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琮眉宇微蹙,看着沈令姝软软的倒下去,跌在他的脚边,他神色清冷:苦肉计,没有用。
膝盖处传来的疼痛,让沈令姝不由的倒吸了一口气,跌坐在地上,在她的面前,是一双华贵的绣鞋,和那上等的锦缎。
沈令姝察觉到楚琮连扶都没扶她一下,她的心中有着一句国粹……她硬生生的咽了回去,她深吸了一口气,扶着旁边的凳子站起来。
论演戏,她绝对是专业的!
沈令姝再次抬眸,她泛红的眼尾,是带着迷茫与不解的的委屈,她暗哑的嗓子,额头垂落的几丝头发,更加透着一种破碎的美感。
“王爷,妾身不知道做错了何事,惹了王爷不快……”
沈令姝哽咽着,晶莹的眼泪,似断线的珍珠一样落下,“还请王爷明示,给妾身一个弥补的机会,王爷不能仗着妾身心悦你,就连个辩解的机会都不给妾身,就定了妾身的罪。”
“你,心悦本王?”
楚琮愣住了,这还是第一次,听到这般直白的话语。
沈令姝白皙的脸庞上,浮上一抹羞怯,她灼灼如桃花的眼睛看着他:“王爷于妾身来说,就像是黑暗里的一束光,妾身感激上苍,能够让妾身遇见王爷。”
土的掉渣的话语,沈令姝都快被自己给恶心到了,沈令姝眼中是脉脉含情,哪怕一块冰块,也要被她的情意给融化了。
楚琮眼眸微动,问:“一束光?”
沈令姝垂下眸子,恰到好处的掩饰了她的情绪,她整个人都散发着一种破碎的美感。
她喃喃的说:“王爷兴许不知道,我的母亲,是一个姨娘,夫人强势,硬是将我和娘还有刚出生的弟弟,赶到庄子上住。”
“我从小就是在庄子上长大的,直到十岁,父亲升官了,要将我们带来京都,我的母亲身份卑微的妾室,夫人强势,嫡姐处处都要掐尖。”
短短的几句话,没有一个字在说她难她苦,但是从她的话语里,脑补出来的各种可怜画面,处处都在诉说着她成长的艰难。
“自入了王府之后,妾身再也不用担心吃不饱,穿不暖,不用担心被卖……”
沈令姝顿了一下,似乎觉得用词不对,刚要改口,她就觉得整个人都被拥到了他的怀里,清新冷冽的味道。
她张开手,紧紧搂着他的腰,仰着头,露出她光洁的额头,道:“妾身这辈子最幸福的事情,就是能够伺候王爷,陪伴在王爷的身边。”
她含泪的眼眸里,是对他全身心的依靠。
楚琮的心中,浮现出一种浓浓的怜惜与责任感,再加上,刚刚看到桌上字迹的那一刻,楚琮瞬间明白过来,他误会沈令姝了。
“昨日,本王可弄疼你了?”楚琮低头,想起昨日见到信之后,滔天的怒火,根本没有任何怜惜,甚至没有理会她的求饶。
此时,楚琮看着她的眼神,都透着一些心虚。
“只要王爷不生气,妾身可以。”
沈令姝眨了眨眼睛,水光潋滟的眸子垂了垂,道:“王爷,入王府之前,妾身只想着怎么活下去,怎么能护着娘和弟弟,从未想过儿女私情。”
楚琮:“……”
“王爷,是不是也觉得,表哥来府里,是因为妾身?”沈令姝的眼神,肉眼可见的黯然下来。
“宋遇青,才情出众。”
楚琮的话还没说完,沈令姝眨了眨眼睛,看着王爷道:“表哥冷冰冰的就跟个冰块似的,再好的才情,也只有跟书相处了。”
楚琮的画面里,想起几次见到宋遇青的样子,除了讨论书的时候,宋遇青像个活人,平日里,似乎……
冰块?
宋遇青那张不苟言笑的脸,似乎真的是这样。
“妾身以前住在庄子里的时候,舅母身子不好,女工也不好,表哥身上的衣裳鞋袜,都是我娘做的,所以,表表哥每半个月都会来庄子里,妾身跟他说十句话,表哥都不一定说一句话。”
“表哥最喜欢的就是捧着书,一坐就是一下午。”
沈令姝毫不避讳的说起从前的事情,提起宋遇青时,她的眼底,毫无半分的情意,她道:“还有,他连树都不会爬,就连地都不会种。”
说起儿时的趣事,一来,可以告诉楚琮,她在庄子上,并不是被千金一样娇养着的,而是要干活做事的。
二来,也是告诉着楚琮,她对宋遇青没有情意。
原主沈令姝有没有她不知道,反正她对宋遇青,是没有任何情意的,别说她现在已经是王府的你侍妾,没有资格心动,就像宋遇青那种文弱的书生,也不是她会动心的对象。
孤儿长大的她,想要的是安稳,无人为她撑起一片天,她自己也可以。
楚琮听着她的话,不由的想起了第一次见宋遇青,是在状元游街时,沈令姝主动相认,说是表哥的事情。
如果,真有私情,沈令姝还会这般落落大方?
楚琮扪心自问,如果真有私情,只怕人都下意识的想要藏起来,至于齐清说的话,宋遇青舍身救沈令姝。
且不说表兄妹的亲戚关系,还有姑姑待宋遇青的好,就说是一个陌生,正常人都会施以援手。
冷静下来之后,楚琮低头,看着沈令姝说起儿时的事情,眉飞色舞的,哪怕在无人问津的庄子上,她就像野草一样,哪怕在贫瘠之地,也坚韧的生长,奋发向上。
此时,再看她,她柔弱的外表下,藏着一颗坚韧的心。
楚琮的眼神中透着欣赏,很快,他震惊的问:“你还会爬树,种地?”
“当然了。”
沈令姝一脸骄傲的说:“我爬树可会掏鸟蛋了,娘身子弱,弟弟年岁小,吃了鸟蛋就能长的高长的壮了。”
“还有种地。”
沈令姝的眼底中藏着一些亮光,光抓住王爷的胃没有用,想要牢牢抓住王爷的心,让她不必因为她人的三言两语,就像垃圾一样丢弃。
“可惜,当时妾身年纪小,不然,一定可以尝试一下,新的种地方法的。”
沈令姝颇为懊恼的说着。
“新的种地方法?”
楚琮此时的心思已经彻底的偏了。
“对。”
沈令姝假装没看到楚琮眼底好奇,继续道:“妾身曾在一本书上,看过粮食可种两季,甚至三季,每亩能产一千斤!”
楚琮:“……”
他自动掠过了沈令姝用斤做单位的事情,迅速的在心中换算了,哪怕富庶如江南那些上等的水田,亩产三百五十斤,就已经算好极好了。
亩产一千斤,还能种三季,那慕宁国的百姓,还会饿肚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