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其他类型 > 任务:从安陵容开始 > 第345章 难缠的对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接下来的两日,甄嬛白日里大半时间都耗在了寿康宫。

太后礼佛念经时,她便在一旁陪着抄写经文,偶尔还能就佛学理论与太后聊上几句。

她那张嘴确实厉害,三言两语间总能把太后哄得眉开眼笑,每次离开时,太后都赏赐了不少珍贵物件。

这情形倒是让宫里那些等着看笑话的人都摸不着头脑了 ——

难不成太后真的对莞嫔青眼有加了?其实太后心里倒真有几分欣赏甄嬛。

若不是早就对她另有盘算,再加上她那张脸实在太像纯元皇后,她怕是真要动了扶持甄嬛的心思。

太后看得明白,这个甄嬛是个极聪明的女子,说话做事都透着分寸和机灵,

对上她,既不清高自傲,关键时候又能放得下身段说些软和话,论圆滑,她确实比沈眉庄更胜一筹。

只是别看太后当面对甄嬛赞不绝口,又日日赏赐不断,

可待她每日离开寿康宫后,太后心里的警惕便也更多上几分。

“既有柔则的容貌,偏又有她十倍百倍的智慧……” 太后望着窗外,眉头微蹙,

“竹息,你说宜修真能斗得过这样的女子么?”一旁的竹息这两日与甄嬛接触下来,心里也直犯着嘀咕。

一方面,她确实欣赏甄嬛的圆滑 —— 说话总能接得恰到好处,也从不让话掉在地上,

偶尔还能以独特的解读说出些让人舒服的话,又丝毫不显谄媚。

可另一方面,也正如太后所言,这甄嬛业未免太过优秀,尤其是那张酷似纯元皇后的脸,皇后又怎能容得下?

此刻待听到太后如此忧心忡忡,她也连忙劝道:“娘娘为皇后做得已经够多了,实在不必再这般劳心。

况且…… 皇后娘娘不是已经动了暗手吗?”

接着她话锋一转,声音压低了些,“这生不出孩子的女子,在这宫里终究是差了截底气。”

太后听她提起这层,眉头才稍缓,却还是叹了口气:“也难怪宜修要未雨绸缪。

你瞧瞧这满宫的嫔妃,有几个能比得上莞嫔这般?既有容貌,又有脑子,还得皇帝宠爱……”

她这话没说完,却已道尽了担忧。

一旁的竹息像是忽然想起什么,眼前一亮,忙说道:“娘娘前几日不是还打算分薄一下莞嫔的宠爱吗?

正好借着这个时机,劝皇帝雨露均沾一番。

到时候宫里的孩子多了,她即便再得宠,想必也掀不起什么风浪,影响不了大局。”

其实太后本不想这般强制干涉雍正,可事已做了一半,只能硬着头皮继续。

毕竟没有子嗣的皇后,腰杆终究是挺不直的,就像竹息说的,少了份底气。

她沉吟片刻,才转头对竹息轻声道:“你去一趟皇帝那里,让他晚上过来一趟吧。”

竹息见太后松了口,也忙劝道:“娘娘能做到这个份上,以后也真不必再操心了。您这身子骨,也该颐养天年了。”

太后点了点头,眼底掠过一丝复杂:“你说得对,哀家总不能把所有情分都耗在宜修身上。这事过了后,这后宫的纷争,哀家便不再插手了。”

她顿了顿,语气里添了几分期盼,“待哀家先攒上几年情分,把小十四接回来再说。至于皇帝能不能有子嗣,那就看他的命了。”

说着,太后语气里也添了几分释然,“哀家该做的也都做了,也算是仁至义尽,余下的,便听天由命吧。”

待到晚间,雍正依言来到寿康宫。望着这座偏安一隅的宫殿,他眉头不自觉地蹙了蹙 ——

作为皇帝生母,皇额娘本该住进慈宁宫享那份尊荣,

偏她为了十四弟,却执意住在这处,连他这个皇帝的体面都不顾了。

每次被召来,这座宫殿都像在无声提醒他:在皇额娘心里,他这个皇帝,终究抵不过那个弟弟。

这般想着,他还是施施然踏入殿内。

太后见他进来,也并无过多客套。待雍正单膝跪拜行礼后,只一摆手,便让他坐到身侧的榻上:

“入冬以来你事忙,哀家也有些日子没见你了。眼瞅着要过年,便把你喊来,也算见上一面。”

雍正此刻却没有什么想说的。皇额娘是顾及他忙才不得见他,还是压根就不想见他?他又岂会不知?

只是天家母子,纵有龃龉,面上也总得维持着孝道罢了。

他遂笑着应道:“难为皇额娘还惦记着儿子。这天寒地冻的,您也该多保重身子才是。”

接着他主动开口,“儿子可是听说,皇额娘这两日对莞嫔颇为青睐,

腊八那日便赏了她体面,这几日更是准许她在您跟前抄写佛经?”

太后面上依旧平静,只淡淡道:“先前哀家没怎么见过这莞嫔,也没深谈过,更不知她脾性如何。

不过她入宫一年多便能晋到嫔位,想来也是个能让皇帝你舒心的。

所以哀家自然也起了好奇心,想瞧瞧究竟是何等人物,能得皇帝你这般看重。”

“那这两日莞嫔在您跟前侍奉,皇额娘又觉得如何?”

“是个聪慧的。” 太后先是颔首,接着又意味深长的说道:

“说话引经据典,有理有据,又颇有眼色,知进退,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心里跟明镜似的。

看来皇帝果然是慧眼如炬,身边净是些个聪明的,这样哀家也能放心了......”

雍正见太后不说透,也乐得陪她打哑谜,故作不知地笑道:“如此说来,莞嫔竟是比惠嫔更得皇娘心意?”

太后听闻这话,终究没忍住深吸一口气后才继续开口:“两种性子的人,又哪有什么可比性?

惠嫔性子耿直些,也正因这份耿直,才保得一份纯真,没那么多弯弯绕绕。

莞嫔嘛,是聪慧,能替皇帝你分忧,也清楚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她顿了顿,又添了句:“况且哀家听说,腊八那日,莞嫔还特意去了趟惠嫔的宫里,着重打听了下哀家的喜好禁忌。

这份心思......倒也算是难得。”

听到这里,雍正心里已然明了太后对甄嬛的态度,却不由得暗自发笑 ——

皇额娘向来不希望自己身边有太多聪明人。

想当初在潜邸时,她为自己挑选的,不是丽嫔、齐妃、芳贵人这般空有美貌却不长脑子的,

便是敬嫔这种端庄持重不扎刺的大家闺秀。至于机灵聪慧的,几乎是一个没有。

哦,倒漏了个前期看着老实巴交的曹琴默。也真是难为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