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乐文小说 > 历史军事 > 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 > 第111章 大明皇家银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明初沈万三了解一下,敢借钱给老朱,就不怕老朱之后不想还了直接弄死你吗?毕竟老朱不是没干过这种事情。

唐仨仁嘿嘿一笑,说道:“不一样,银行借钱是借给朝廷,又不是借给老朱个人。”

人性都是自私的,拥有权力的人一旦在某个位置上坐的时间久了,就会将某些东西全然当成自己的私有财物,不管是古代的帝王,还是后世的一些官员,都免不了这一看似再正常不过的想法。

但大明皇家银行却不同,它是为整个大明王朝服务的,而非某个人。借出去的钱,最终也是要归还于银行的,而非落入某人的腰包。再者说,有了这银行,朝廷便能更好地掌控天下的钱财流向,对于那些胆敢贪墨之人,也能更快地察觉,岂不是一举两得?

刘基闻言,心中微微一动,似乎觉得唐仨仁这想法,倒也有些道理。但转念一想,这其中的风险也不小,一旦有个差池,恐怕整个大明都要为之震动。

不过,刘基也明白,如今大明初立,百废待兴,老朱一心想要将大明治理得井井有条,这银行之事,或许还真能成为老朱的一大助力。

想到此处,刘基也不再多言,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算是默认了唐仨仁这大胆的想法。

“要不,刘先生担任这大明皇家银行的第一任行长,其他人我可不放心....”

刘基听到这话,微微一怔,唐仨仁总算是将这个目的说出来了,当然若没有前面的一番说辞,刘基只怕是会直接拒绝的,现在么,肯定是不会拒绝,不过却是要犹豫一下,毕竟这么大的事情,任谁都会犹豫的。

在唐仨仁看来,这皇家银行最大的后台肯定是老朱,但还是像唐家铺的一些工厂一样,老朱他们一家子只能当股东,具体的事情可不能让皇家的人直接插手,那样会出现各种问题,甚至乱套的。

想来想去,目前值得信任,又不会乱来,在大明又有一些不错名声的人,似乎暂时只有眼前这位刘基先生了。

刘基看着唐仨仁那充满期待的眼神,心中不禁暗自思量。他深知这皇家银行之事非同小可,一旦成立,必将对整个大明产生深远的影响。而自己作为大明的一份子,到时候肩上的责任也将异常沉重。

沉吟片刻后,刘基缓缓开口:“此意虽好,但刘某恐怕难以胜任。皇家银行之事关系重大,需得一位德才兼备、经验丰富之人方能掌舵。刘某虽有心为国效力,但自知才疏学浅,恐难当此大任。”

唐仨仁闻言,倒没有失望,若是刘基满口应下来他才会不放心呢,这刘基的为人和能力,要想说服这位名人并非易事。于是,他再次开口劝道:“刘先生过谦了。您在大明的威望和才学,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皇家银行之事,若能有您坐镇,必能事半功倍。又不是当皇帝,就没必要搞什么三请三辞了。”

刘基神色有些尴尬,这唐仨仁还真是啥都敢说啊,但也正因为如此,他的内心不禁有些真正的意动。他深知这皇家银行对于大明的重要性,也明白自己身上的责任。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他终于点了点头,答应了下来:“好吧,但刘某也有个条件,那就是这皇家银行之事,必须公开透明,不得有任何贪墨之事发生,哪怕是上位来了也一样,否则,刘某宁可不干!”

确实,唐仨仁当然也赞同这个说法,老朱那家伙要是敢将银行当成他个人的钱袋子,唐仨仁有超过十种方法,毁掉就行了。

“可以,那你先回去准备一下,三天后上任吧....”

“青田先生答应了?”

朱标有些意外,毕竟当初沈万三的事情可以说是整个大明所有商人的“榜样”——反面的,所以这世上除非得是多么想不开的人,才会同意帮老朱掌握大明的银钱流通?

他望向唐仨仁,眼中满是疑惑:“老唐,你是怎么说服青田先生的?要知道,当初就连父皇....算了不说这个,他怎么会答应你呢?”

唐仨仁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标总,我只是告诉青田先生,这皇家银行并非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是为了大明的繁荣与稳定。最重要的一点,我跟他说,这大明皇家银行未来里面的钱,不受皇家约束....”

经济这东西,必须得“活”起来,朝廷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利用银行进行干预,若是成了老朱私人财产,老朱想发多少宝钞就发多少宝钞,那这大明皇家银行成不成立都没有意义了,这是唐仨仁当时跟朱标提到“银行”一事时说的先决条件。

好吧,朱标闻言,不禁愣了愣,这事也不知道该怎么跟老朱去说呢,毕竟以老朱那性格,哪怕是当了皇帝,那也是穷怕了的皇帝。

心中对唐仨仁的敬佩确实是有,但父皇朱元璋那也是真抠门的那种。

他思忖片刻,这大明皇家银行的事情可不是小事,稍有不慎,就可能引起朝野动荡。而且,他也得好好想想,怎么跟老朱解释这件事情,才能让老朱不那么反感,甚至还能支持他的决定。

“正好,母后和父皇都过来了,要不老唐你亲自去说一下这件事吧。”

唐仨仁白了这朱标一眼,谁说这家伙老实的?明知道这事可以说是极为得罪老朱的事情,居然自己不去说,要他这么一个非皇族去说,要不是唐仨仁知道因为救了马皇后的事情,老朱是不会杀他,唐仨仁估计也不会干这些出头的事情了。

唐仨仁叹了口气,摇了摇头,无奈地说道:“殿下,此事非同小可,我虽不惧皇上的威严,您身为太子都不开口的话,那这事就到此为止吧....”

朱标闻言,面一变,唐仨仁所提出来的事情一旦做起来了,无一不是好事,心中也明白唐仨仁所言不是开玩笑的,这是跟老朱抢“钱袋子”,让唐仨仁去说,那绝对是得罪死老朱的举动。

他咬了咬牙,似乎下定了某种决心:“老唐,你现在陪我过去,这大明皇家银行的建立对整个大明只有好处。”可能唯一显得有些不太友好的,就是对皇家了。

唐仨仁见状,微微点了点头,心中对朱标的决定略有宽慰。他知道,这一步虽然艰难,但对于大明皇家银行的未来,却是至关重要。

老朱不同意的话,一切都是枉然的,毕竟,大明皇家银行的建立,所需要动用的资金和资源,都不是小数目,若是没有老朱的首肯,想要从朝廷抠出这些钱来,无异于痴人说梦。

朱标心中暗自思量,既然已经决定要迈出这一步,那就必须全力以赴。他看向唐仨仁,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老唐,我们一起去见父皇,无论如何,都要争取到他的支持。”

唐仨仁闻言,这个时候不需要说什么,微微一笑。

此时的朱元璋和马秀英正享受着唐家铺新搞起来的“美食街”,这地方虽然不大,却是有着各种各样的食物,关键是这些美食的价格都是极为的亲民,没有什么乱七八糟高大上的食物。

朱元璋一边品尝着街头的糖葫芦,一边对马秀英笑道:“这糖葫芦,倒是让我想起了咱们当年在濠州的日子,那时候虽然穷,但日子却过得有滋有味。”

马秀英也笑着点头,手中拿着一根刚烤好的洪薯,热气腾腾,香气四溢:“是啊,那时候咱们虽然什么都没有,但心里却是满满的。现在这天下,都是咱们的了,反而有时候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朱元璋闻言,神色微微一动,皇后这话似意有所指,随即又恢复了笑容:“是啊,这天下是咱们的,但咱们也不能忘了百姓的疾苦。这唐家铺的美食街,倒是给百姓们增添了不少乐趣。”

唐家铺的美食小街,老朱也想过将其推广到整个大明,可惜被唐仨仁否定了,只一个理由,那就是这些小摊小贩的生存问题。

这一个问题,恐怕连离这边最近的城市应天都没法推广了。

算一下最基本的税收问题,这个时候的大明商贩啥的,在老朱眼里首先就是“贱民”的存在,其次这些小商贩在应天甚至大明各处需要交的商税与那些大户商人差距不是很大,但所赚的银钱却是天差地远。

可以说在一些大户商人眼里,那所谓的商税,就是九牛一毛,但对小商贩而言,就必须得是拼尽全力了。

老朱不是没有感叹过这些小商贩的不容易,如果在应天也搞这样的一条街,只怕那些大商户人家明着不会反对什么,但背地里一定会各种使绊子,老朱太了解这帮人了。

正因为知晓了这些事,老朱后来再没提过推广这种小吃街的事情,这时二虎过来小声的禀告了一下朱标去找唐仨仁的事,老朱愣了愣,这唐仨仁似乎又要搞大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