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铁流铸魂:从抗日御侮 > 冰雕风筝与月光电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1952年冬,长津湖畔的冰雪仿佛凝固了时间。十七岁的卫生员沈云裹着三层单衣,在临时搭建的医疗帐篷里给伤员换药。寒风像带着倒刺的钢针,顺着帆布缝隙钻进来,在伤员冻僵的伤口上撒盐。突然,帐篷外传来激烈的争吵声。

“这风筝必须送出去!”

沈云掀开棉帘,只见通信兵小张正和护士长对峙。小张怀里死死抱着个油纸包,边角露出一截竹篾——竟是个未完工的风筝。

“胡闹!”护士长跺脚,“前线吃紧,哪来闲工夫放风筝?”

小张急得眼眶通红:“这是特殊任务!三营侦查员在敌后发现美军新型雷达站,可电台被炸坏了,连长说只能用风筝搭载微型电台,趁着北风把情报送过封锁线!”

帐篷里瞬间安静下来。沈云突然想起三天前,自己在战场上捡到的半本《风筝制作大全》,那是不知哪位战士遗落的,书页间还夹着张泛黄的全家福。

“我会扎风筝。”她往前一步,声音不大却很坚定,“我爷爷是老北京风筝艺人,小时候我常帮他削竹骨、糊绢布。”

小张像抓住救命稻草般冲过来:“真的?可材料...现在哪找绢布和竹篾?”

沈云没说话,转身钻进帐篷,再出来时手里多了块洗得发白的床单,和半根拆下来的担架竹条。“就用这个。”她的目光扫过众人,“不过得有人去敌后放线,美军的探照灯...很危险。”

“我去!”三个声音同时响起。沈云愣住了,说话的分别是左腿负伤的机枪手老周、刚满十六岁的通讯员小李,还有沉默寡言的朝鲜籍战士金顺姬。

“我腿伤了跑不快,但放线稳。”老周晃了晃缠着绷带的腿。

小李晃着手里的弹弓:“我能把风筝射过树梢!”

金顺姬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说:“我熟悉地形,知道哪片松林能躲探照灯。”

最终,三人组成了特殊小队。沈云则留在营地,在煤油灯下赶制风筝。竹篾在她手中灵巧翻飞,床单被裁成流线型,用红药水在翅膀上画了只展翅的雄鹰。微型电台是从报废设备里拆出来的零件组装的,只有火柴盒大小,被塞进风筝腹部的暗袋。

深夜,小队趁着暴风雪出发。沈云站在营地边缘,看着他们的身影逐渐消失在雪幕中。风越来越大,帐篷被吹得猎猎作响,她突然想起爷爷说过的话:“风筝飞得越高,线越得抓紧。”

另一边,老周三人在齐膝深的积雪中艰难前行。老周背着放线轮,小李举着风筝,金顺姬手持指南针引路。月光被云层遮蔽,四周漆黑一片,只有踩雪的“咯吱”声和粗重的喘息声。

“快到松林了!”金顺姬突然压低声音。话音未落,一道刺目的探照灯光扫过雪地,三人立即扑倒。小李怀里的风筝却不慎滑落,在雪地上拖出长长的痕迹。

“不好!”老周脸色大变,“他们发现异常了!”

果然,远处传来引擎轰鸣声。金顺姬当机立断:“我引开敌人,你们放风筝!沿着第三条山脊线,那里风向最稳!”

“不行!”小李抓住她的衣袖。

金顺姬甩开他的手:“这是命令!记得把情报送到!”说完,她朝着反方向狂奔,同时开枪吸引敌人注意。枪声在寂静的雪夜格外刺耳,探照灯迅速转向她的位置。

老周和小李咬着牙继续前进。松林边缘,小李用弹弓将风筝射向天空,老周飞速转动放线轮。风筝迎着风越飞越高,却在即将越过山脊时突然下坠——原来美军的高射炮已经锁定了目标。

“快!把线放长!”老周大喊。小李解开棉袄,用牙齿咬住线,双手拼命拉扯。风雪中,两人的睫毛结满冰霜,手指被冻得失去知觉,但谁也不敢松手。

千钧一发之际,风向突然改变,风筝借着一股强烈的北风,像离弦之箭般冲过山脊。老周和小李瘫倒在雪地上,看着风筝变成夜空中一个小黑点,终于露出笑容。可还没等他们喘口气,身后传来密集的脚步声——敌人追上来了。

两人背靠背举枪,准备迎接最后的战斗。就在这时,远处传来熟悉的军号声——是志愿军增援部队!老周和小李喜极而泣,在昏迷前,他们看到金顺姬被战友搀扶着走来,她的腿上中了枪,但脸上挂着胜利的笑容。

而那只承载着情报的风筝,在北风的托举下,越过封锁线,降落在志愿军指挥部附近。战士们从风筝暗袋中取出微型电台,成功破译了美军雷达站的部署。三天后,我军发起突袭,一举摧毁了这个威胁巨大的军事设施。

战后,沈云在医疗帐篷里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那只历经战火的风筝,虽然翅膀有些破损,但依然保持着展翅的姿态。她把风筝挂在帐篷里,每当有伤员问起,就会讲起这个关于勇气与智慧的故事。

多年后,当年的战士们在回忆录中都提到了这个“冰雕风筝”。有人写道:“在那个寒冷彻骨的冬夜,一只风筝带着我们的希望和信念,冲破了敌人的封锁。它不仅是一件传递情报的工具,更是我们不屈精神的象征。”

而在长津湖的纪念馆里,那只风筝被精心修复,陈列在最显眼的位置。旁边的展牌上写着:“这不是一只普通的风筝,它是战士们用智慧和生命编织的传奇,是和平年代最珍贵的记忆。” 每当有孩子驻足观看,讲解员就会说起这个发生在冰天雪地里的,关于勇气、团结与胜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