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东北小山村渔猎两江两国 > 第386章 骂骂咧咧的就上来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86章 骂骂咧咧的就上来了

做完这一切,见老二,老三,还没有回来,刘红军又从自己的背包里找出了一包针,

这是他很早以前就放在包里的,毕竟如果在山里真的受了伤,也可以用这个针来缝合伤口。

又把线拿了出来,用手扯了扯。虽然没有扯断,但想用它来钓鱼,估计还是有点够呛。

要是两股的话,勉强还可以。

把王傻子叫了过来,两人扯出了10米左右长的线,用手搓上劲,合在一起,就成了一根五米长,两股的线。

用手使劲拽了拽,感觉还可以,至少钓个三斤二斤的鱼,应该不成问题。

又取出了一根针,拿到火堆旁,用两根小棍夹着,伸到火堆里把针烧红,怼在一块石头上,针就会弯曲,

随着用力角度的不同,针也慢慢变成了鱼钩的形状。再把针拴到那根线上。

没有铅坠,就找了一块拇指大的小石头,直接拴在线上。让王傻子到林子里,砍来一根三米多长的扫条。

这玩意儿湿的时候,韧性非常强。

把线的一端绑在扫条头上。就这样一套简易的鱼竿就做好了。

没有饵,到江边抓了一个蛤啦(也叫蛤蜊,类似于花蛤,不过体型要大上很多,最大的有能长到几十斤重,几斤重的很常见,不过通常都在深水里。江边浅水区,一般都是鸡蛋大小的。)

用刀撬开外壳,把里面的蛤蜊肉,割下来,挂在鱼钩上,就是一个天然的诱饵。

将近五米长的鱼线,可作为鱼竿的扫条,却只有不到三米长,靠着鱼竿的力量,肯定是甩不出去的。

只能让王傻子拿着扫条,站在江边。刘红军拿着拴在线上,当做铅坠那块小石头。抡起膀子,抛向江里。

石头撇进江里,顺便把诱饵和线也都带了进去。

根本就没有鱼漂,也用不了鱼漂。江里的水流很大,冲着那块小石头往下游走。就会把鱼线绷直。

这个时候,只要握住鱼竿不动就行了。如果有鱼去吃诱饵,那么就会把钩都吞进嘴里,顺带着拽动小石头在水里边跑,

鱼竿的前端就会在鱼逃跑的力量下,大力的颤抖。

人站在岸上,看到鱼竿颤抖了,或者是手里感觉到拉力了,直接提干就行,

这种方法即使到了21世纪,也有很多人在用,不过钓鱼的设备,要比刘红军这个先进了太多。

至于钓到的鱼获嘛?那就没法比了,和这个年代相比,21世纪松花江里边的资源,简直就是枯竭了。

钓上一天,也就是小鱼三五只,能钓个三五斤鱼,那都算爆护了,

要是单尾能钓上一条十斤以上的,不管什么鱼,这个钓鱼佬都够吹半辈子了。

不过,刘红军并不会面对这样的问题。这个时候的松花江里,资源还是相当多的。虽然已经过了棒打狍子瓢舀鱼的年代,但钓上几条吃,问题还是不大的。

只不过他今天用的诱饵局限性太大,一般鱼都不会进食这个东西,尤其是松花江里常见的鲫鱼和鲤鱼,根本不会拿这个东西当食物。

能钓到的,无非也就是,鲶鱼,和嘎牙子(黄辣丁)当然了,黑鱼和狗鱼也是可以的。

这不是吗,扔进去好一会儿,鱼竿也没有反应。

王傻子不耐烦的说道:“红军,你这招好像是不咋灵,这都扔进去这么长时间了,还是没有动静。要不咱们拽上来看看?是不是你挂的诱饵被吃了?”

刘红军点了一根烟,不慌不忙的吸了一口,说道:“孔子曰:你慌个得屌,

这么大的江,咱们又没有打窝,鱼找饵料,不还得找一会儿。”

正说着话呢,王傻子手上突然传来了拉力,作为鱼竿的那根扫条,尖端也不停的颤抖了起来。

王傻子双手攥着扫条,举的高高的,不停的往后退,

嘴里还喊着:“红军,咬钩了。拽着还挺沉的呢,看样子不小啊。”

刘红军照他屁股踢了一脚,说道:“你才咬钩了呢!”

王傻子嘿嘿的笑着说道:“嗯,我说错了,是鱼咬够了,快点的吧,帮帮忙,这也提不起来呀。”

由于鱼竿太短,鱼线太长,所以根本就没法把鱼提出水面,

刘红军说道:“你轻点拽,咱们的线不结实,别把线拽折了。鱼没上来是小事,线拽折了,可就费劲了。”

自己也赶忙往前走了几步,用手小心的抓去抓那根线。

这个是非常考验技术的。一定要快,准,狠,还要稳。

看准了,快速的伸手,一定要把线抓紧,不然的话,水下的鱼如果突然发力。别看是一根普通的线。把手割出一道大口子,那是轻而易举的事。

抓住了以后就要稳了,慢慢的,一点儿一点儿往上拽。不能用蛮力。要顺着鱼挣扎的力度,不然的话,很容易这根线就会断。

在这一点上,刘红军不敢说是专业,但也不会犯这样常识性错误。

就这样,两个人合力,把这条鱼拽上了岸。

只见这条鱼足有一尺多长,在阳光下扭动着湿漉漉的身子,浑身泛着黄褐色的油光,

脊背上几道暗绿色的斑纹,像泼墨般晕开,越到腹部越浅,渐渐的蜕成脏兮兮的灰白,

长得挺磕碜,但却很威风,扁宽的脑袋,一张大嘴咧到腮边,嘴角两根粗硬的黄胡须,倔强的翘着活,像老汉的胡须,

背鳍高耸,棘刺如锯齿般支棱着,都上岸了,还骂骂咧咧的,稍微一碰,就“嘎吱”作响,难怪都管他叫“嘎牙子”,

鱼尾拍地时,溅起的沙子和泥星子,腥气混合着江水的土味,扑面而来,

鱼鳃还在急速的开合着,眼睛不大,却瞪得溜圆,眼珠子蒙着一层淡蓝色的膜,就那么死死的盯着刘红军和王傻子,仿佛还有点不服气似,

刘红军高兴的嘴都咧到了耳朵牙子,“哈哈,这玩意吊汤,简直绝了。看这体型没有二斤,也得有一斤多。就这一条,扔在锅里边,再放上点盐,可是老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