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乐文小说!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吕本与一干大臣一脸的懵,老朱与李善长说的那个“他”是谁呢?好像还是个里长来着,这君臣二人在打什么哑谜?

还是说,唐家铺能够治天花这事,老朱其实早就知道了,而且对其中的弯弯绕绕也清楚得紧,只不过将这事摆朝堂上来说,就是已经定了封赏之事,是告诉大家伙这事已经定了,那他吕本这时候跳出来有什么意义?

“算了,问你们这群人也是白问,这么说吧,皇后发话了,唐家铺方圆百里地,封给他,你们谁有意见?”

傻子!马皇后发话了?那没问题了,老朱若是要封一片地方给一个外姓人,或许会有不少臣子跳出来反对,但马皇后都发话了,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保证没人敢跳的,敢有意见?直接砍了。

吕本露出一瞬间无语的表情,老朱你个坑货,早这么说不就完了,还让大臣们研究讨论,这不是要自己的老命吗?

这年头,怼你老朱有可能名留青史,敢怼马皇后?骨灰都给你扬了!

“唐家铺有一个算一个,其实只要有人喝了那井水,就能成为新的治天花的药源,所以,以人传人的情况,很快咱们整个大明所有百姓都将不惧天花了....”

总有几个不怕痛的,放点血混合水给外面的人,这件事情唐仨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你们只要不怕微寄生虫,那就可劲造吧,只不要直接大量喝人血,用一大桶水稀释个一二两血喝上一两口完全没有问题。

最后导致唐家铺的水一口难求时,唐仨仁实在看不下去了这才跟大家伙说:“那种水每个人只能喝一次,喝多了效果等于无....”

人们也理解,天花这东西人这一辈子只有机会生一次,得了天花要么死,要么以后不会再得了。

加上唐仨仁的威信,也没有闹出什么大乱子来,关键是那口井,被传得神乎其神,罗四不得不求助毛镶,而感恩于唐家铺的人救了几个患了天花的亲卫军,加上保护唐家铺也是毛镶现在的干的正事,果断的派了五十名亲卫换班守着那口井。

有这一举动,更加坐实了唐家铺出了口“神井”的事情,这样也好,唐仨仁没有被过多关注,罗大炮放血倒井里救人的事也没人扒了。

天花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毛镶将这边的事情据实跟老朱说了,现在唐家铺到京城,骑马放开了跑的话半个时辰可以抵达,因为路修好了,而大明的马其实已经有了“战马三件套”,唐仨仁早看到了,有马蹄铁的存在,马踩在略粗糙的水泥地上,只要路面没有积水,一般是不会出现打滑的现象。

“那些天花患者,都是从哪逃难过来的?”

唐仨仁坐在村部的食堂里,这里成了唐家铺常设的办公点了,唐仨仁在考虑要不要在村学堂的旁边设几间办公室什么的。

罗四之前跟唐仨仁说过这一次天花感染者都是从外面逃难来的,而这个时间段,正好是南方的雨季开始,是从哪里逃难过来的?

大明初期和大明末期,最不缺的就是逃荒的,在大明初期,又在这个时间段逃到这里的,唐仨仁想起了一个地方。

不过还是得问上一问,才能确定自己的猜测,洪武四年,老朱的老家濠州,发生了水灾,当地的皇亲国戚大发灾难财,尤其是老朱家的那帮堂弟兄亲戚们,直接把朝廷后来拔的百万两振灾银给吞了,直接导致凤阳三年饥荒,可以说是除了凤阳城里的少部分人,其余的要么逃了,要么死了。

当然这些都是后世的一些推测,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朱元璋在建立大明后,为了营造故乡,调用了大批的人力物力来修建凤阳,并在洪武四年(1371年),凤阳作为中都,是朱元璋非常重视的地方。

为了建设凤阳,老朱下令从江南移民十几万人进入凤阳,这十几万人算得上是强行被征召到凤阳的,最终效果甚微,留下来的人也是十不存一。

凤阳的管理一直是由中央朝廷负责。具体到洪武四年,虽然没有明确的记录表明谁在管理凤阳,但可以推测,凤阳的管理事务应该由朱元璋委派的官员负责,具体是谁并没有明确的记录。

“濠州钟离...听着有些熟悉....”

唐仨仁得知这个地名后,愣了一会,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这与他想起来的“凤阳”有些不一样,毕竟不是学历史出身的,就算初中高中时接触过史书,但你让一个理工男去记历史上一些地名,估计有点难度,更何况凤阳之名还是在洪武七年的时候老朱给濠州改了的名字。

罗四与刘基还有胡惟庸相视一眼,自家村长居然不知道濠州?

“陛下的龙兴之地....”

胡惟庸小声的提醒了一句,唐仨仁反应了过来,这跟他想的不就是一个地方吗?好像明初几年的时候那里确实不叫凤阳来着。

“哦....”唐仨仁这不想起来了,稍微有点尴尬,自己那点历史知识大部分都还给历史老师了,早知道要穿越到大明来,就学文科了。

“这就说得通了,这个时候濠州那边是谁在当县令知州来着?”

唐仨仁看似随意问的一个问题,把刘基和胡惟庸给问住了,濠州那块地方,这个时候放谁来当县令估计老朱都不放心,从大明建立到现在,老朱往濠州投入的无数的人力物力,如果这个时候突然有人告诉老朱,濠州出大事了,这不是打老朱的脸吗?

“这十几个人都是濠州那边来的吗?”

再一次问到这个问题,罗四点了点头,表示肯定,甚至似乎是猜到唐仨仁有可能想要询问这件事情,他让人将那十来个人当中一个恢复最快的人带过来了,人已经在门外了。

“村长,人就在外面,要不您当面问问?”

这样最好不过了,唐仨仁怔了一下,这罗四倒是个会办事的,他立刻站起身来,示意罗四把人带进来。不一会儿,一个脸色还有些苍白,但精神已经好了许多的年轻人被带了进来,他显得有些紧张,低着头,不敢直视唐仨仁。

唐仨仁示意他不必害怕,然后轻声问道:“你是从濠州逃难过来的吗?能告诉我那边现在是什么情况吗?”

年轻人抬起头,快速看了一眼唐仨仁,又迅速低下头,声音有些颤抖:“是,是的,小人是从濠州逃难过来的。那边,那边发大水....大坝倒了,死了好多好多人....瘟疫跟着就来了.....”

唐仨仁闻言,心中一沉,看来濠州的情况比他想象的还要严重。他继续问道:“那你们是怎么来到唐家铺的?路上有没有遇到其他人?”

年轻人摇了摇头:“我们是跟着一个商队一起过来的,路上遇到了好几拨逃难的人,大家都是往应天这边逃,如果有机会见到洪武爷....”

唐仨仁点了点头,心中已经有了计较。他让人将年轻人带下去休息,然后转头对罗四和刘基等人说道:“朝廷的事,你们看着办吧,是跟老朱说,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决定权都在你们。”

刘基和胡惟庸虽然已经与原来历史上的轨迹完全不搭边了,但唐仨仁相信这两人完全有自己的渠道与洪武爷联络上,更何况,未来大明第一任锦衣卫指挥使在唐家铺呢,毛镶那可是个狠人。

濠州那边的事情,不管是多大的事情,唐仨仁是真的不想管,也不敢有什么想法,如果是其他地方还好说,但那里是老朱的寄于重望的地方,现在管理濠州的人也定然是朱家的皇亲国戚,也就是朱家人,他唐仨仁就是一个外人。

一个不小心,管你前面给老朱家做了多少的贡献,你敢插手老朱家的家事,也就是皇家的事,老朱不会管你是什么人,一怒之下直接杀了你正常。

“让毛镶去干这事吧,反正这家伙成天想的是如何到老朱面前去表现....”

刘基瞬间想明白了一些事,胡惟庸同样是千年的老狐狸,这事唐仨仁都表示爱莫能助,太子爷也没有在村里,他们俩人现在已经不在朝堂了,凭什么资格去向老朱禀报?

不到半天的时间,毛镶就收到了这件事情的消息,然后脸色一阵大变,同时也意识到这是一个到老朱面前去表现的机会。

那可是龙兴之地啊,出了这般大的事情,不管现在管理濠州的人是怎么样的皇亲国戚,估计老朱都会发疯吧,毛镶觉得这事牵扯太大了,他一个小小的京卫统领,只怕扛不住,不过同样也是一次机遇。