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灶台密码

1948年深秋,华北平原上的风裹着硝烟味。梧桐镇西头的老张家,张秀娥蹲在灶台前,往炉膛里添着玉米秸秆,火苗“噼啪”爆开火星,映得她脸颊通红。墙缝里渗进来的寒气却让她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国军在镇上设了据点,最近查得越来越严。

“咚咚咚!”三声轻敲,接着是两声重响。秀娥猛地抬头,这是地下党新换的暗号。她抓起灶台上的抹布擦了擦手,快步去开门。门外站着个戴灰毡帽的男人,帽檐压得极低,怀里抱着个油纸包。

“是李先生?”秀娥低声问。对方微微点头,闪身进了院子。进了堂屋,男人掀开油纸包,露出几包褐色药粉:“硝酸钾,造炸药的关键材料。”

秀娥倒抽一口冷气。最近解放军在城外集结,镇上的国军日夜巡逻,严查一切可疑物资。她转头看向灶台:“藏夹层里?”

“来不及了。”男人摇摇头,“今晚必须送到城外联络点。我来引开巡逻队,你想办法把东西带出去。”说着,他掏出个布娃娃,塞进秀娥手里,“这是接头信物,交给村口老槐树下卖烤红薯的大娘。”

话音未落,院外突然传来皮鞋声。“快!”秀娥一把将药粉塞进布娃娃的棉花里,把娃娃塞进灶膛边的杂物堆。门“哐当”被踹开,几个国军士兵端着枪冲了进来。

“干什么的?”为首的军官眼神凶狠,刺刀指着男人。

秀娥脑子飞转:“长官,这是我表哥,来给孩子送布娃娃的。”她抓起布娃娃晃了晃,心跳快得几乎要冲出喉咙。

军官狐疑地打量着两人,突然一把抢过布娃娃:“哼,大晚上送娃娃?搜!”士兵们开始翻箱倒柜,秀娥感觉手心全是汗。母亲从里屋颤巍巍走出来,故意绊了一跤,撞倒墙角的陶罐。“哎哟!”老人呻吟着,碎片溅了士兵一裤腿。

“晦气!”士兵咒骂着后退,军官不耐烦地把布娃娃扔在地上:“别在这儿碍眼!都给我滚!”

等脚步声远去,秀娥捡起布娃娃,发现棉花已经被扯开一角。她赶紧重新缝好,对男人说:“我扮成卖菜的,从后山小路走。”

后山的夜黑得伸手不见五指。秀娥背着装满野菜的竹筐,怀里紧紧抱着布娃娃。刚走到半山腰,前方突然亮起手电筒的光。“站住!干什么的?”两个国军哨兵拦住去路。

“长官,我去城里卖菜。”秀娥强作镇定,举起竹筐。哨兵用刺刀挑起菜叶翻了翻,没发现异常,目光却突然落在她怀里:“那是什么?”

“给侄女的布娃娃......”秀娥话音未落,一个哨兵突然抢过布娃娃,撕开了棉花!褐色药粉顿时洒落。

千钧一发之际,远处传来密集的枪声。“不好!共军偷袭!”哨兵脸色大变,丢下布娃娃就跑。秀娥赶紧把散落的药粉重新塞进娃娃,一路狂奔到村口老槐树。卖烤红薯的大娘看到布娃娃,二话不说从灶台里掏出个油纸包:“拿着,这是回信。”

回到家,秀娥展开信纸,火塘的光照亮了上面的字迹:“任务完成,明日攻城。”她望向窗外,漆黑的夜空下,解放军的营地方向隐约闪烁着星星点点的灯火,如同即将破晓的曙光。

第二天清晨,激烈的枪炮声响起。秀娥站在灶台前,往锅里下了最后几个土豆。当解放军的红旗插上镇口炮楼时,锅里的土豆也煮熟了。她盛起热腾腾的土豆,分给躲在地窖里的乡亲们。柴火的余温里,飘着胜利的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