了能早点干完,她忙得连午饭都没回去吃,但也拖到快傍晚。

肚子饿得大叫,人又累,回去再看到过来接她的宋仁君,眼睛差点流出眼泪来。

宋仁君看他媳妇这像是被谁欺负了的样子,连忙问:“谁欺负你了?”

柳紫柔怀疑银子是小姑子拿走的,但这事不能在外面说,只好轻轻摇了摇头。

担子被接过去后,身上总算松快许多。

晚饭宋母已经做好了,儿子刚回来就问媳妇在哪,听说还在外头砍柴,和爹娘话都顾不上说就急吼吼跑出去接人。

看到儿子这样,宋母心里顿时窝着火气。

之前儿子外出做工回来还会帮着盛饭,晚饭宋母都不想搭理,只给闺女盛了碗饭,其他人各盛各的。

宋仁君感觉奇奇怪怪,想起回来还没来得及交钱,连忙把这次做工的铜板摸出来。

回来前他早把要留的那份铜板分开放在一边,这样就不至于搞混。

将那串铜钱,放在宋母面前。

“娘,这是我这几天做工的工钱,您收好。”宋仁君讨好的笑道。

肉眼看估摸着有三十来文,被根细线串起来。

看着儿子为了搬货在太阳下晒得发黑的脸,宋母又有些于心不忍。

正要起身帮儿子盛饭,宋瑶忽然冷不丁来句:“大哥,你左边好像还有串,是忘记拿出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