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派胡言,当真是一派胡言!现在我们说的是修铁路的事,竖子提征倭一事算是什么意思?”

征倭的时候,这帮子文臣一个比一个小器巴巴,现在被方孝儒再一次提起这个话题,刘三吾的脸上确实有些挂不住了,他声音颤抖,努力维持着身为大臣的尊严:

“当初征倭,陛下与太子殿下英明决策,我等自然全力支持,岂会有半分质疑?方大人,你休要血口喷人!”

方孝儒却不依不饶,步步紧逼:“哦?是吗?那为何当时大明皇家银行为军队筹集军费时,你们一个个推三阻四,生怕朝廷问你们多要一文钱,怎么着?怕朝廷还不起你们的银子?还是不相信太子殿下的征倭大军能够大胜归来?现在修建铁路,关乎国家未来,花的依然不是你们的银子,甚至你们在应天城外的庄子一旦被征收,仁侯没少你们一分银子吗?现在你们又诸多阻挠,到底安的什么心?”

“堂堂朝堂诸公,到底还要不要脸了?当真是又要当婊子又要立牌坊,怎么着,这天底下的好事,合着都得让你们占了才对?”

最后一句话问了出来,可把在场一群文臣差点全给送走了,文人哪有要脸面的,只不过做的一些事情不仅真是不要脸,还不让人说,好吧,其实历朝历代都有一群这样的人,哪怕到了很多年以后依然无法杜绝。

方孝儒这一番话,犹如晴天霹雳,炸得这帮子老东西瞠目结舌。他们面面相觑,心中暗自嘀咕,这方孝儒今日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不成,竟敢在朝堂之上如此大放厥词。

刘三吾更是气得脸色铁青,他颤抖着手指着方孝儒,半天说不出话来。终于,他憋出一句话:“方孝儒,你、你、你简直是无法无天了!陛下!臣要弹劾....”

然而,他的话音未落,却见老朱从龙椅上缓缓站了起来。他目光如炬,扫视着这群文官,沉声道:“够了!咱在这里,你们竟敢如此放肆!方孝儒说得没错,天底下的好事,可不能都想着你们这群老邦子。至于修建铁路一事,咱意已决,以后谁要是再敢质疑,那咱先问问,户部的银子到底是你们的,还是无数将士们拼命弄回来的?”

天子一怒,更何况还是老朱这么一位“杀神”发怒,大殿中所有人噤若寒蝉。

方孝儒倒没有害怕,他刚才的话算是老朱默许的,就是要喷这群满脑子装不下“百姓”半个字的家伙,他可是立志要当“大明魏征”的男人。

“大明第一喷子,嘴炮之王方孝儒岂是浪得虚名?”

唐家铺,唐仨仁并没有全程跟着去修铁路,几万工匠民夫跟着,时间上是没有问题了,朱标刚从修路的工地上过来,随行的还有李文忠,朱棣,让唐仨仁很意外的是,李景隆这位未来的“反面战神”,居然也跟着过来了——小胖子长得挺可爱的。

“老唐,你这都是什么称呼?你是没有看到,父皇对方孝儒的表现,那叫一个满意,想来这年轻人很快就可以站在朝堂之上了....”

“你们就偷着乐吧...”

唐仨仁也不多说,方孝儒的能力绝对是有的,只不过有些不懂变通,不然后来也不会被朱棣给斩了——其实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出在朱标身上,若是朱标没有英年早逝,对了,还有那个一岁的娃娃朱雄英,这对最稳太子太孙若是能够正常活着,后续很多很多的事情都不会再发生。

“不要提方孝儒了,他确实有股子不畏强权的劲儿,老唐还是带我们去看看新造的火车吧,开往应天的火车,要与之前那辆有所区别吧....”

说白了,就是朱标想要新的火车,之前那台只能算是在唐家县里开的,唐仨仁并没有拒绝,蒸汽机第三代出来这么久,蒸汽火车自然要出第二代了。

从唐家铺出发到应天府,直线距离百来里路,但算上那些七绕八绕的路程,三百里路算是节省了,之前的火车续航能力才只有百来公里,真要拿去给老朱坐,唐仨仁自己都觉得丢人。

“没有问题,午饭过后一起去肖家岭看一眼吧。”

唐仨仁话音落下,朱标有些意外,什么时候唐仨仁这么好说话了?

朱标心中暗自思忖,唐仨仁向来小心,今日却如此爽快,莫非是有什么新的设计让他信心满满?朱标对于去肖家岭一探究竟有了不小的期待。

午饭过后,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前往肖家岭。唐仨仁走在前面,步伐轻快,仿佛胸有成竹。朱标紧随其后,心中充满了期待很快坐上了唐家铺外面的“蒸汽火车”,如果是平时可没有这样的待遇,今天唐仨仁要用蒸汽火车,自然是要发车的,唐家铺外如今已然设了一个小站,没办法都是为了老朱。

抵达肖家岭的时间只花费了十来分钟,这还是火车因为距离不算远,没有完全跑起速度来的原因。

火车制造厂内,工匠们正忙碌着,一些蒸汽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唐仨仁领着朱标来到一个巨大的车间,只见一列崭新的火车头赫然矗立在眼前。这辆火车头与之前的相比,显得更加雄伟壮观,线条流畅,色彩鲜明,最关键的是这火车头上面挂着两面大明的龙旗。

“这便是第二代蒸汽火车,”唐仨仁让一名工匠站出来介绍道,“在侯爷的指点下,我们采用了全新的锅炉设计,提高了热效率,续航能力提升至五百公里,也就是一千里地。而且,我们还新增加了一部分安全装置,确保旅途更加平稳安全。”

朱标仔细打量着这辆火车头,心中不禁赞叹。他走上前去,轻轻抚摸着光滑的金属表面,感受到那股力量之美,没错,现在这火车头还显得极为的粗糙,但唐仨仁相信再过十来年,哪怕搞不出内燃机,至少也能让蒸汽机无限接近那个东西。

“老唐,你实在是太厉害了,这火车头,估计父皇会乐半年....”朱标满意地点头,“这辆火车将会成为我们大明帝国的骄傲,开往应天的旅程将会更加顺利。”

唐仨仁微微一笑,他知道,这辆火车的成功制造出来,不仅代表着相关技术的成熟,更是他与朱标之间友谊的见证,也算是他唐仨仁在大明的七年见证。

七年时间了,他到大明这么快就七年了,七年,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数字。

“其实早在朝廷给钱让唐家铺的工匠们修铁路的时候,我就计划在沿途设置更多的站点,算是方便百姓出行。”唐仨仁这时说道,“反正老朱平时也难得坐上一趟,倒不如把平时空出来的火车班次用业方便老百姓,同时也算是给铁路回收点成本。”

火车这玩意的运输量不是一般的大,平时除了运送一些人之外,还可以装运货物,这才是真正赚钱的大头所在。

“大明的工匠,是目前全世界最好的工匠,没有之一。”

唐仨仁的声音这个时候突然带起了几许的“飘渺”之意,到了现在,除了那帮子守旧的家伙之外,很多人都深知火车的重要性和必要必,尤其是对于大明一些边关重镇,一旦通了火车,那么大明中枢对于这些地方的控制力将会得到无限的加强。

“在火车的空闲时段,可以增加货运班次,将那些平时难以运出的农产品、矿产等物资送到目的地。各种东西流通了,还能为朝廷带来更多的收入。更重要的是,这将极大地促进铁路沿线村庄的发展,帮助更多的人从土地上慢慢脱离出来....”

最后一句或许才是唐仨仁真正的目标所在,想要真正的动摇那帮子大明地主士绅们的根基,其实有两种方法,其中一种就是说动大明皇帝直接对士绅下狠手,若是再早几年,老朱还没有登基的时候或许还有可能,但是现在,老朱本身就是最大的地主,所以只能用第二种方式缓缓影响了。

“标总,回去跟老朱说一声,明天让各位大臣在皇宫门口参加通车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