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冬雪兆丰年 > 第179章 好的开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三人开始往车上装垃圾,装完又拉去垃圾点扔了,然后回来装那些铁豆子。这东西别看堆不大,却死沉死沉的。

三人用玻璃丝袋子装,装完铁豆子,本来想再装点别的铁,但一看车胎,知道这东西是真的不轻。

三人去了收购站,一过地秤,净重五吨多。三人心道:我的天啊,没把自家车压散架了,还真是幸运!难怪那么吃力呢!

祁冬雪跟父母回到西岭的那个场地,开始吃午饭。

林芳吃饭的时候,注意到仓库的玻璃有几块破损的,叮嘱道:“国林,你回头量一下尺寸,把那几块坏了的玻璃换下来吧。”

祁国林也早就注意到了那几块破损的玻璃,正有此意,只不过,这几天太忙,还没倒出工夫来。

吃过午饭,三人想把这两个电机装上,但太重了,只好做了一些掩护,打算啥时往这边拉钢丝绳的时候,用吊车装车上,到时,卖了就行了。

一家三口把两种铁屑往一起归拢了一下,尽量压缩地方,谁知道啥时又能收到这个东西。

接着又往车上装废铁,装完车,把地上的垃圾扫到一起,用玻璃丝袋子装上,到时,扔到垃圾点就行了。

三人忙完,锁好库门和大门,便去了收购站。

卖完废铁,到家的时候,正好在家门口碰见卖大豆腐的。

林芳买了一块,打算晚上炖着吃。

刚到家,家里的电话铃就叮铃呤响了起来——

祁冬雪接起电话,原来是有人要租年前买的那个纸盒箱厂的场地。

那人问了一下价格,然后约好明天九点见面。

“冬雪,谁打的电话?”祁国林进屋问道。

祁冬雪把有人要租场地的事告诉了父亲。

“这可是好事!我正愁,咋没人租呢。”

“妈,这个厂子的地理位置不错,你根本不用犯愁,早晚都能租出去。”

“冬雪说的对!”对于女儿的话,祁国林非常的赞同。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做啥事都必须有耐心才行。

第二天,祁冬雪跟父亲先开车找了一家专门卖玻璃跟镜子的商店,割了几块玻璃,然后去了西岭的那个场地。

祁国林把那些破损的玻璃换了下来,这才去了纸盒箱厂。

两人到的时候还没到九点。

祁冬雪在厂子里走了一遍,看厂房的玻璃啥的都完好无损,这才放心。

只要没有铁,就不会遭贼,但她担心的是厂子里的那台变压器。如果暂时租不出去,她打算跟父亲商量一下,得雇个人看厂子。

等祁冬雪转了一圈回来,见父亲正在跟一男一女交谈。

她走了过去,父亲把她介绍给那对夫妇。

原来这对夫妻是想开个收购站,走了很多地方,都没有中意的。

后来,经熟人介绍,两人才知道这个厂子要分体出租。

祁冬雪跟父亲陪他俩四处转了一下,夫妻俩最后相中了一块地方,租金一年是七千元。

夫妻俩说回家商量一下,晚上给准信。

送走两人,父女俩一商量,打算在道上的居民区转转。

父女俩找了一个地方停好车,便敲起了镲,还真行,不大一会儿,就有人上来搭讪。一问价格,觉得还行。因为铁多,这人多要了两分钱。

祁国林心想:少赚点就少赚点吧,省得往别处跑了。想好,他直接把车开到了他家的大门口。

好在,今天车上拉了一台半吨的磅秤。

折腾了一上午,祁国林跟这个人称了两吨多废铁,最后剩下一点轻薄料,直接给这人凑了个整。

父女俩一看够载了,刚想走,旁边的一户人家的男主人出来一打听价格,也把家里的铁倒腾了出来。

这人的铁没有刚才的那人多,但也卖了一千两百多斤。

父女俩饿得前胸贴后背,收完货,赶紧上车,往收购站走。

路过一个食杂店的时候,祁冬雪去买了两根香肠跟三个大馒头,跟父亲垫补了一口,这才去了收购站。

祁国林现在跟好几家收购站的老板混得都不错。那些人一看见他,都非常的热情。

卖完货,祁国林特意拐到市场买了点菜。

他是边开车边感慨,还是这车能装!要是马车,这些铁正经得拉个几趟,才能拉完。

林芳看中午父女俩没回来,知道这是收到货了。

她在自己园子里翻地,翻了半天地,听到自家狗叫了几声,便没了动静。

林芳放下手里的尖锹,来到前面,见是丈夫跟女儿回来了。

“冬雪,你跟你爸吃午饭了吗?”

“吃了,妈。”

林芳又问了一下那人租没租场地。

当女儿告诉她,晚上给准信时,她心里有点七上八下的,只期盼那人能租。

祁国林今天累得不轻,回屋去歇着了。

祁冬雪也挺累,但她咬牙跟母亲翻了一下午地,到做晚饭的时候,这才进屋。

母女俩做好晚饭,还没等上桌吃饭,那个要租场地的夫妻就打来了电话,约好明天九点签协议。

林芳一听这话,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觉得连自己做的红烧鱼都比平时鲜美了不少。

吃过晚饭,祁冬雪也没收拾碗筷,洗洗就回屋歇着了。

第二天,祁冬雪跟父亲按照约定的时间,准时到达,那对夫妇也过来了。

大家都不是事多的人,很快完事。

就这样,去年年底花四十万买的厂子,迎来了第一家租户。这可是一个好的开始,说明这个位置真的不偏僻。

祁冬雪跟父亲开着车又在这疙瘩转了一上午,虽然没有昨天收得好,但也可以。

父女俩路过银行的时候,祁国林又往里面加了三千元,凑够一万元,存了进去。

两人又去收购站把收上来的废铁处理掉,这才回家。

今天家里雇人趟地,祁国林到家之后,垫补了一口,又马不停蹄地去了地里。他看自家的田地还没有趟完,便蹲在一边看热闹。

林芳拿着一把小刀在别人家的地头挖婆婆丁。家里的园子已经翻完,只差背拢了。这个活计,她干不好,只好等丈夫有空的时候干。

等自家地趟完,祁国林把钱付了,便跟妻子回了家。

到了家,祁国林也没歇着,开始背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